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
閏土
諸向陽,全國新生代語文名師,中學高級教師。江蘇省無錫市南長街小學副校長。出版專著《心中的語文》《諸向陽講語文》。
師:同學們好
生:老師好
師:反應慢了半拍,同學們好
生:老師好
師:六6班的同學們好
生:江蘇省諸老師好
師:很聰明,大家只要說諸老師好就可以了,六6班的同學們好
生:諸老師好!
師:星期六來上課,有點不大情愿吧?情愿嗎?
生:情愿
師:哈哈,好的,我們先做個游戲,好不好,放松一下好嗎?
生:好
師:看圖片猜人物,這是誰?
生:閏土
師:好,這是閏土,這一位猜猜是誰?
生:諸老師
師:這是諸老師年輕時候的照片,像不像?
生:像
師:還好,諸老師還沒有老得那么快,讓你們還認識對吧,諸老師長得帥不帥?
生:帥
師:照片比真人要帥,藝術高于生活,我們再來猜一張照片,這是?
生:魯迅
師:這是魯迅,我們一起來打開課本,來寫一寫魯迅的名字,寫在題目的下面,魯迅啊,是個重要的名字,重要的名字我們一起來讀三遍,準備開始
生:魯迅(三遍)
師:魯迅這個名字,你們都聽說過吧?關于魯迅你知道什么?知道一點就說一點,關于魯迅你知道什么?
生:魯迅原名周樹人
師:魯迅原名周樹人,在學生當中流傳中一句話,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你們怕周樹人嗎?
生:不怕
師:現在回答,還為時過早,關于魯迅還知道什么?
生:他是一個作者
師:他是一個作者,他當然是作者,但是作者不夠,換一個詞
生:他是一個思想家
師:思想家不好,我把作者的“者”換一個,他不僅僅是一個作者,他還是一個著名的……
生:教育家
師:哈哈,教育家,他不僅是一個教育家,他還是一個著名的作家,不是作者,他是作家,關于魯迅,還知道什么?就知道這兩點嗎?
生:他總為別人多想,為自己少想
師:他總為別人多想,為自己少想,魯迅你們了解得太少,沒關系,我們今天走進魯迅,周樹人沒什么可怕的,他的作品當中有許多錯別字,你們相信嗎?
生:不相信
師:不相信啊,那我們一起來看,有錯別字嗎?哪個字錯了?一起說
生:戴
師:“戴”錯了,再找,有錯別字嗎?
生:的
師:“的”錯了,應該用哪個?
生:地
師:地,這個有錯別字嗎?
生:檢
師:應該是?
生:撿
師:有錯嗎?
生:有
師:哪個字?
生:他
師:應該是哪個ta?
生:它
師:有嗎?
生:阿,要加“口”,希,要加“禾”
師:這一句當中有兩個錯別字,這是怎么回事???周樹人怎么寫這么多錯別字啊?誰知道嗎?
生:剛剛創建現代文字的時候,有一些和現在的文字有一些不一樣
師:給他掌聲,魯迅的作品寫于20世紀20年代,那時候的語言規范和現在不一樣,在那個時候,算不算錯別字???
生:不算
師:不算,現在寫就要算錯別字了,我在班上給我的學生上魯迅的作品,他們有個問題,他們問:“諸老師,既然現在算錯別字了,為什么不給他改過來呢?”我們的教材上改了嗎?
生:沒有
師:沒有,你們知道為什么嗎?為什么不改,猜猜看?
生:為了紀念魯迅
師:或者說,你還想說什么?
生:為了尊重魯迅的作品
師:哦,尊重這個詞用得好,在我們出版界,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規定,魯迅這位作家的作品,是不改的,保留他作品的原貌,我手上有一本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魯迅的小說集,叫什么?
生:《吶喊》
師:我看了他的排版,魯迅的字,他的用詞,一個都沒有改,所以我們的教材保留了魯迅作品的原貌,讓你去讀這些作品的時候,就不會驚訝了,從我們這個小游戲中,我們也知道了,周樹人沒這么可怕的,不要怕
師:在課前我請同學們做了一個預習工作,拿出預習單,我來檢查一下同學們的預習做得怎么樣?時間的關系,我不會每一道都檢查了,我想從第三題開始,有不懂的句子,請你抄下來,你抄了那一句,讀一讀。
生: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
師:抄這一句的同學,舉手,有沒有和她畫一樣句子的,有沒有?一半同學這一句,不大理解,我們先來講這一句吧,我再請同學來讀一讀這句話,誰來讀?
生: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
師:同學們對這句話中哪個字不夠理解, 你對哪個字不夠理解,這句當中?
生:我覺得“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不太理解
師:“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不太理解,我們先放一放,我來問一些簡單的詞,你們懂不懂。開頭,有一個“他們”,他們指的是什么樣的人?你們聯系課文說一說,他們指的是什么樣的人?
生:應該是魯迅的朋友
師:應該是魯迅的朋友,那么魯迅的朋友是什么身份,書上有一個詞,是什么身份,魯迅的朋友他們是什么身份?
生:少爺
師:都是少爺,家境比較好,同學們注意,魯迅的家境是比較好的,魯迅祖父翰林出生,進士出生,在京城為官,所以他的家境是比較好的。你們知道《少年閏土》是一片小說,小說中的“我”注意等同于作者,所以小說中的“我”要加引號,魯迅的《少年閏土》它是選自魯迅的哪篇小說?知道嗎?
生:《故鄉》
師:《故鄉》這篇小說有特殊性,是自傳性質的小說,你們知道什么叫做自傳性質的小說嗎?
生:寫自己生活的
師:寫自己生活的,以自己親身經歷為素材的創作的小說,所以《少年閏土》中的“我”是有魯迅的影子的,所以這個“我”有好多魯迅的影子在里面,“我”是一個少爺,我們不知道一些事,我們不知道閏土說的一些事情對不對?請大家看書,概括一下閏土為我們講了哪幾件事情?誰來概括一下?來,我請你概括一下
生:海邊有貝殼,然后西瓜也有被猹咬的危險,還有海邊潮汛來的時候也有很多跳魚兒在跳,然后……
師:他說了三件事了,誰還有補充?
生:他還說了要去捉鳥
師:什么時候要去捉鳥
生:下雪的時候
師:小學的時候去捉鳥,我們簡單地來概括一下,下雪的時候去捉鳥,我們可以說它是“雪地捕鳥”,大家寫下來,仿照這個樣子,用四個字概括另外的三件事,還有哪三件事,誰來概括?另外三件事怎么概括?你選一件來概括,除了雪地捕鳥,還有什么事情?
生:夏日撿貝殼
師:夏日撿貝殼,在哪里撿貝殼?
生:海邊
師:在哪里撿貝殼
生:海邊
師:那我們可以簡單一點,海邊——拾貝,另外兩件事,還有哪兩件事?
生:夜里管瓜
師:夜里管瓜,是要去刺什么?
生:刺猹
師:這里我們換一個詞,那天有什么?有月亮是不是?月下刺猹,還有一件事是潮來干什么嗎?
生:潮來看魚
師:對,潮來看雨,閏土講述的這四件事,我們這些少爺知不知道?這是少爺不知道的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現在你對比一下,把閏土和“少年”對比一下,你覺得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是什么意思?
生:我覺得應該指的就是我們住在城里的人,不能看見閏土一些稀奇的事情
師:我們不能看到一些稀奇的事,這是他的理解,還有嗎?你有什么新的理解?
生:我覺得他們見識很短淺,沒有像閏土那樣見過很多東西
師:他覺得“我們”見識短淺,而閏土見多識廣,她從這句話中看到了閏土見多識廣的特點,而我們呢,是孤陋寡聞的,我們就好像坐井觀天的“青蛙”一樣,只能看到四角一樣的天空,他實際是在講一個人的見識。那么閏土的見識是怎樣的?大家剛剛說到了一個詞,是什么?
生:見多識廣
師:見多識廣,同學們看,我們把前面這句話擺進去,一起讀一讀
生:學生朗讀
師:你們發現了嗎?魯迅的文章,語言的確不一般,你從這句話中里,發現了什么語言不一般,你從這里發現他的語言不一般在哪里呢?我就喜歡有發現的同學,敢于發言的同學,發言錯了沒關系的,我們一起討論
生:他不是直接說閏土見多識廣,我們的知識短淺,而用間接的方式,用“我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來表明我的知識短淺。
師:來,掌聲!魯迅的語言含蓄深刻,他講的四角的天空,是用另外的含義的。不錯,你的發現很好,再來看看,魯迅用了什么樣的手法來發現閏土的見多識廣,把閏土……
生:把閏土和我們進行對比
師:對,用對比的手法,用含蓄深刻的語言來告訴我們——閏土是見多識廣的,看似是在寫我們,實則是在寫閏土,題目就是——
生:少年閏土
師:來,再來一起去這段話
師:我請你們用一些詞再來概括閏土的性格特點,寫到閏土見多識廣的,有沒有?或者跟“見多識廣”意思差不多的,有沒有?只有兩位同學寫到,那請大家補寫上去,還有別的詞嗎?你們還用別的詞用來形容閏土的嗎?有嗎?舉手,其它詞,閏土的性格
生:他是很勇敢的
師:他用了“勇敢”這個詞,寫上去,寫在見多識廣的下面,到黑板上面去寫,拿粉筆,寫在見多識廣這邊,還有嗎?不一樣的詞,還有沒有不一樣的詞嗎?
生:聰明能干
師:聰明能干,好的,寫上去
師:還有嗎?
生:活潑機靈
師:還有嗎?
生:他很淳樸
師:淳樸,寫上去,還有嗎?
生:他注重友情
師:注重友情,寫上去,還有沒有?你們形容閏土的詞,還有沒有不一樣的?一樣的不要說了,不一樣的
生:健康
師:健康,寫上去
生:他怕生
師:怕生,叫做怕羞,好的,寫上去
生:我覺得他是個頑皮的
師:頑皮,就是活潑,好的,頑皮活潑寫上去
生:閏土善于表達
師:哦,善于表達,寫上去。同學們看,我們用了這樣的詞語來概括閏土的性格,如果你沒有寫到的,請你補充上去
師:同學們來看,讀一讀形容閏土性格的詞
生:見多識廣,勇敢,聰明能干,純樸,健康,善于表達,活潑機靈,注重友情,怕羞,頑皮
師:大家有沒有發現,這里面有一個矛盾的詞,哪兩個詞是矛盾的?
生:怕羞和善于表達
師:這兩個詞是矛盾的,對不對?能誰能來說說看,為什么大家用矛盾德拉兩個詞來概括閏土的特點呢?
生:因為他怕羞的話,是對生人的怕羞,但是他善于表達是他對熟悉的人,就像對小說中的“我”,就會跟他說很多稀奇的事情
師:掌聲,他怕羞的是那些陌生人,是年齡大的,是他不熟悉的人,他善于表達的是他同齡人,是親近的人,所以人的性格可能是——
生:矛盾體
師:掌聲,寫下來,人的性格有可能是矛盾體。
師:閏土是很機智聰明的,哪件事可以反映他的聰明?哪件事?
生:月下刺猹
師:課文的第一段就是反映了他的聰明,誰來讀一下?
生:朗讀第一段
師:讀的不錯,誰再來讀一讀,看看魯迅的語言有什么特色
生:朗讀第一段
師:你發現魯迅語言有什么特色?你發現了嗎?
生:魯迅的語言比較干練
師:掌聲,干練這個詞語用得好,干練你是怎么發現的?
生:就是我們現在寫刺猹的話,會用很多詞去描寫,而魯迅就是用很少的文字去描寫出來一幅很美好的畫面
師:比較少的文字,就是短句比較多,是不是?干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美好的畫面,你們發現這段文字中海油一些表示顏色的詞,哪一些?
生:深藍,金黃,碧綠,銀圈
師:你看,是不是像一幅畫?魯迅對版畫是很有研究的,也特別喜歡,所有你們發現他對文字描述就像一幅畫,你們覺得更像山水畫還是油畫?
生:油畫
師:好的,讀一讀,深藍色的天空中……預備讀
生:朗讀第一段
(圖片)
師:月下刺猹這件事,魯迅除了在開頭寫到,還在哪里寫到了?還在……
生:閏土的講述
師:對,閏土的講述中寫到了,我請個同學來讀,你來讀
生: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見猹了,你便刺。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來,反從胯下竄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師:同樣是描寫刺猹的文字,有什么不一樣嗎?
生:一個是從旁觀者的角度去寫,一個是從自己的角度去寫
師:哦,一個是講述,一個是描寫,你發現講述的語言更加口語化,而描述的語言更加……
生:描述的語言更加生動
師:更加富有文采,講述的語言更加口語化,同樣的一件事,魯迅用不同的語言來表達,是因為不同的需要,我想問同學們了,為什么月下刺猹要寫兩次呢?這不重復了嗎?他為什么要寫兩次?
生:第一次是寫他對閏土的回憶,第二次寫是因為閏土跟著作者的表達,反應出了他們深刻的友誼
師:第一次寫,就好比電影的什么?
生:片頭劇
師:哦,就像一個片頭,就像一個特寫的鏡頭,把少年的形象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我們要把這段文字背下來的,能背的就背,不能背的就再讀一遍
生:朗讀第一段
師:寫閏土的健康活潑,魯迅是怎么描寫的?
生:動作
師:還有嗎?
生:神態
師:還有一段描寫,你們有沒有注意到?是對閏土的什么描寫?
生:外貌描寫
師:對,誰注意到這段文字了?來,讀一讀這段文字
生:紫色的圓領,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
師:你覺得魯迅的外貌描寫有什么特色?跟你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你發現了沒有?有什么?
生:我們的外貌描寫就是從頭到腳描寫一下,但是魯迅在描寫好外貌之后,還加了一個自己的想法,不單單是外貌描寫,加上了后面這句話之后使這段文字更加生動
師:使這段文字有情,對不對?父親這樣做,是父親對他的愛,這是她講的第二點,我們外貌描寫一般是面面俱到,你發現魯迅的外貌描寫只寫了三樣東西,哪三樣?
生:圓臉,小氈帽,銀項圈
師:小氈帽是紹興孩子帶的,有地方特色,還有銀項圈,銀項圈是閏土非常特別的地方,抓住這幾樣東西來寫,就把閏土的外貌寫出來了,這段文字是有情的,是父親對閏土的愛,再來讀一讀這段文字……
生:(圖片)
師:再看,閏土的性格描寫有這么多的描寫,你們覺得哪一個是閏土最主要的特點?
生:我認為是見多識廣
師:為什么
生:因為他大部分寫的都是他回答魯迅的那些問題,反映出他的見多識廣
師:你們同不同意的他的看法?一個人的主要性格是從哪里反應出來的?比如怕羞能不能成為他的主要性格嗎?不能,那活潑頑皮,這些內容在文章中寫的多還是少?
生:少
師:如果要把握一個人的主要性格,那么一定要看文章寫的多的部分,那這篇文章寫了幾件事?
生:四件
師:好,這篇文章寫了四件事,通過這四件事,我們可以看出閏土是一個怎么樣的少年?
生:見多識廣
師:因此,見多識廣是閏土的主要性格,把握人物性格要整體把握,寫下來
師:同學們,魯迅小說中的“我”和閏土分別之后,有沒有見過面呢?三十年后他們見面了,你們想聽聽第二次他們見面的情景嗎?好,請同學們坐好,我們一起來看看三十年后他們見面的情景(老師朗讀)
師:同學們,聽了這段第二次見面的情景,你們心里什么感受?
生:難過
師:你為什么難過啊?
生:他們這么久沒見面了,沒想到……
師:見面是這樣的情景
生:因為他最后一句話說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道厚屏障了,這句話已經體現出他們之間的友誼已經破碎了
師:友誼之間有厚屏障了
生:我體會到社會環境給閏土帶來的改變,他小的時候和魯迅關系非常要好,但是長大了,可能懂事了,身份的不同讓他在魯迅面前有了自卑感,不能再掏心掏肺了,不能和魯迅有很好的交流了。那聲“老爺”也給了我很大的感受,小時候他們都是像朋友一樣的,但是長大了,他懂得了為人處世的關系,就不再和他有純粹的友情了,這是非??杀?/p>
師:可悲!掌聲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走近魯迅,你們還想讀魯迅的作品嗎?你們還怕周樹人嗎?從魯迅的作品讀起,我建議大家可以找來魯迅的《吶喊》讀一讀魯迅的作品,走進魯迅的作品,是對魯迅先生最好的紀念。下課!
生:起立
師:同學們再見
生:老師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