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GPT-4,Claude 2等大語言模型工具的出現,使用AI生成文章變得前所未有的簡單。
我們似乎只需要給出幾句提示詞,就可以得到流暢的段落。
but,wait…
人工智能會把普通作家變成好作家,把好作家變成了不起的作家,把了不起的作家變成多產的作家。
同時,讓糟糕的作家比以前更糟糕。
那么解決方法是什么呢?簡單:讓AI成為精確的和有意的語言表達者。
關于生成寫作內容,有幾個因素是至關重要的,在最高程度上,“困惑”和“突發”。
困惑衡量文本的復雜性,突發性比較了句子的變化。
另外還有兩個因素是,寫作應該最大限度地與上下文相關,最大限度地連貫。
當然,實際的用戶技巧并非只有這些,我在日常近十萬字的寫作實踐中積累了一些經驗,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如何通過調教 AI 工具,持續提高其寫作能力。
1. 定義明確的寫作目標
使用GPT等模型生成文章時,Prompt提示尤為重要。我們需要明確告知AI助手文章的目標——是雜文、學術論文還是產品描述?
面向的讀者是專業人士還是普通大眾?字數有何要求?定義清晰的寫作目的,有助AI生成符合預期的文章。
例如,可以這樣提示:“請用不超過500字的通俗語言概述GPT模型的原理,面向計算機初學者”。
2. 提供豐富的上下文信息
人工智能從訓練數據中獲取寫作經驗。如果訓練數據單一,其寫作風格和視野也會受限。我們可以在Prompt中提供豐富的上下文,擴展AI的知識面。
例如,讓AI扮演某一角色或設置某種場景,如“從計算機歷史學家的視角概述神經網絡的發展”;
或者在Prompt中嵌入參考資料的摘要、論點提要等,幫助AI聚焦主題,如“參考維基百科神經網絡詞條,請用自己的語言概述......”。
我常讓AI先生成提綱,然后擴充生成文章。這種“鏈式提示”方法逐步完善內容。
3. 示范期望的寫作風格
直接在Prompt中嵌入樣例內容,能夠示范我們期望的寫作風格和結構。AI會模仿樣本內容生成新文章。
可以嵌入不同作者的寫作片段,獲得融合多種風格的文章。例如,Prompt中可以這樣寫:
“參考下面兩段寫作樣例,請你用類似的風格繼續這篇文章:
樣例1(書籍摘要式):《原神》是miHoYo推出的開放世界RPG游戲......
樣例2(新聞報道式):日前,miHoYo在B站上公布了新一期的《原神》開發視頻......”
4. 增強文章邏輯性
AI有時會生成無厘頭的語句。我們可以在Prompt中要求其寫作內部邏輯性強、段落銜接自然。也可以讓AI先提綱,我們檢查片段邏輯后再擴寫全文。
在Role設置時,可以要求AI“嚴格遵循邏輯,只依據事實進行推理”。
?生成后,人工檢查是否有邏輯漏洞,再讓AI修改不通順的地方,逐步優化。
5. 強化關鍵信息表達
AI有時會流水賬般冗長地復述同樣信息。我們可以提示AI高效地表達關鍵信息點:使用數據、例證進行說服;
運用排比、反復等修辭法讓重點突出;使用情景描述等生動細節吸引讀者等。
如果一段表達主題不集中,可以讓AI重新生成,添加關鍵詞強化主旨,如“聚焦'GPT模型’這個主題”。人工指導結合自動生成,能獲得更清晰有力的文章。
6. 訓練并迭代提高
使用AI生成文章不能一蹴而就。我們需要持續實踐,根據結果不斷改進下一次的Prompt,訓練有素的AI助手才能寫出高質量文章。
每輪生成后,人工檢查哪些方面需要提高,比如信息結構不清、段落銜接生硬、論點例證不足等等。
然后在下輪Prompt中給AI具體的改進建議。一個好的Prompt既充滿想象,又理性求精。
人工智能生成文章解放了我們的創造力,但不難發現,仍需人的指導逐步提高。
充分利用Prompt的各種技巧,我們可以獲得既新穎又出色的AI寫作助手,讓我們一起探索這片充滿無限可能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