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追求平等是我們的理想,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師生之間能講平等嗎?
我認為師生之間除了抽象的觀念意義上的人格平等之外,在實操中不能講平等,而只能講對等。
老師擁有的專業知識可能是學生的十倍百倍,老師處在高位,學生處在低位,信息才能綿綿不斷地流入學生大腦和心田,如果講師生平等,這種傳授怎么完成?
老師擁有成熟的人生經驗,相對穩定的價值觀,豐富的理性知識,才能有效地教育學生,引導學生走上正確的發展道路,如果講平等,學生缺少虛心和虔敬之心,那么學生為什么要接受指導?
老師因為擔負的職責,因為按照國家的意志來教育學生,因為掌握標準,所以可以評價學生,可以表揚或批評學生,可以管理學生,如果講平等,那么這種管理的合理性在哪里?
古有程門立雪的故事,《恰同學少年》則生動地描述了毛澤東袁門立雨的場景。只有當學生虔誠向學的時候,知識和學問才能在師生間順暢遷移!
所以,師生之間只能講對等,而不能講平等。老師要尊重學生,而學主要尊敬老師;老師要關愛學生,而學生要感恩老師。
受西方平等觀念的影響,師生之間的關系日益變得淡薄,師道尊嚴受到挑戰,學生找茬家長找歪時有發生,甚至有毆打老師致死的,甚至連老師批評學生天經地義也受到質疑,長此以往,教師豈不成了高危職業?教書育人怎么高效完成?
從學生成長的角度看,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是發展自己實現平等的過程,如果一開始就達成了平等,那么學生還需要努力嗎?學生仰望老師,應該心生敬畏,應該產生自卑,然后才能不斷努力,追求強大,實現超越!
綜上,師生之間講平等只會將教育教學引向歧途,實在不利于教育事業的發展,也不利于學生的成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