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了這段萬人簇擁路,
卻逃不過墓碑下那孤獨的長眠 ……
衛(wèi)子夫,漢武帝劉徹的第二任皇后,母儀天下38年,為丈夫劉徹排除瑣事的干擾,
憑一己之力將龐大的后宮打理得井井有條,
不得不說這個出身低微的皇后,有著許多過人之處。
奈何紅顏暗老白發(fā)新,晚年的衛(wèi)子夫在一場突如其來的巫蠱風(fēng)波中,
背負冤屈無處可說,最終選擇以死明志,衛(wèi)皇后就此溘然長逝。
沒有葬禮,沒有墓地,一代賢后死后僅僅被裝入一口小小的薄棺中,
胡亂埋在了長安城南桐柏亭。
衛(wèi)子夫死后不久,兒子劉據(jù)在亡命途中自盡,衛(wèi)氏家族盡數(shù)被滅,
唯獨幾個月大的曾孫劉詢(即后來的漢宣帝)幸免于難。
盡管后來衛(wèi)子夫和戾太子劉據(jù)的冤屈得以沉冤昭雪,
漢武帝隨后隆重安葬了劉據(jù),并興建望思臺、思子宮來追思兒子,
但奇怪的是,他好像忘了那個在深宮中陪伴自己49年的衛(wèi)子夫,
不僅沒有對她進行任何追思和哀悼,
連她的墓冢都未曾修葺……
這真的是漢武帝薄情至極么?是的。
衛(wèi)子夫死后,劉徹是否有過一絲絲后悔?沒有。
當(dāng)初月老的紅錢牽得有多長,能將最頂層的劉徹和最底層的衛(wèi)子夫綁在一起,
之后將他們斷的就有多干脆,
劉徹還是頂層的劉徹(葬入茂陵),衛(wèi)子夫還是底層的衛(wèi)子夫(孤墳野冢),
兜兜轉(zhuǎn)轉(zhuǎn)還是各自回到了原點,可嗟可嘆。
但是,若問漢武帝這一生最愛的女人是誰?
非衛(wèi)子夫莫屬。
漢武帝劉徹共有四位皇后,她們分別是:
原配皇后陳阿嬌(姓名無考);
第二位就是歌伎出身的衛(wèi)子夫;
第三位是漢武帝死后大臣們追封的皇后李夫人;
最后一位就是鉤弋夫人趙氏,后被兒子漢昭帝追封的皇后。
其實四位皇后中,唯獨衛(wèi)子夫是劉徹心甘情愿封的皇后,可以說,漢武帝一生只為自己挑選過一個皇后而已。
若說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長子,甚至前面還一排兄長的劉徹能坐上皇位,
完全仰著自己有個強悍的丈母娘(同時也是自己的姑姑)——館陶長公主劉嫖。
劉嫖是竇太后的嫡女,漢景帝劉啟的胞姐,
雖說早已嫁了人,但并沒因此跟后宮脫離聯(lián)系,相反,這位長公主一門心思在參乎弟弟景帝的后宮之事,
還時不時地選女子塞入皇帝弟弟的后宮。
久而久之,劉嫖就成了后宮女子們爭相討好的“紅人”,但是劉嫖并不滿足于這些,
她想要更多的權(quán)勢,于是她把主意打到了當(dāng)時的太子劉榮身上。
劉嫖原本打算將女兒陳阿嬌嫁給劉榮,日后劉榮繼位,女兒就是皇后,自己的地位會更加穩(wěn)固。
不料,事情進展得并不順利,
她萬萬沒想到,太子劉榮的生母栗姬對這樁婚事是想也不想就拒絕了.......
栗姬反對這樁婚事是有原因的,對甄姬來說,劉嫖可是最討厭的一個女人,
以往歲月里,劉嫖可沒少往后宮添“情敵”,如今竟想把女兒嫁給自己兒子,門兒都沒有!
甄姬是認定自己會母憑子貴當(dāng)上皇后,未來還會是太后,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她根本沒把劉嫖當(dāng)回事兒!
這邊劉嫖在甄姬那吃了癟,另一邊劉徹的生母王娡就動了心思。
當(dāng)時劉徹還很年幼,王娡想當(dāng)皇后自己卻沒實力,
正趕上劉嫖在甄姬那碰了一鼻子灰跑來跟自己吐槽,
借著這機會,王娡就暗示劉嫖:我愿意給我兒子劉徹娶阿嬌。
兩個女人三言兩語,就把劉徹和陳阿嬌的婚事定了下來。
原本阿嬌比劉徹年齡要大,幾歲無記載,應(yīng)該是超出“年齡相仿”的范圍,
以至于漢景帝直到年幼無知的劉徹,脫口說出“金屋藏嬌”這個著名成語之后,
才點頭同意了這門奇葩的婚事。
劉嫖和王娡這兩個女人雖然各求所需,但目標一致,就是為劉徹奪得太子之位。
就這樣,成為劉徹丈母娘的劉嫖,開始了新一輪的奔波,
接下來的日子里,她是緊緊咬著甄姬不放,抓住每一個機會向漢景帝打各種小報告。
在她不懈的努力之下,甄姬母子在景帝眼里一日不如一日,而王娡母子卻越來越入眼,
王娡也沒閑著,攛掇大臣上書建議立景帝已厭惡至極的甄姬為后,
景帝拱了許久的火氣瞬間爆發(fā),借機廢除了太子,甄姬氣得吐血身亡.......
而后,為了立劉徹這個兒子為太子,景帝立了王娡為皇后,劉徹理所當(dāng)然成為了嫡子,有了繼承人的資格。
所以說,劉徹當(dāng)上皇帝,丈母娘劉嫖功不可沒。
以至于后來成為皇后的陳阿嬌,仗著這份功勞,在整個后宮囂張不已,
原本劉徹年幼時期脫口而出要金屋藏嬌,
但是漸漸成年的劉徹對自己這位表姐同是妻子的陳阿嬌,是越來越厭惡。
由于根基尚淺,哪怕妻子并非很理想,劉徹還是一忍再忍被迫“獨寵”這位表姐。
沒想到,身為皇后的阿嬌,雖然獨占后宮雨露,肚子卻沒那么爭氣,
十幾年過去了,一直沒有孩子。
如今我們看史書,知道是陳阿嬌不孕,可當(dāng)時的人們卻是很迷惑的,
不少人懷疑,不孕的是劉徹.......
如果劉徹不孕,對大漢王朝來說,這打擊可是晴天霹靂,甚至有一些人已經(jīng)動了換皇帝的心思,
劉徹也為這個問題焦慮不堪,直到后來遇見了衛(wèi)子夫。
那一年,18歲的劉徹看望姐姐平陽公主。
酒過三巡,平陽公主召喚出悉心調(diào)教許久的美女們?yōu)榈艿軇刂d,
不料事與愿違,劉徹不僅每一個看上眼的,甚至面露不喜,
奈何當(dāng)姐姐的還是了解弟弟的,平陽公主一見劉徹的面色,就知這些女人沒能入了弟弟的眼,
只好換了一批家中歌伎上場。
果然,劉徹遠遠一打眼就盯上了擁有一頭烏溜溜長發(fā)的歌伎衛(wèi)子夫。
這個畫面我腦補了很久,我覺得衛(wèi)子夫未必有多美,但頭發(fā)一定很美,身姿很柔弱,
有一種“我見猶憐”的氣質(zhì),總之,能讓見慣美色的劉徹盯住不放的女人,
一定有她的特別之處。
年輕的漢武帝一見衛(wèi)子夫便動了心,當(dāng)夜就寵幸了衛(wèi)子夫,事后還重金賞賜了平陽公主。
臨走之時,手足無措的衛(wèi)子夫被平陽公主送入了劉徹的馬車。
沒人會料到,低入塵埃中的小小歌伎,將是執(zhí)掌大漢王朝后宮38年的皇后。
衛(wèi)子夫雖然跟隨劉徹入了宮,但并沒有因為一夜恩寵就飛上枝頭,
相反,一時新鮮的劉徹徹底將衛(wèi)子夫忘在了腦后。
不知道衛(wèi)子夫如何在深宮中孤獨地熬了一年多的時間,她是個有主見的女人,
因此,在她得知后宮要遣散一批人出宮時,毫不猶豫自請離宮。
都說命運喜歡捉弄人,一個結(jié)束或許是另一個開始。
為防止阿嬌趁機趕走美女,劉徹親自坐鎮(zhèn)后宮逐一“審核”,
輪到衛(wèi)子夫時,劉徹看到一臉淚珠的衛(wèi)子夫,突然“舊情復(fù)燃”,
這一“燃”可就很久很久了。
久到哪怕劉徹盼子心切,衛(wèi)子夫卻連生三個女兒,還依然寵冠后宮。
后來,陳阿嬌為了懷上孩子迷上各種巫術(shù),將后宮搞得亂七八糟,
盛怒之下,劉徹廢除了她的皇后之位,在衛(wèi)子夫終于生下劉徹長子劉據(jù)后,
直接被冊封為大漢皇后。
所以,她才是漢武帝一生唯一一位憑自己意愿選出的皇后。
有多少女人能像衛(wèi)子夫,撩一下頭發(fā)就撩動了帝王之心,
又有多少女人掉一掉眼淚,就能獨寵后宮許多年?
雖然史書上記載,衛(wèi)子夫因年老色遲而失寵,
但是,能統(tǒng)領(lǐng)后宮38年,除了弟弟衛(wèi)青和外甥霍去病為大漢做出的貢獻,
劉徹應(yīng)該是滿意且尊重衛(wèi)子夫的,
哪怕昔日的風(fēng)花雪月都在歲月中沉淀成了久伴之情,
哪怕這個女人不再讓自己心動,
哪怕他極其寵愛李夫人,
劉徹從未廢除衛(wèi)子夫的皇后之位,只在后來的巫蠱事件,收繳了她的皇后璽綬。
衛(wèi)子夫死后,劉徹也未再冊立皇后。
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哪怕晚年的劉徹對衛(wèi)子夫再無喜愛之情,
無論如何,得知衛(wèi)子夫蒙冤而死之后,對于這個一輩子為自己打理后宮的女人,
多少應(yīng)該有所追思才是,然而劉徹一個字都不曾吐出,
任由衛(wèi)子夫的墓冢孤零零地坐落在一角.......
李夫人,這個一度被后世人們懷疑是漢武帝最愛的女子,
在她兄長李延年一曲歌詞炒作之下,
幾乎是史書中漢武帝后宮最美的女人。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漢武帝有多寵愛這個李夫人?
紅顏薄命的李夫人病逝后,劉徹心痛不已,不僅下令為她舉行皇后級別的葬禮,
還為她在自己的茂陵附近選擇了墓地,葬在了五陵塬上,
這還不夠,甚至還讓畫師畫了她的像,掛在甘泉宮里時常追憶,
又招來方士進行“招魂”。
只能說,李夫人恰到好處的死在了漢武帝最愛她的時刻,
又恰到好處的留給了漢武帝最美的印象,
李夫人很聰慧,她深知漢武帝對自己的寵愛完全建立在“美貌”的基礎(chǔ)上,
她怕自己最丑的一面停留在劉徹的腦海里,
因此,病亡前堅決不讓漢武帝看見自己憔悴不堪的樣子,
這樣漢武帝才能一直將她記在心里。
漢武帝死后,大臣們未免他過于“孤單”,于是靈機一動,
追封李夫人為“孝武皇后”,將她的靈位與武帝放在了一起。
正八經(jīng)的衛(wèi)皇后,因為漢武帝生前未做任何為她正式洗清罪名,
并未被列入大臣們的考慮范圍里。
這樣一個任勞任怨又口碑甚佳的衛(wèi)皇后,死后不能與丈夫并列享受后人的祭祀,
實在很可悲!
漢武帝死后,繼位的是劉徹老來得子、最小的兒子劉弗陵。
劉弗陵的生母便是鉤弋夫人。
據(jù)說,年輕的鉤弋夫人懷胎十四個月才生出了這個兒子,
因為上古堯帝就是在母胎中呆了14個月才出生的,劉徹對自己這個最小的兒子因此刮目相看,
這也是他最終將皇位傳給劉弗陵的重要原因。
只不過,這一決定直接要了鉤弋夫人的命。
無論是秦始皇的母親趙姬,還是先祖呂雉,
都給了漢武帝一個前車之鑒,
面對著幼小的繼承人和尚年輕美麗的其母鉤弋夫人,
劉徹怎么想怎么不放心,于是做了個非常狠絕的決定:去母留子。
哪怕鉤弋夫人哭得梨花帶雨,不停求饒,
劉徹都不為之所動,身為一名帝王,
一旦把后宮和前朝聯(lián)系在一起,他是不會放過任何去除隱患的機會。
除掉鉤弋夫人還不夠,
為了讓劉弗陵不受外戚干擾,劉徹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將所有能當(dāng)劉弗陵母親的后宮嬪妃一律清除。
劉徹費盡心機,不惜濫殺無辜,只為穩(wěn)固繼承人劉弗陵的帝位,
然而世事難料,劉弗陵(漢昭帝)在位十多年后便亡故了,無子。
大臣們先是找到李夫人之孫繼位,但因為此子太惡劣難當(dāng)大任,大臣們火速又將他拉下皇位,
最后,找到了衛(wèi)子夫的曾孫,也就是當(dāng)年逃過一劫的劉詢(漢宣帝)繼位。
漢宣帝繼位后,追謚衛(wèi)子夫為“思皇后”,將她重新隆重改葬。
劉徹和衛(wèi)子夫,這一對跨越層層階層結(jié)合在一起的夫妻,
丈夫開疆?dāng)U土,妻子治理后方,原本應(yīng)該有個美好的結(jié)局,
哪知人生無常,丈夫攜妃子、大臣葬在五陵塬上,
妻子卻孤零零獨眠在孤墳野冢中,凄涼!
有道是“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
初見時很美好,結(jié)局的超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