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播后所有劇中人物自鎖骨以下全部截掉,滿屏幕皆成“大頭嬰兒”的怪異視感,令廣大男同胞憤恨不已,收視率的略微下滑也并非不可能。SO,問題來了,既然精美的畫面無法保證觀眾的吐槽熱情,那晚飯后的大批電視達人該如何消遣時光呢?答案是:劇情為王!“武則天”題材已經拍攝了不下十幾個版本,無論是臺灣的潘迎紫版《一代女皇》還是大陸的劉曉慶版《武則天》,在當時皆引起收視狂潮,而此版“武則天”最大的保證就是一代女皇是范冰冰演的。
從之前曝光的劇照和片花來看,這一版本的武媚娘似乎和唐太宗愛的干柴烈火、如膠似漆,不了解劇情的還以為是唐明皇與楊貴妃呢!假如真是這樣,為何自貞觀十一年(637年)就入宮的武才人為何直到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太宗去世還是位分極低的才人呢,十二年間居然毫無升遷。而她又是如何從在感業寺出家的尼姑變為“繼宏貞觀,政啟開元”的女皇帝的呢?雖說現在的歷史人物劇創作原則大都秉著“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原則,此版“武則天”在劇情上應該不會與史實有太大出入,但理一理人物關系還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就帶著上述兩個問題一起來看看女皇帝和她的男人們是如何玩轉大唐帝國的。
武才人入宮成為唐太宗的后妃,但為何后來會成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呢?從宗法制上來說,不管武媚娘比太宗小多少,但她都是皇帝的小老婆,而李治不管多大,他也只是皇帝的兒子,在這一層面上說,武媚娘是李治的庶母,李治是武的兒子,何況武氏還比李治大幾歲呢!
這個在現代社會都會被認為亂倫的行為為何在帝制時代得到寬容對待呢?這就得從二人的關系和唐朝的開放程度談了:唐高祖李淵的母親是鮮卑人,而他的妻子竇氏也是鮮卑人,這就決定了李世民身上有濃重的鮮卑族血統,但事情并未到此結束,他的皇后長孫氏也是鮮卑人,所以他的兒子李治身上的鮮卑血統要比他老子還要濃重。有人會說,說了這么多,跟李治和武媚娘有什么關系呢?關系就在于,鮮卑族作為北方游牧民族,其婚姻制度上有一個特點就是父親死后,兒子可以娶除了生母外任何一個父親的其他老婆,所以在民族性上來說,李治娶武媚娘似乎說得過去。
寒來暑往,等閑春風,幾年內武媚始終得不到寵幸,太宗晚年也日益窮兵黷武,四處征伐,身體狀況越來越差。一日在御花園,太宗的寶馬獅子驄狂性大發,任誰也制伏不住,太宗說誰能制伏就賞賜誰。武媚覺得這是個獲得皇帝青睞的好機會,便進言需要三樣東西方能制伏,分別是鐵鞭、鐵錘和匕首,先用鐵鞭抽打,如果無效則用鐵錘敲擊寶馬的腦袋,再無效則用匕首結果了性命,既然怎么都不能為己所用,不如殺掉。太宗聽后夸贊她很有勇氣和氣魄,但心底卻對武媚的言語異常反感,認為此女行事太過毒辣,對她更加疏遠了。
所以直到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太宗去世,武媚一直未懷孕,如果事情的發展是按這個脈絡發展的話,那這個武媚也不過是幾千年帝制時代中一個不被任何人知曉的、不受寵的后妃而已。但歷史的天平還是幸運的傾向了這位未來的女帝,在太宗病重期間,后妃們都要輪流來照顧太宗的飲食和身體照顧,而太子李治也一直在病床前侍候湯藥,因此在這么一來二去的情況下,武媚與這個名義上的“兒子”產生了感情,正是因為這一段情才為日后武媚波瀾壯闊的一生提供了前提。
太宗去世后,所有不得寵幸和沒有子女的后妃都必須出家,武媚當然也在此行列,在這凄冷的后宮,武媚仿佛剛剛找到了點屬于自己的感情卻又被迫遠離這個給自己帶來無盡冷落和屈辱的地方,在她出宮的那一刻起,她似乎就在對自己說“我還會回來的,我一生與這個地方必定要生死相依了”。在感業寺出家的四年中,武媚對已成為皇帝的李治思念日深,她終日以淚洗面,希望新皇帝能夠記得那段情,召自己回宮,為此她寫下了一首感人至深的情詩《如意娘》,極盡相思愁苦之感:
這首詩經過輾轉到了李治手中,李治似乎想起了這位與自己濃情烈烈的女子,往日情分油然而生,遂以拜佛為名,去了感業寺。在寺中,二人見面后自然免不了互訴衷腸,離別之苦、相思之痛自不在話下,寵幸也是意料中事,沒過多久武媚就懷孕了,李治也有接她回宮的打算,卻礙于朝廷大臣的悠悠之口,始終難以實施。
就在此時,后宮明爭暗斗如歷朝歷代一樣依舊在上演著,王皇后與蕭淑妃為奪得皇帝的寵愛也已勢同水火,王皇后得知皇帝的心事后,覺得倒可以利用一下這個武媚,助自己扳倒蕭淑妃,于是順水推舟地幫助皇帝將武媚成功的接回宮中。回宮不久,武媚就生下自己與李治的第一個兒子李弘。不過令王皇后沒有想到的是自己是開門揖盜、養虎為患,扳倒蕭淑妃后,已是昭儀的武媚立刻把刀鋒朝向了自己。以后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比較了解了,在各種影視劇中頻繁上演的武媚殺死親生女誣陷王皇后導致后者被廢黜的經典戲碼粉墨上演。而斬去王皇后、蕭淑妃二人手腳,將身體泡在甕中的“骨醉”殘忍手法更令人們認識到當年唐太宗果然看人很準——“此女行事果然毒辣非常”。
也許在最開始,武媚的確對李治的愛是發自內心的真實感情,二人的濃情時光也是武媚一生中最為自由和開心的時光,但當她嗅到權力的無限誘惑時,她也分不清到底李治與權力在她心中哪個更重要。的確,她日益膨脹的野心和與之俱增的權力是李治賜予她的,但自李治無法處理政事后,可能武媚真的就愛上了權力這個世界上最具魔力的東西。
武則天一生中的兩個男人(當然拋除她稱帝后所充實后宮的男寵們)李世民與李治,兩者都是她的丈夫,只不過后來前者轉變成了她的公公,一個令她差點永世默默無聞,一個令她登上了權力的頂峰,成就自己一番震古爍今的偉業,她對這對父子的愛到底有著怎樣的評價呢?也許她身后的“無字碑”才能訴說的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