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鄰夢
孩子是上天安排到每個家庭中的小天使,引導天使【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就需要父母用積極陽光之心去照耀。針對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小問題,育鄰人 就2019年6月23日回答的11個今日頭條家長提問與各位家長一起探討:
初中階段分快慢班,現在的操作不是很清楚。小時候上中學好像是快班的,感覺沒什么大的差別。
人生的成長雖然在時間上大家都是平等的【從出生開始,每天每個人都是24小時】,但是在這平等的時間里,受每個人的遺傳基因不同、生活的家庭不同、生活的年代不同、生活的地域不同、文化傳承不同,自然導致了每個人在同樣年齡階段的發育不盡相同。
既然每個人的成長本就有各種不同,那么初中階段分快慢班,在慢班不被歧視的情況下也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學校依此作為“雙重”標注教學的基本,歧視慢班同學,那么這種做法本就是不合法,有違教書育人之初衷的。
無論從什么角度 育鄰人 都認為擁有《教師資格證》不等于就是合格的老師。好老師的功績主要在于助力“調皮”的孩子成長、成才、成功。為此 育鄰人 覺得好老師應該有“三心”
愛心 愛心是一切行動的初衷,有愛心的老師會關心孩子的生活、學習,親近孩子、師生關系親密,容許孩子學習犯小錯誤、提出超出學習內容的發散式問題、接受孩子關于調整教學方式的建議。愛心使教學有樂趣,家長能放心。
責任心 有責任心的老師,用自身的行為給孩子做表率,對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影響極其深遠。教師的職責是育人,育人要求不僅傳授知識,更要引導學生養成積極向上的人生價值觀。
耐心 老師教書育人的對象是性格各異的孩子,面對不同的孩子,老師應因勢利導、因材施教。既培養品學兼優,成績好的孩子;也要有目標、有計劃的幫扶智力發育較緩,成績靠后的孩子;更要細心關照那些因家境較差而自卑的孩子。
天下的"容易"最難寫,教書育人最難做。有“三心”,或許能夠得上好老師。
人都有“貪欲”與“損失厭惡”,所謂“貪欲”,就是獲得外在物質與精神獎勵無止境的欲望。比如女性對于自己容貌、衣著的最求,所有人對來自“鄰居”帶有獎勵肯定的話語的“悅納”。那么何為“損失厭惡”,人們都反感自己的物品被“剝奪”、自己的榮譽被“批判”。
批評孩子就屬于對孩子榮譽的“批判”,孩子自然不樂意,換做您小時候對父母的批評亦然如此。那么怎么樣讓孩子認識到所做事情的不妥,心甘情愿接受批評并積極改正呢?育鄰人 建議:
1、父母與孩子角色互換,父母重復孩子的行為,請孩子做評審官。我們家就有這樣一位五歲的評審官,2019年6月20日的與家里視頻,由于孩子媽媽用力拍打了一下外婆。這評審官就發話了,要求媽媽必須向外婆道歉【媽媽也欣然接受了批評】。
2、與孩子一起事件回放,看看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3、父母在家以身作則,用童心、愛心、耐心與孩子誠信相伴,做好“太師”之職。生活中行為準則標準統一,對同類問題處理方式相同。
如同“世界上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能難倒多少英雄漢。
現今社會交易如此發達、分工極度細化,發展到生活基本等于掙的交易交換物【錢】,夸張的說法就是生活就是為“掙錢”。
人活著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更好的生活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養育好孩子。常言道:“一個人無論事業多么成功,如果養育孩子不及格,那么他也是失敗者;如果一個人自己的工作很普通,但是培養孩子是成功的,那么這個人也是成功的?!惫庞小澳敢宰淤F”之說,今日有何嘗不是呢?
為生活、為掙錢,掙錢為給自己有一個可以安享的晚年,老年之日看著兒女成才又何嘗不是“頤養天年”的最好方式呢?養好孩子就多陪伴孩子成長,如果實在不能長時間陪伴,那么就在您與孩子相處之際專心陪伴【最好是與孩子長相伴,《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人的內心深處都會有自我“保全”,所以老師和孩子【越小的孩子扭曲事實的可能性更小】的話都可信又都不可信【可信的是事件本身,不可信的是對事件細節及厲害關系的講解不同】。作為“探長【父母】”有必要理清事實,以便對孩子做出合理的引導、對老師都有一個客觀的認識。對此 育鄰人 有以下建議:
1、角色扮演,請老師和孩子當面,就發生的事情重新現一遍【如果有一方拒絕,那自然其扭曲事實的可能性更大】,您自行觀察、評判。
2、與孩子一起事件回放,觀察孩子的表現。
3、請老師詳細介紹【面對面】事件經過,可通過老師的表情判斷是否屬實。
4、如果所發生的情況屬于集體【多個孩子】行為,可與其他孩子交談,從他們那邊獲得“旁證”信息。
最后,孩子的成長是緩慢的過程,對孩子成長過程的引導需要一以貫之。對孩子的行為做客觀、公正的評判與引導,與孩子一道踐行誠實守信之信條。
帶孩子
世上有許多事情【除時間】可以重復來過,唯有養育孩子,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每項工作都只是人生歷程中的一小段“插曲”,培養孩子成才才是人生的“正道”。
古有:“母以子貴”之說,人生之中最大的事業莫過于培養一個“好孩子”。孩子的成長、成才、成功是做父母最大的成就。
生活總是伴隨著各式各樣的抉擇,從選擇配偶、選擇居住的房屋、選擇身穿的衣服、選擇下一餐吃什么...... 但唯一不能選擇也沒有機會選擇的,就是誰做我們【孩子們】的父母,既然他們【孩子們】信任我們【父母】,那么我們【父母】就應該為他們的成長發展負責。積極陽光的陪伴他們【孩子們】成長、成才......
孩子的學習、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他是受多方因素影響、日積月累沉淀的結晶。從生活中的小事入手【比如將自己產生的生活垃圾丟去他們應去的地方(垃圾桶)】,做孩子模仿學習的榜樣,做隔壁鄰居踐行社會文明禮儀的排頭兵。為孩子營造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家育環境,為鄰居家樹立行為典范,做文明中國人、做中國文明人。
孩子是來自宇宙的天使,推著父母通往更高一階。無論是否有條件都應該多與孩子為伴,確有隱情的理應做好相處時的“專心”陪伴。專心陪伴不等于過節的時候給孩子買一堆玩具、好吃的零食......;”專心”陪伴在于和孩子一起捉迷藏、老鷹捉小雞、堆沙堡......
應試教育如陽剛的男子,能夠促使孩子學業有成;素質教育如溫文爾雅、嫻熟端莊的女子,能教化民風、提升國民素質。他們都是好教育,他們結合方能結出碩果。
片面強調應試教育,亦或是強調素質教育都是不可持續的。過于強調應試教育,孩子只學不用就會成為“書呆子”,釀成暴力踢打父母,甚至“弒母【湖南】”的慘劇;刻意實行素質教育,則會造成學識低下,無法取得好的“敲門磚【學歷證】”。
那么如何撮合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這對“姻緣”,使他們結出累累碩果、得到社會的認可呢?
當今信息社會是有可能的,那就是讓個人的日常成長【學習、生活等】數據與學歷共同發揮效用。譬如就交通法規而言,現在的與之前的大框架基本一致,但現今每個司機的日常行為有了更多的約束【智慧城市得到普及、交通警察比以前更敬業】。如此,每個人上一次的駕駛行為都直接關系到下一次是不是還能駕駛......
有鑒于此,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一系列技術的集合,將可能實踐這一目標:即每個人的成長練習,將不再局限于學生時代,大量重復的作業,而是擴展到人的終身學習、交友、工作等方方面面。也就是,個人今天的行為將決定明天在哪里、能干什么......
育鄰人 只想問您一個問題,當今社會還有一塊空地是一個人能夠隱居獨處的嗎?即便古代高人、俠士的“閉關”也只是一小段時間的個例,而且“閉關”期間還得有人伺候。
人生來就不只是為某個人而存在的,人是社會屬性的,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從他人那邊獲取幫助。同樣,也要不斷的幫助他人,以便更好的融入社會生活。比如剛出生的嬰兒需要父母的照料,大一些的孩子需要父母、老師、鄰居的幫助,成年了我們需要養育孩子、照顧老人......
每個人都不可能避世而獨活,敞開心扉您會獲得更多陽光。
說實在的 育鄰人 覺得想要讓學習的知識立馬就能為工作“服務”,最好的學習地方那就是校企聯辦的技術學校。大學課程【特別是數學這種高深的基礎學科】還真的與很多工作不能直接掛鉤,但是,大學之所以叫大學,他開設的課程就一定不只是為學生找一份工作而開設,他應該是為解決社會中存在的某些現象而開設。譬如,現在大部分家庭只生育一個孩子,面對這個未來的“掌中寶”,很多父母【哪怕是師范院校的大學畢業生】都不知該如何有效的引導好。為此育鄰人 覺得每個大學生都有必要學習育兒知識,而育兒知識也應該作為一門常識性學科,得到大學的普及推廣。
大學的知識是為整個人生規劃服務的,在于學會如何更系統高效的繼續學習。所以當今社會中出現的學業與就業的不對口,自然也就不足為奇了。學習是終生的事業,活到老學到老、學到老活到老;生活為之學習,學習為生活服務。
正如:“天下沒有兩片完全一模一樣的樹葉”,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兩個人的成長起跑線是完全平齊的【包括雙胞胎,雙胞胎也會因為遺傳基因的微小差別而產生大不同】。每個人實實在在的起跑線,就是各自父母的肩膀【父母的最高成就】。
孩子上興趣補習班好處是有的:
一、孩子確實能夠學習、練習一些東西
每個成年人的思維都是不同的,補習班的老師自然和學校老師的授課方式不一樣。如此,孩子可以學到學校內接觸不到的知識。
二、現在每個家庭孩子只有一個、兩個,而且平日里也大多和自己家人、玩具一起玩。補習班給孩子提供了一個除家庭、學校以外的交友場所,而且都是基于同樣內容學習的,很多情況下可聊的內容自然就會比較多。
三、對于父母,補習班可以幫忙看管孩子、可以接觸到較遠距離的家長朋友,促進自己更新家庭教育方式【條件是這些家長懂得分享】。最后,還可以給家長一個臺階【這個臺階每個家長想法不一樣】。
學習是終生的事業,不能急于求成和想一鋤頭挖出個大金元寶。孩子在課程之外根據興趣愛好繼續一些學習是可以的,但如果課后學習達到"不是在學習就是在去學習的路上"的程度就會對孩子的成長起到反作用。至于多大上合適,育鄰人 覺得藝體類越早越好,因為成功有所謂的“一萬小時 理論”,而越早開始,這一萬小時也必將早到,而且藝體類很大程度上需要吃“青春飯”。
興趣是人生最好的老師,而這些興趣并不會自己跑出來,孩子也不會某天告訴父母他喜歡的某個東西就是他真正的興趣。因為,孩子往往是今天說喜歡這個,明天可能就喜歡另外一個了。比如有孩子經過芭蕾舞教學點時,看見芭蕾舞裙好看便說喜歡跳芭蕾舞;經過畫室時看見畫好看,便會說喜歡畫畫兒....... 這些孩子靈機一動所表達出來的喜歡,它并不等于興趣。孩子的興趣需要從生活中不斷的觀察、發掘,比如孩子經過“廣場舞”場地,自己會情不自禁的跳起來,而且愿意堅持一段時間來練習,育鄰人 覺得這孩子是喜歡跳舞的,可以報舞蹈班繼續學習;孩子經過演奏樂器的公園音樂場,如果孩子愿意長期駐足聽音,并問演奏的爺爺奶奶一些關于音樂的問題,育鄰人 覺得這孩子是喜歡樂器和音樂的??梢杂羞x擇的讓孩子學習音樂和某項樂器演奏......
興趣是孩子學習的源動力,但有了這個源動因還需要有“伯樂”的引導,父母持之以恒的督導孩子練習和好老師成為孩子成長、成才的關鍵。這也是為什么市面上學習藝體的學生那么多,但最終有所成就者“寥寥無幾”。當然,作為孩子成長路上的輔料,參加適量的課外培訓是可行的。
我們家孩子現在4歲多,參加過課外舞蹈培訓班。但由于家里沒有人懂得舞蹈督促練習,孩子同學中學習進度不一,造成老師“平均主義”對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有較大影響。所以,現在都沒在堅持了。
育鄰人 認為課外輔導班大部分作用是給孩子提供了一個游戲的交流品臺【還有父母追求提升起跑線的需求】,對于與人協作類輔導可以報大班學習。但對于真興趣的藝體或者是單個技能提升的學習,如果是孩子的真興趣,孩子私教、單獨學習更有效。
考慮費用問題,可以直接選擇公立幼兒園。
公立小學和私立小學哪個好?那么請問學校是怎么組成的呢?學校的好壞最終取決于誰呢?
育鄰人的答案是:學校是由人組成的,學校的“好壞”取決于學校的關聯方和老師。這個學校的宗旨是為提高學生們的應試成績,還是給孩子提供一個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這里的老師是將教學作為一份謀生的“差事”,還是畢生精力只為幫助孩子養成健全的人格,這些都將決定這個學校長久的“好壞”。
孩子在幼兒園更多的是學習與同齡人相處的規則意識、合作分享等等,具體幼兒園能學到的知識相對有限。幼兒階段的孩子更多的是學習生活中的規則、行為習慣,而這些孩子更多的模仿自第一任老師【父母】。所以幼兒階段,教育引導以家庭為主,幼兒園輔助性更強。
真要區分公立與私立哪個好?育鄰人 孩子犯困中,敬請諒解。
期待對您有所幫助!歡迎您繼續留言!每個人心目中都住著一位“大師”,引導孩子健康快樂成長,須要成年“大師【父母】”與未來的“大師【孩子】”有更多的交集。交集才能產生融合,融合才能和諧、出新。
與孩子一起“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育鄰人 致力于踐行文明禮儀【適合當代社會的】,從小事、從現在、從我做起,做中國好鄰居、做好中國鄰居,為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添磚加瓦,還孩子一片健康快樂成長的樂土。歡迎您持續關注,關注 育鄰人 共同育鄰
育鄰有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