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有時候跟性別無關
同性戀這個詞語雖然是19世紀被人研究發明出來的,但對同性戀真正的研究卻是從上個世紀開始的,最開始人們一直認為同性戀是種病態。可隨著時間的流逝,社會的容忍度逐步有所提高,人們對同性戀這個群體的歧視越來越小,可這并不意味著,同性戀就徹底的讓人心中接受,畢竟現在在我國,同性戀還是不可以結婚的。為何這些人最終會成為同性戀,最終喜歡上同性戀的呢?
根據我所接觸到的身邊同性戀的人群,他們最終形成同性戀,其實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并非最開始就會對同性有好感,而一般都是受傷的人才會如此。
首先,造成同性戀的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家庭,往往離異的家庭,同性戀的幾率會比別人的幾率要大的多。父母的離異對孩子是有影響的,父母離異了,孩子無論跟誰都會感情缺失,缺失父愛或者母愛成長的孩子,心理是不健全的,雖然他們渴望可以有兩者的愛,可現實最終是殘酷的,即使一方再多的彌補,但孩子從父母離異的那刻起就會心靈開始膽怯。正因為這種自卑的膽怯,會讓孩子覺得沒有安全感存在,對愛情也會失去信心,這樣長此以往,他們就會認為,在兩性中與其選擇一方受傷分離,到不如選擇單方,這樣兩者都不會有任何受傷存在。
第二,單親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同性戀的幾率會比別人要大的多,單親家庭原本就缺少一方的愛,這種父愛或者母愛的缺失會讓孩子從小就渴望,但這種渴望卻最終會讓孩子心靈受傷。因為得不到,所以最終變成失望,而這種失望逐漸的會讓孩子心靈深處拒絕異性,因為對異性的恐懼,所以逐漸的會讓孩子在同性中需找溫暖。由于單親家庭這個原因,再加上心中急切的尋求溫暖,那么兩個同性的相處,自然而然的會產生依賴,這種依賴也就逐漸的變為同性戀啦。
第三,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中國對戀愛一直處于保守的狀態,那么對同性戀更是神秘的不得了,可隨著近幾年西方文化的入侵,西方文化中的宗教色彩,以及西方文化中性解放,或者尋求刺激、冒險心理等等原因,都使得同性戀在中國逐步的發展下去。青少年對這種懵懂心理的嘗試,要試試同性戀這種莫名的沖動,再加上如今社會對同性戀逐步的放開、尊重,讓同性戀更使得讓人所接受,同性之間也就會自然而然的碰撞到了一起,然后發生同性戀這種所謂的愛情。
第四,情感的挫折導致同性戀的人越來越多,因為在異性的戀愛交往中,受到了傷害,這種痛苦的傷害會讓心中成為心結,這種心結的芥蒂會讓在以后的戀愛中,不自覺的就排斥起異性來,而逐漸的在同性之間需求到心靈的滿足以及溫暖。同性戀的人主要是因為同性之間不會存在傷害,不會存在出軌,而且又容易滿足,雖然兩人在一起會受到異樣的眼光,但如果不知道的人,一定會認為,這兩個人是好姐妹、是好兄弟,自然而然的也就繼續的發展下去。
第五,女子選擇同性戀大多是因為受到了傷害,可有種傷害卻是心中久久不能愈合的,這就是性侵犯。對女子來說,因為有了性侵犯者一違背成長的經歷,讓她們感受到撕心裂肺的血肉模糊的不成長的成長。正因為這種違背自然規律的成長,讓她們心中會開始排斥異性,對異性失去了信任,甚至厭惡異性。當她們把異性拒絕內心之外的時,心中不自覺的便會轉向同性,如果在同性之間,兩人又都有同樣的需求,那么兩個人自然而然的便會步入愛戀,步入同性戀的圈子中。
第六,
雖然我不去選擇同性戀,但我絕對不去排斥和指責同性戀,我尊重同性戀的人,造成同性戀的這個結果,并非完全出于他們的選擇,諸多的無奈才會造成這樣的結果。我們是應該充分的理解同性戀,包容同性戀,這并非只是單純的一種病態,這是心中受傷的需要,如果想讓同性戀少發生,那么就要從根源抓起,整個社會都要動起來,這樣才是解決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