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三國與人際謀略【五】孫權:實用主義者的勝利


三國期間有三場最重要的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魏、蜀、吳三方各參與兩場。魏、蜀均為一勝一負,只有孫權領導的東吳政權兩戰兩勝。

“生子當如孫仲謀。”曹操的感慨成為千百年來對孫權的最高評價。曹操與孫權的父親孫堅同歲,他有25個兒子,若論詩詞歌賦皆在孫權之上,但論亂世中忍辱負重、縱橫捭闔卻都難比孫權。

“私營企業”

建安五年四月四日,孫策受重傷去世。死前把家族基業傳給了二弟孫權,并說下了那段著名的遺訓:“舉江東之眾,決機于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此時,只有19歲的孫權成了江東之主,開始了他長達52年的政治生涯。

東漢末年,社會動蕩,寒門軍閥趁亂崛起,并且與傳統儒學氏族展開了激烈的沖突。而孫氏家族就是這股崛起勢力的最典型代表。

孫權的父親孫堅是浙江富春人,出身低微,孫權的爺爺就是以種瓜為生。孫堅從小就勇猛好斗,靠鎮壓農民起義起步,步入仕途,最初當了3個小縣官,后來官至長沙太守,拉起了自己的武裝隊伍。

32歲的時候,孫堅已被朝廷封為烏程侯。曹操與孫堅同歲,雖然出身比孫堅強得多,鎮壓農民起義的“軍功”也更高,但此時還只是個殿軍校尉。比他們小6歲的劉備,則是一個小縣的尉官,而且沒多久就被“汰裁”出局了。在曹、劉還在苦苦鉆營為一個地盤而苦惱的時候,孫堅有自己的武裝和將領,成為一方諸侯。幾年后,袁紹聯合十八路諸侯討董卓,孫堅從長沙起兵,一路擴張勢力,最后率先攻入洛陽。

孫氏家族的快速起步與孫堅、孫策父子有很大關系,他們都是能力很強的人,打打殺殺起步,爭勇斗狠,打仗身先士卒。由于沒讀過什么書,出身卑賤,所以也沒有儒家正統思想的束縛,所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所以,孫堅攻入洛陽得到傳國玉璽的時候,則毫無心理負擔地據為己有,揚長而去。

由于打仗過于勇猛,孫堅37歲就死了,孫策則只活到26歲。孫堅有5個兒子,孫權排行老二。老大孫策,一直帶在身邊打仗。孫權小時顛沛流離,隨母親寄住在舅舅家和孫策的鐵哥們兒周瑜家。

孫家兄弟五人,孫權的相貌最好,“方頤大口,目有精光”。孫權又有兩點異相:一是紫髯,二是長上短下。站起來矮,坐下去高,屬于被別人伺候的“貴相”。

孫權一向最受孫策喜歡,有時打仗帶在身邊。孫策打下了江東各郡不久,就任命孫權當(江蘇宜興)陽羨縣的縣長。那時候,孫權只有15歲。孫權毫無資歷時,孫策就已經示意了自己人吳郡太守朱治,舉孫權為孝廉,又叫自己人揚州刺史嚴象,舉孫權為茂才。

有時候,孫策帶兵出門就將這位小弟帶在身邊,讓他“參同計謀”。更有意思的是,每逢酒宴,群僚畢集時,孫策還會私下里對孫權說:“兄弟,你得打點精神,在座諸君,日后他們都是你的手下。”

與勇猛的孫堅、孫策不同,孫權“性度弘朗,仁而多斷”。孫策有時候和孫權討論謀略,孫權的看法頗為中肯,常令孫策自嘆不如。而另一方面,孫權具有與生俱來的凝聚力和人格魅力,“好俠養士”,禮賢下士,對朋友很講義氣,手下人愿意為他拼命。孫權身上有一股濃厚的江湖氣,喜歡與群臣喝酒,不醉不休。在后來的江東群臣中,孫權尤其與尚豪俠的魯肅、呂蒙等習氣相投;但與有著深厚儒學修養和忠節觀念的張昭,反倒格格不入。

孫策早就看出了乃弟這一特點,所以才在臨死之時說:“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所以當孫策去世的時候,毫不猶豫將孫權立為第一繼承人。就這樣,孫氏集團的權力轉移到了第三代領導人——孫權的手中。

孫家出身草莽,沒有豪門勢力可以依靠,雖然官職是皇帝封的,但是地盤是自己打出來的。一方面他們沒有復興漢室或“奉辭伐罪”的大旗,但也少了很多條條框框的約束。

如果說以皇族后裔自居的劉備集團和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集團屬于冠冕堂皇的“國有企業”,那么孫氏集團則屬于家族式的“私營企業”。他沒有崇高的家國復興的理念,也沒有具有鼓動性的政治旗幟,只有生存下去的強烈欲望,他的“企業文化”就是赤裸裸的“實用主義”。一切順勢而為,以利益為先,沒有道德制高點,也沒有底線。

這種家族氣質從孫堅、孫策一直傳到了孫權。在此后50多年間,孫權周旋于魏蜀兩大集團中,結盟、背盟,游刃有余,一切策略都從利益得失出發。

權力斗爭

孫權上位的第一天日子就不好過。

他從孫策手中繼承了江東六郡,但形勢并不穩定。西面是殺父仇人劉表虎視眈眈,南面交州還沒有納入制下,轄區內山越叛亂此起彼伏。更重要的是,孫權只有19歲,資歷幾乎為零。此前只打過一次仗,大敗而歸,要不是周泰搭救,孫權都可能無法出任孫氏集團的當家人。

有意思的是,江東集團內部人員又最是復雜。從人員結構看,前兩代領導核心各有一套班子,黃蓋、程普是隨孫堅打天下的老同志,周瑜、張昭是孫策的干將;從地域看,既有周瑜、魯肅等淮泗地區的外來移民,也有顧雍、虞翻、陸遜等本地大族;自己家族內還有舅舅吳景、孫策的堂兄弟孫賁、孫輔在一旁覬覦。與劉備和曹操不同,劉、曹屬于創業者,自己帶隊伍打江山,威信高;而孫權屬于“富二代”,無威信、無資歷,甚至沒有自己的人,靠的就是孫策的遺囑。

如何鞏固自己的權力和地位,成為孫權面臨的第一個挑戰。

這時候,孫策安排的兩個顧命大臣——周瑜和張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們一個幫助孫權通過巡軍的方式,安撫并接管了孫策的嫡系部隊;另一個則打著奔喪的名義領軍進駐吳郡,使孫權的軍事實力在江東占據了優勢,從而壓制住了其他有所想法的人的奪權欲望,使江東政權實現了和平過渡。而周瑜和張昭也借此占據了政權內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

廬江太守李術公然造反,孫權帶兵平叛,屠其城梟其首。舅舅吳景和堂兄孫賁從此離開政權核心而默默無聞,堂兄孫輔企圖勾結曹操為外援政變奪權,失敗后被幽禁起來。孫權既嚴酷而又顧及情面地處理了孫輔案。由于宗族關系,孫權只是軟禁了孫輔,但是其近親幕僚不管是否參與則全部被殺光,孫輔的部隊重新整編,化整為零,歸屬其他將領。孫輔死后,他的兒子并沒有受到牽連,都被安排了官職。

孫權給追隨父親的老同志們重新分配了工作:黃蓋、韓當、蔣欽、周泰等去做縣長,管理地方事務,平定山越,充分發揮他們的經驗。程普是原東吳資格最老的將領,他與周瑜分列左右都督,以二元制的方式制約了周瑜的軍權。這未必是對周瑜的不信任,但卻是一種最為實用的權力制衡方式。

第一次權力斗爭宣告結束,孫權順利成為新領袖,張昭、周瑜則成為政權內權勢最大的人。

孫權在張昭、周瑜的支持下接過了江東政權,但他并不想和他們分享權力,更不想淪為二人的傀儡,于是孫權開始著手培育自己的親信。魯肅、諸葛瑾這樣的缺乏政治背景的少壯派開始進入權力中樞,他們既沒有江東士大夫階級的后臺,也沒有和江東舊官僚千絲萬縷的聯系,要想在政治舞臺上有所作為就只能緊緊依靠提拔他們的孫權。

在軍隊系統中除了制約周瑜外,孫權大膽啟用新人,在軍中培育自己的勢力。呂蒙、甘寧等低級軍官逐漸上位。一大群“東吳名將”嶄露頭角,并迅速成為軍中不可忽視的中堅力量。

由于周瑜、張昭二人并沒有在爭奪權力的斗爭中站到一條戰線上,孫權可以從容應對。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過數次對外的戰爭,東吳政權內部的權力越來越集中到了孫權手中,張昭、周瑜的權勢逐漸減弱。到了赤壁之戰時,孫權利用張周二人的意見分歧,把與周瑜意見一致的魯肅直接推向前臺,從而徹底把張昭趕到了冷板凳上。而周瑜在軍事上的勝利更是讓不主張抵抗的張昭聲譽大跌,喪失了東山再起的可能。孫權通過戰后的封賞,進一步提高了自己的嫡系在軍中的地位,降低周瑜在軍中的影響力。

隨著周瑜短命地死去,孫權徹底掃清了自己掌握最高權力的所有障礙,獨自站在權力的巔峰,沒有勢力再能威脅到他對政權的掌控。

張昭雖然活得長,但孫權稱帝后,就讓他回家搞學術研究,寫《春秋左氏傳解》了。

孫權在用人上有自己獨到處。他相信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如同沒有一塊狐皮是純白的,但是可以做出純白的狐皮圍巾,他所做的就是把所有人的長處都集中起來。孫權對周瑜、魯肅均敬如兄長。雖然沒有劉備那種動輒與愛將“寢則同席”的愛好,但把他們請到家中,一邊喝酒,一邊秘密商議。為了加強對部下的籠絡,商議前他常常還會把自己年高德劭的老母請出來,讓母親代自己說兩句得體的話。他讓甘寧去搭救凌統,以此化解兩個人的仇恨。

為了維持核心團隊的穩定,孫氏家族與部下將領都維持了親密的關系。江南四杰之間最為明顯。周瑜是孫策的好朋友,魯肅和周瑜是好朋友,呂蒙是孫策好友鄧當的小舅子,陸遜是孫策的女婿。

這四員大將在建功立業的時候,年紀都不大。周瑜做建威中郎將,不過24歲;魯肅參加孫權的幕僚工作,也只有30歲上下;呂蒙在赤壁之戰時,是31歲;陸遜初在孫權幕下任職,年紀更小,不過21歲。所謂,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荊州進退

孫權當家兩三年后,在周瑜的引薦下,他第一次見到魯肅。魯肅對孫權講了一段話,成為指導江東集團幾十年的發展策略。魯肅的意思是:漢朝已經不行了,曹操又不可能馬上除掉,你只有占據江東,與曹操成構成鼎足之勢。觀察天下變化。趁著現在曹操忙著北方戰亂,還顧不過來,應該剿滅黃祖,進攻劉表,占據長江全線,然后可以稱帝圖謀天下。

魯肅勸孫權盡快占據荊州,所謂“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

孫權年紀輕輕,但城府很深,他沒有過于暴露自己的企圖,也沒有深入表態,只是說現在盡自己的力氣,輔助漢朝天子。接下來,他則按照魯肅的建議,執行荊州戰略,內部剿滅山越,外部進攻劉表,向長江上游發展。孫權的荊州戰略對東吳的生成發展有極大關系。荊州是他得以保守江東、發展勢力的重要門戶,是與北方曹魏長期抗衡的一道屏障。唯有占領荊州,全據長江,才有東吳在三國爭雄中的歷史地位。

荊州就是孫權的命根子。在爭奪荊州的反復較量中,他甚至為取得荊州而背棄吳蜀聯盟,結好曹魏,向曹魏俯首稱臣,不惜采用一切手段。因為有了荊州才有他的東吳,才能抗御強大的曹魏。

趁著曹操在北方大戰袁紹的時機,東吳勢力不斷向西擴展。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擊敗了自己的仇人——據守在江夏的黃祖,勢力擴張到了長江中游,眼看就可以擊敗劉表。此時,曹操剛剛擊敗了烏桓,統一了北方。看到孫權已經做大,荊州就要被拿下,曹操也坐不住了,沒有來得及休整,就率大軍南下進攻襄陽。劉表繼承人劉琮不戰而降,荊州被曹操占領。接著,曹操從江陵順江東下,圖謀一舉消滅孫權。出發前,他寫信恫嚇孫權說:“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于吳。”歷史上決定三國分立的赤壁大戰就爆發了。

曹操的敵人不是倉皇南下準備投靠“蒼梧太守吳巨”的劉備,而是“紫髯碧眼”的孫權。孫權采納魯肅、周瑜的意見,聽從諸葛亮的勸告,做出了聯合劉備抗擊曹操的果斷決定。這既是為東吳的前程著想,也是從荊州得失利弊對東吳的影響考慮。

赤壁一戰,孫劉聯盟獲得了勝利,但是接下來的問題是,荊州怎么辦?這件最重要的戰利品如何分割?

赤壁之戰的主力部隊是東吳,劉備軍只起到了陸上追擊的作用。戰爭結束后,周瑜將劉備部隊安排到了南郡長江以南的油口地區,劉備將其改名為公安。漢末南郡轄地十七城,大部分在江北,江南只有現在的宜都、公安、秭歸的狹長區域。而宜都以西,劉備軍還沒有到達。劉表的部屬大多投靠了劉備,人多了要吃糧,干部多了要崗位。建安十五年,也就是曹孟德寫《述本志令》的時候,劉備親自去京口(現在鎮江)找孫權要地盤。

當時荊州地區一共設七個郡,曹操控制著南陽,孫權占據著南郡和江夏的部分地區。剩下的武陵、長沙、桂陽和零陵四郡都在劉表余部手中。東吳的軍隊還在北方淮泗之間與曹操進行拉鋸戰,無暇顧及南方。而劉備希望能夠向南發展,拿下這南面的四郡,作為自己的發展空間。

在劉備方看來,是去和孫權交涉,爭取默許自己攻占四郡,請求東吳方面不要干涉。而在東吳方看來,荊州之主本來應該是孫權,而劉備不過是來借荊州的。

東吳的呂范當時就建議孫權扣押劉備,周瑜也寫信提出他的最佳解決方案,要求趁機把劉備留在東吳當人質,送給美女和玩物,把關羽和張飛分開為己所用。只有魯肅提出適當扶植劉備,既保全了孫劉聯盟,也建立起一片戰略緩沖區。孫權接納了魯肅的建議,還把20歲的妹妹嫁給了49歲的劉備。

此時,曹操當時雖然遭受重大挫折,主力退回北方,但其實力仍然最為強大,仍舊是孫氏集團的主要敵人。孫權盡管不情愿,但為了鞏固孫劉聯盟的大局,還是采用了“借”地、嫁妹的方式維持關系。劉備取了荊州四郡后,在荊州的實力遠遠超過了孫權,成為荊州之主。他自領了荊州牧,又上表推薦孫權為徐州牧,力圖從官方立場明確荊州的歸屬。

赤壁之戰的主力是東吳軍隊,但戰利品卻被劉備拿走了。戰役統帥周瑜自然有扣押劉備的想法,而孫權卻展示了極高的戰略眼光和忍耐力。在東吳的荊州戰略中,全據長江是最關鍵的一步,但不得不與劉備集團共同分享這一地理要地。為了對抗主要敵人曹操,孫權愿意先忍下這口氣,把荊州“借給”劉備。

曹操聽說了這件事時,正在吃飯,不由得把筷子都扔到了地上。

在孫劉聯盟的制約下,曹操不再大舉南下,而東吳則在此時向外擴展勢力,將前線向北推到了淮河流域,在合肥附近展開了一系列戰爭,同時向南拓展到交州。

由于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而荊州對東吳來說又至關重要,吳、蜀之間矛盾上升,聯盟內部圍繞荊州歸屬存在著尖銳的斗爭。這方面的矛盾與斗爭,從孫權借出荊州后不久就開始了。先是孫權約劉備共取西蜀,以圖收回荊州。劉備心想自取西蜀,婉言拒絕。吳軍準備單獨出發,劉備堅決不讓過境。之后劉備入川,孫權派船至公安將孫夫人接回東吳,表明他的強烈不滿。

劉備取得益州后仍然不肯歸還荊州,孫權于215年派出江南三郡(長沙、零陵、桂陽)的地方長官想強行接管,結果都被關羽趕走。接著,孫權派呂蒙引兵前來奪取,吳、蜀之間展開江南三郡的武力相爭。由于曹操在此時進兵漢中,劉備生怕漢中失守,危及益州,才與孫權妥協,雙方以湘水為界劃分了三郡的勢力范圍。吳、蜀荊州之爭表面上平息了下去,但矛盾已經尖銳化。

此時孫劉聯盟已經脆弱如紙。荊州是要拿的,孫權考慮的是如何奪回最劃算。

永恒的利益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冬,曹操出兵攻打孫權,兩軍在濡須口對峙。第二年,孫權突然做出了一個重大戰略決定,派出都尉徐詳找曹操“請降”。曹操當即“報使修好,誓重結婚”。一個以孫權“請降”為前提的各自為用的臨時同盟,戲劇性地結成了。敵人與盟友之間完成了一次對換。

19世紀英國外相巴麥尊曾經有過這樣一句名言:在國際關系中,“沒有永恒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在近2000年前,孫權已經這么做了。

劉備入川后,地跨荊州、益州,實力大增,諸葛亮的“隆中戰略”已經初步形成。劉備集團在西北地區取得了連續勝利,占據漢中,迫使曹操后撤長安。隨后又接連占領了房陵和上庸,營造東進之勢,與在荊州的關羽遙相呼應,給曹操在南方的重要據點襄陽以重大威脅。這時不僅曹操已經感到了劉備的壓迫感,孫權感到劉備、關羽的威脅已經超過了曹操。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進攻樊城的曹仁,并且留下兵防備東吳的呂蒙。不知地利的于禁和龐德被突如其來的山洪圍困,讓關羽大獲全勝。關羽和孫權關系不好,揚言說,攻下樊城后接下來就要收拾孫權。如關羽獲勝,蜀對吳造成的壓力當更大。起初孫權想乘機攻取曹魏的徐州,但遭到呂蒙的反對,他勸孫權說不如趁機干掉關羽,削弱已經日漸做大的劉備勢力。

呂蒙的主張顯然更符合東吳的利益。孫權改變主意,采取與曹魏聯合,達成夾擊關羽的密謀。關羽在呂蒙的偷襲下,一敗涂地,荊州全部丟失。

從本質上說,曹、劉、孫三大集團是零和關系的博弈。即一方所得,既是另一方所失,不存在多方共贏的局面。所以各自的出發點,均在于權衡三方關系,進而考慮自己的利益所在。在這樣一個三角結構中,對任何一方來說,其他兩方都是自己的敵人或潛在的敵人,所謂朋友只是一時的。聯合一方對抗另一方,都于己是有利的。

三國之中本不存在永恒的朋友或者敵人。孫權很早就明白了這個道理,曹、劉皆可為敵或為友,只是不同情況下的選擇。

但由于曹劉雙方都有鮮明而敵對的政治立場,一方自稱皇族后裔,一方挾天子以令諸侯,所謂“漢賊不兩立”,這就導致曹、劉雙方只能在這個三角游戲中選擇互為敵人的固定角色。反倒是沒有任何政治旗號、沒有立場的孫權,獲得了較大的空間。他可以在魏蜀兩大集團中游刃有余,充分利用兩者的矛盾,削弱對方保存自己。

關羽丟了荊州,也丟了腦袋。孫權還耍了個小聰明,把關羽頭顱獻給曹操,以期望制造假象,把劉備復仇的矛頭引向曹操。這自然被老謀深算的曹操識破。

斬殺關羽后,孫權雖然遣使到劉備處求和,但他已深知,東吳與劉備之間必有一戰,而且是大戰。此時他必須與曹操走得更近一些。第二年,他給曹操寫了一封充滿阿諛之辭的信,“上書稱臣,稱說天命”,讓曹操順應天意當皇帝,自己愿意向曹氏稱臣。

十余年前,孫權斬斷桌子決心與曹操一戰,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而現在為了奪回荊州,他不惜放下身段,不僅向曹操稱臣,還建議曹操稱帝。我們面前仿佛是兩個孫權,但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孫權的一生志向就是縱橫天下,保持自身獨立,不然的話,20歲時曹操要他送兒子做人質,他早就送了。此時他不僅希望和曹操集團的外交關系能夠鞏固和升級,在與劉備戰爭時不至于腹背受敵。而更深的想法是,讓曹操成為眾矢之的。曹操稱帝自然觸及了劉備的政治底線,復仇矛頭就可能從東吳轉向曹魏。

曹操雖然被孫權說中了心事,但還是很冷靜。他把信拿出來給群臣看,并說,這孩子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

一年后,曹操死了。曹丕繼位為魏王,并取代漢朝稱帝,封孫權為吳王。孫權的群臣們認為,不應該接受魏國的封號,而應當稱上將軍九州伯。孫權說,自古以來從來沒聽說過九州伯,從先漢高祖也被項羽封為漢王,這不過是形勢所迫,那又有什么損失呢?

實際上,孫權一向對這些面子上的事看得很淡。在攻擊關羽前,為了試探軍情,他還打算自降級別,與關羽聯姻結為親家。

后來為了鞏固和曹丕的關系,孫權多次向其進貢。有些東西還是曹丕點名要的“珍玩之物”,如雀頭香、大貝、明珠、象牙、犀角、玳瑁、孔雀、斗鴨等等。大臣們面子上過不去,孫權還出來做工作。但是對于魏國幾次要求他送兒子為人質的要求,他都找各種理由拒絕了。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評價孫權說,“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業”。將其比作臥薪嘗膽、忍辱負重的勾踐。

曹丕果然被孫權所麻痹。作為建安七子之一,曹丕自負頗有文采,認為孫權不過是一介武夫。曹丕曾不屑地問孫權的使者趙咨:你們吳王有什么學問么?趙咨巧妙地回擊說,吳王國務繁忙,浮江萬艘,帶甲百萬,任賢使能,胸懷大志,有點時間就看一些歷史經典,不像有些書生就喜歡尋章摘句罷了。

與孫權相比,曹丕對于三國鼎立的形勢一直缺乏清醒的認識,在處理吳、蜀關系上都多次出現錯誤,要么錯失戰機,要么構惡關系。孫權則利用了曹丕自大、虛榮的弱點,外卑而內亢,一切以自身利益為出發點,有用時為友,無用時為敵。

在后來孫劉之間的夷陵之戰中,曹丕沒有聽從大臣的建議趁機進攻東吳,喪失了絕佳的戰機。

“生子當如孫仲謀。”曹操揮師南下,兵臨濡須,遙望東吳戰船,“各分隊伍,依次擺列,旗分五色,軍器鮮明”,他不禁對年輕英俊、治軍有方的孫權發出了贊嘆。曹操和孫堅同歲,是孫權的父輩。他也有25個兒子,若論詩詞歌賦,都比孫權強,但是論忍辱負重、縱橫捭闔,卻都難比孫權。

孫權取得夷陵之戰的勝利后,又重新與蜀國結為聯盟,共同對抗曹魏,雙方還協議劃分了魏國的領土。直到魏、蜀稱帝后8年,孫權才建號稱帝,至252年去世。在他登上政治舞臺的50多年間,對手已經換了好幾茬,從劉備到劉禪,從曹操到曹丕、曹叡、司馬氏家族。江東這面大旗沒有在他手里倒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三國最杰出的外交家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
歷史上真實的周瑜
三國孫權送上美女妹妹為何沒套住劉備?
諸葛亮欺他、劉備騙他、孫權責他、周瑜罵他、關羽瞧不起他,卻不知道他才是三國最有本事的人
三國十大絕色美女排行究竟誰第一?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业县| 双江| 通化市| 松滋市| 高平市| 开江县| 新竹县| 连平县| 南城县| 泽州县| 芜湖市| 方山县| 新化县| 科尔| 栾川县| 甘谷县| 池州市| 石首市| 湖南省| 福安市| 北流市| 永川市| 宕昌县| 清河县| 金门县| 清丰县| 德保县| 兰考县| 邻水| 威海市| 宁陵县| 浠水县| 兴义市| 承德市| 康平县| 呼伦贝尔市| 太和县| 衢州市| 宁德市| 和硕县| 冕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