序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如果你是因為李白的這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而來到了揚州、來到了瘦西湖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那你又如何不能因為杜牧的這首《寄揚州韓綽判官》而對瘦西湖的夜色流連忘返呢?
……
瘦西湖的夜色(1)—二十四橋明月夜
記得有一次夏天的晚上途經揚州回鎮江,在車上遠遠望見瘦西湖的夜景,頓時被她那如夢如幻、如詩如畫的夜景所吸引,當時就有一種沖動想把自己融入到那幅畫里……
之后,那瘦西湖美麗如畫的夜景就常常出現在自己的腦海里,今天,自己終于可以走進這如夢如幻、如詩如畫的畫里,豈不是幸哉?樂哉?
天暮,瘦西湖漸漸露出那古典、優雅、安靜的姿態,有點迫不及待的人們已經早早地在渡口等待上船,欣賞夜色下她那不同于白天的美……
來到人間的荷花仙子在瘦西湖上翩翩起舞
夜色下的瘦西湖安謐寧靜,湖面上涼風習習,遠處隨風飄來悠揚的古琴聲,讓人仿佛進入了仙境……
夜色下的玉版橋
五彩燈光下的“五亭橋”和“白塔”,變的朦朧和詩意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這樣的夜色、吹簫的她又在那里呢?
戀戀不舍地登岸……那夜色下高高懸掛的大紅燈籠似乎也在和我們訴說著那依依不舍之情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