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代佛造像藝術展
主館三層,中間的過廳里有個古代佛造像藝術展,看了以后只有一個感覺,佛這么美!還有溫馨。
中國的古佛造像是中國古代宗教藝術和智慧的結晶,是真正意義上的國之瑰寶。不管齊白石張大千的畫賣出天價和這些瑰寶比起來都是十分的渺小。這也是西方的博物館早早就千方百計收藏這些大美瑰寶的本意。
公元一世紀,佛教傳入中國,佛像的造型不斷融匯吸收中國古代藝術的精華,逐步形成具有中國文化內涵,鮮明時代風格與不同地區特色的中國佛造像的藝術體系。新疆是佛教傳入的必經之地,公元四世紀左右,該地區的佛造像已經脫離了印度佛造像的風格影響,手法上以泥塑和彩繪為主。從魏晉南北朝到隋唐,受大型石窟造像的影響,石雕佛像成為佛造像的主流。山東的青州,山西的太原天龍山,河北的定州曲陽的佛造像已經的完全中國的式樣。如青州的佛造像完全受南朝藝術風氣影響,佛型清瘦,猶如南朝士大夫的溫文爾雅。宋代以后木雕佛造像流行,工藝精巧,追求美而不嬌,端莊含蓄,樸素無華的自然之美,高雅飄逸。明代以后講究銅鑄佛造像,內容豐富,工藝精細,裝飾繁縟。十一世紀,藏傳佛造像主要是印度和尼泊爾的風格,十四世紀,藏傳佛造像趨于本土化。到明清時期,從宮中開始又專造了鎏金的藏傳佛造像,在藏傳佛造像中融入了漢傳佛造像的技法和風格。


北魏青州佛造像

北齊彩繪貼金石雕佛立像

北齊彩繪貼金石雕佛立像

北齊彩繪貼金石雕佛造像

北齊彩繪貼金石雕菩薩立像

太原天龍山石雕觀音菩薩造像

宋代觀音菩薩木造像


明代彩繪漆金木雕菩薩坐像

宋代的觀音菩薩木造像

宋元彩繪木雕菩薩立像

宋代彩繪木雕菩薩坐像



六至七世紀彩塑菩薩頭像

明清木雕天人像

明清木雕天人像



明代銅觀音菩薩坐像

明代石叟款銅觀音菩薩坐像

明代永樂鎏金銅金剛薩錘坐像



明代三彩菩薩坐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