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血管疾病進入高發期
秋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南京市第一醫院心血管疾病專家提醒高發群體,尤其是老年人,一旦出現突發病情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專家介紹,在我國,心肌梗死的致死率排在心腦血管疾病的第一位。秋冬季節交換的時候,更是高發期,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了解心梗的常識,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許多心梗患者癥狀并不明顯,并且極容易被忽視,但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微”信號是可以看出端倪的。一旦出現急性心梗是非常兇險的,必須與時間賽跑,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專家提醒,以下常見部位疼痛一定要小心。
出現這些癥狀要警惕!
1、心前區疼痛:如果出現突發性的心前區壓榨性疼痛,持續20分鐘以上仍然不能緩解,并且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蒼白、嘔吐、惡心、瀕死感等癥狀,就要考慮是心梗。
2、前胸、左肩、左腋下疼痛:心臟病會導致左臂和左肩疼痛,有時也會反射到右臂。疼痛一般為鈍痛而不是劇痛,通常僅限于前臂內側,有可能放射到小指和無名指。尤其是伴有胸悶、氣緊時,更要警惕心梗。
3、 胸骨后、頸部痛:平時有冠心病史的人,如果出現胸骨后、頸部疼痛,呈陣發性脹悶痛,有明顯的胸部緊迫感,并可牽引或放射至肩臂部等處,應警惕是急性心梗。
4、后背痛:有研究發現,男性急性心梗發作癥狀很明確,主要是持續胸痛和大汗;女性患者則主要是放射痛、后背痛、惡心嘔吐多,胸痛和大汗相對少見,有時“自己都說不清楚”。
5、上腹部疼痛:沒有明顯原因的氣喘,突然脈搏過快、過慢或不齊,四肢發冷,感覺“胃痛”等,也應警惕急性心梗的可能。心臟病引發的“胃痛”,有壓迫、灼熱或擠壓感,有的可擴散到左肩、背及左上臂內側。
6、頸部痛、咽喉痛:嗓子疼、咽喉部辛辣感也是心梗的一種非典型表現。咽喉和心臟的神經由同一節段脊神經支配,當心肌缺血、缺氧時,產生的酸性物質及多肽類物質,會刺激神經產生疼痛,并擴散至咽部神經。若突然出現喉部堵塞感并伴呼吸不暢、大汗淋漓等癥狀,又無哮喘或上呼吸道感染,就要考慮心梗。
7、下頜痛、牙痛:少數情況下,心梗可以表現為牙痛或者下頜痛,但它往往不僅僅有牙痛,多數會伴隨其他的一些表現,包括胸痛、肩膀痛、出冷汗、瀕死感等等。另外,這種牙痛還跟運動相關,人在靜止狀態時并不痛,一走路、運動就會疼痛,或是疼痛不止。
8、無痛性心梗: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或腦血管病史者,如突然發生無誘因可尋的咳喘、胸悶、氣短、急性心衰、嚴重心律失常、暈厥及惡心嘔吐等表現,應想到發生無痛性心梗的可能,立即就診。另外,60歲以上的健康老年人應定期體檢,以減少完全無癥狀性無痛性心梗的漏診率。
要記住以下急救措施!
對于心梗,時間就是生命!一旦心梗發作,要記住以下急救措施:
(1)撥打120急救電話,告知詳細的住址,并保持手機暢通。
(2)初步的急救方法:即使倒到地上也不要將其搬上床,讓患者就地平臥;讓患者舌下含服麝香保心丸、硝酸甘油片等急救藥物;如果家中備有氧氣袋,讓患者及時吸氧。
(3)如果到醫院來比較困難,或者因為交通堵塞、等候120急救車太久未到時,可讓患者安靜休息,在無明顯休克表現、脈搏跳動次數和節律均正常時,再設法轉送醫院,途中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搬動。
注意
很多患者發病時,家人、朋友都是手忙腳亂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南京市第一醫院護理人員教您如何正確進行心肺復蘇!
00:59
來源于:健康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