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有個朋友,第一段婚姻糾糾纏纏的維持了五年,之所以說是糾纏,因為當中多次分分合合,最大的因素是前妻嫌他沒錢。前妻比他小七八歲,兩人同在一家不死不活的國企上班,前妻技校畢業后分到他們車間,從幫著買早餐到接送上下班,不到兩個月就把這個老婆追到了手,半年后領的結婚證,奇怪的是,領證后前妻一直不愿意辦結婚儀式,理由是想多存點錢再辦。
最初兩年日子還算過的和諧,再后來只要吵架,前妻就拿離婚說事,每次必定數落他賺錢少,再后來索性搬回了娘家,之后就算和好,前妻也拒絕再搬回來,再后來就是前妻遞上的一紙離婚協議書,一點挽回的余地都不給他,后來才知道,那女人離婚不到三個月就再婚了,原來如此。
離婚后他一個人過了多年,前年年初有次聚會時碰到,他說過煩了單身生活,四十歲也該生孩子了,所以準備結婚。他說他有三個選擇,其中兩個是單位同事,一個是大齡未婚,長的不好看,另一個是離異帶著個兩歲的女兒,性格很溫柔,這兩個女人都是上海本地的,且都是家里的獨生女,還有個是剛來上海打工不久的丫頭,才二十歲出頭,長的相當漂亮,讓我說說看法。
首先我就把第三個排除了,因為他的收入三千不到,娶個沒有固定工作的,再生個孩子,就意味著三千塊要養活三個人,這日子怎么過呢。如果必須要生個自己的孩子,首選肯定是大齡未婚這個,離異帶著女兒的,未必愿意再生個孩子,就算愿意生,兩個人收入加起來六千不到,養兩個孩子會有點難,這兩個都是單位正式工,醫保和養老金這些福利都有,至少生活能有基本保障。
大概一個多月后,他和第三個領了結婚證,他說還是年輕漂亮的看著順眼,而且和這個結婚最省心,因為她娘家沒什么人了,只剩下兩個姐姐和幾個走動不多的親戚,以后不會有太多麻煩事。去年年底,老婆給他生了個兒子,幾個朋友一起去祝賀,他說原來生個孩子這么貴,住院一個多星期花了一萬八千塊,孩子的尿片啥的也貴得離譜等等,扯了不少錢的事,還好我們幾個有先見之明,大家統一送的都是錢。
假期時有朋友在群里想召集大家聚個會,結果好幾個不在上海沒法聚,宅家的就一起在群里胡侃,他剛好也在,沒聊幾句就開始說養兒子不容易,奶粉多貴,孩子看病多貴,每個月都在挖老本,不一會大家都不出聲了,這樣真心聊不下去。巧了,昨天逛超市竟然碰到他爹媽,他媽說現在跟他爸節衣縮食,退休金大部分給了兒子貼補家用,大人能省孩子省不了,他們年紀大帶不動孩子,媳婦也沒法找工作,一家人暫時只能艱苦點。
這樣的艱苦真的只是暫時的么,等孩子上了幼兒園老婆出去工作,可初中畢業的學歷每月能賺幾個呢,幼兒園托費每月就要一千五。就算孩子上小學后開銷才能少點,還要繼續啃老六年,父母都七十多歲了,作為兒子于心何忍。是的,或許父母為了孫子樂意被啃,但作為兒子,就算沒本事讓父母晚年過的安逸,也不能心安理得的啃老吧。低收入的男人,想要結婚生子,考慮問題必須務實,漂亮能換來孩子的奶粉尿布么,能換來柴米油鹽么,首先應該考慮不啃老,其次考慮不讓孩子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