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練力華等
一、如何納有形之氣的生氣
有形之氣包括內(nèi)氣和外氣。內(nèi)氣是指地氣、龍脈之氣;外氣是指基址周圍的山水、建筑物、周邊環(huán)境物體所發(fā)出之氣。
(一)納內(nèi)氣的關(guān)鍵是選址在“形止氣蓄”的地方
何謂“形止氣蓄”?
如前所述,有地氣的地方,土厚水深,草木茂盛,山環(huán)水抱,山停水會,這就是形止氣蓄。通過這些看得見的“形”,可以反推此處是否有地氣。如土薄或無土,水少或無水,草木不生,砂反水反,或山脈仍在前行,無水以界氣,此處絕無生氣也!
《葬書》曰:“土形氣行,物因以生。”指生氣依土而行,而生乎萬物。
又曰:“夫氣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勢;其聚也,因勢之止。葬者原其起,乘其止。”指生氣在地中,人不可見其行止。但觀其山脈前行,故氣仍在行,觀其山脈之止,故知氣已聚。要尋找氣聚之處方有生氣也。
又曰:“欲進而卻,欲止而深。來積止聚,沖陽和陰。土高水深,郁草茂林。貴若千乘,富如萬金。經(jīng)曰:形止氣蓄,化生萬物,為上地也。”指眾山擁衛(wèi),拱我有情,潴蓄之水,止聚淵澄;來山凝結(jié)其氣,積而不散,止水融會其情,聚而不流,此乃陰陽交濟,山水沖和也;水深則土厚,氣和則草木茂盛,土色光潤;此等山水,氣象尊嚴,山環(huán)水抱,有千乘之貴、萬金之富。正是堂局完密,形止氣聚,則生氣藏蓄于中矣。善葬者因其氣聚而插之,則可蔭及后裔,故為上地也。
又曰:“山之不可葬者:五氣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氣因形來,而斷山不可葬也。氣因土行,而石山不可葬也。氣以勢止,而過山不可葬也。氣以龍會,而獨山不可葬也。”童山粗頑,草木不生;斷山被鑿,生氣隔斷;石山無土,肅殺之氣;過山無情,其勢未止;獨山孤露,不成城郭。此童斷石過獨皆無氣之地,故不能葬也。
尋找內(nèi)氣,其實在于選址。選址必須選到有地氣且“形止氣蓄”的地方。
縱上可見,要想吸納內(nèi)氣,必須遵循如下幾條原則:
1、要尋到真龍,真龍才有龍脈之氣,左右護砂不是龍,故選址在護砂上必無地氣。真龍的特征是有兩水相夾,有左右護砂隨行,跌斷、起峰、開帳,又過峽跌斷、起峰、開帳等。
2、要選到氣“止”之處。何為止?砂水交會之處也。
3、選址要在眾山環(huán)繞的藏風之處。
4、最后一點是辨土,土要變。太極暈也好,五色土也好,總以細嫩鮮潤甘甜色吉為真。
(二)納外氣的關(guān)鍵是選址在“山環(huán)水抱”的地方
如上所述,有形之氣的外氣,是指山水、建筑物、周圍環(huán)境之物體所發(fā)出之氣,此外氣又有吉有兇。因此,要想吸納有生氣的外氣,關(guān)鍵要尋找能生發(fā)有生氣的外部環(huán)境,而且此選址,又能吸納此生氣。古人認為,只有形體端秀的地方才能生發(fā)有生氣的外氣,只有山環(huán)水抱的地方,才能吸納此生氣。下列圖形正是這一理論的體現(xiàn)。
有形之氣,其成份是“超微粒子”,也可以說是“微波”。風水上這種閉合式的后玄武前朱雀左青龍右白虎,山環(huán)水抱的“盆地式”的地理結(jié)構(gòu),正像一個仰放的“大鐵鍋”。這種“大鐵鍋”正像一個微波接收器。
這種“鐵鍋形”的物體,具有微波接收功能。如鐵鍋形天線,用來接收衛(wèi)星轉(zhuǎn)播的電視圖像,已成不爭的事實。所以,地面上凡是如鐵鍋、喇叭狀、盆地式的物體,都能很好地接收來自天空中的有益微波,即生氣。如植物向上翹的勺形葉片、花朵,人的耳朵、手掌、肚臍,山石構(gòu)成的盆地等,均能較好地接收天空中的微波輻射。為什么說“山環(huán)水抱必有氣”?就是因為鐵鍋狀的環(huán)形山能接收有利于人的微波輻射,而水能吸收聚集微波。
因此,吸納外氣之生氣,必須遵循如下幾條原則:
1、周圍之山、建筑物要形體秀麗端圓,堂前之水要彎環(huán)有情。只有這樣的地理結(jié)構(gòu),才能發(fā)出生氣。
2、基址周圍要山環(huán)水抱,四周之山還要對稱平衡。只有這樣的地理結(jié)構(gòu),才能有效吸納生氣。
3、周圍之山不能出現(xiàn)凹峰,“凹峰射穴”兇;穴前之水不能反弓反背、斜飛直撞,水之形狀以金水土形且抱身為佳。
4、明堂內(nèi)最忌有兇之物體,如僵直沖撞之山、路、水、房、塔、橋等,此類兇物所發(fā)外氣皆為兇氣,且沖撞明堂之氣,不能有效吸收外氣。
二、如何納無形之氣的生氣
如上所述,在地理上能納有形之氣的生氣,已經(jīng)解決了地理納氣上的重要問題,但還有一個問題同樣不能忽視,那就是還要納無形之氣的生氣。清初一代明師蔣大鴻在《地理辨正》中指出:
“地理之道,必使我所取之形,足以納氣而氣不我去,則形與氣交而為一;必使我所據(jù)之地,足以承天,而天不我隔,則地與天交而為一……不然蓄之無門,止之無術(shù),雖周天列宿,炳耀中天,而我不蒙其照;雖大地陽和,滂流八表,而我不沾其澤。”
什么是無形之氣的生氣與死氣?簡單地說,就是真實天星之氣或虛擬天星之氣這一“天氣”,不僅本身之氣要吉利,而且能與人體氣場這一“人氣”、宅墓環(huán)境的“地氣”相協(xié)調(diào),產(chǎn)生和諧共振、互相促進的作用,實現(xiàn)天氣、人氣、地氣三才氣場的和諧統(tǒng)一,這就是無形之氣的生氣。反之,如果天星之氣不僅本身為兇,或者氣雖不兇,但不能使人地之氣和諧,反使“人氣”與“地氣”相沖撞,這就成了無形之氣的“死氣”。地理納氣在于納生氣避死氣,納有形之氣是這樣,納無形之氣也是這樣。
(一)認清無形之氣的特點
無形之氣的最大特點在于:因時間不同或空間不同,其“氣”之強弱吉兇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
比如太陽,白天晚上所感受的輻射是不同的,春夏秋冬亦有很大的差別,這是就氣的強弱而言;冬陽照暖、夏日炎暑,萬物生長靠太陽、太陽黑子致災生,這是就氣之趨避而言。比如木星,其所在之方為太歲,所對之方為歲破,這是就空間不同而言。又如六白武曲星,其質(zhì)為金,其色為白,其氣運為中元六運,臨東北西南艮坤宮,為土能生金,“母子情深”;臨西方兌宮,為兩金比和,“兄弟同心”;臨下元六運,為當權(quán)司令,氣指八方;臨下元七運,雖“退位讓賢”,但亦可“傍城借主”。
總之,地理上納無形之氣的生氣,必須十分重視考察這些無形之氣的強弱吉兇。時間不同,氣之強弱吉兇不同;空間不同,氣之強弱吉兇同樣不同。
(二)掌握方位之氣的配置方法
方位之氣的配置,是指此處之氣必定與相關(guān)方位之氣具有互相聯(lián)系、互相促進、互相共振的關(guān)聯(lián)作用,稱為“同氣相求”。地理上的納氣,就是力求使此氣與彼氣相通,使生氣“抱團”,形成一條有力的“生氣鏈”。
方位之氣的配置方法,包括氣的相對性和相關(guān)性兩個方面。
1、方位之氣的相對性。它在八卦理論基礎(chǔ)上形成的周天360°分為廿四山的運算模型中,已經(jīng)排列得明明白白。
后天八卦為離南坎北、震東兌西、乾西北巽東南、艮東北坤西南。八卦八方,配以干支,則成八卦廿四山模型。坎卦壬子癸三山與離卦丙午丁三山相對;震卦甲卯乙三山與兌卦庚酉辛三山相對;乾卦戌乾亥三山與巽卦辰巽巳三山相對;艮卦丑艮寅三山與坤卦未坤申三山相對。
此八卦廿四山的相對性,實質(zhì)是氣的相對性。如建宅,立子山必為午向,立午山必為子向,其余類推。坐為陰,向為陽,陰陽見矣!山為陰,水為陽,雌雄見矣!
2、方位之氣的相關(guān)性。是指此氣與它氣具有某種規(guī)律性的聯(lián)系,其依據(jù)在于河圖、洛書與八卦廿四山的相關(guān)屬性。
在八卦廿四山中,又可以其位置的同類性而分為三大卦。如八卦廿四山中,居于卦之中爻的子午卯酉、乾巽艮坤,稱為父母,為天元卦;居于父母順位的癸丁乙辛、亥巳寅申,稱為順子,為人元卦;居于父母逆位的壬丙甲庚、戌辰丑未,稱為逆子,為地元卦。
三大卦中,凡同元者,如天元卦的八山之間、人元卦的八山之間、地元卦的八山之間,同樣具有“同氣相求”的關(guān)系。一氣立,其同元之氣則可助吉助兇!
河圖五行,一六為水、二七為火、三八為木、四九為金、五十為土,正謂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為朋、四九為友、五十同途。一、二、三、四、五為生數(shù),配以六、七、八、九、十成數(shù),則天一生水而地六成之,地二生火而天七成之,天三生木而地八成之,地四生金而天九成之,天五生土而地十成之。一生一成皆陰陽交媾之妙,二氣相交于同一五行之氣。
洛書九宮與后天八卦,確立了風水之用的坐標體系。坎卦三山為河圖之一水,乾卦三山為河圖之六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故坎卦三山與乾卦三山具有“方位之氣的相關(guān)性”。具體來說:壬為地元一,與戌為地元六,既合生成又同元;子為天元一,與乾為天元六,既合生成又同元;癸為人元一,與亥為人元六,既合生成又同元。因此,壬戌之氣相通,子乾之氣相通,癸亥之氣相通。其余離九三山與巽四三山,艮八三山與震三三山,兌七三山與坤二三山,可類推。
懂得了方位之氣的相對性與相關(guān)性的原理,也就懂得了方位之氣的配置方法,進而也就懂得了地理上納無形之氣的重要方法。如北京,從西北乾字來龍,水出東南巽口,此謂乾龍巽口。那么這樣的山水結(jié)構(gòu),要立何種朝向的線位呢?地理上納氣的一個重要法則是“龍要山收,水由向納”。那么,乾字之龍,用何“山”去收?依據(jù)“方位之氣的相對性與相關(guān)性”的配置原理,則應立子山,因子乾之氣相通,二者既合一六生成,合陰陽,又同元,均為天元卦,此為“龍要山收”也。立子山,必然午向(方位之氣的相對性),午為離九,與水口巽之四合四九生成,合陰陽,又為同元,均是天元卦,此為“水由向納”也。君不見古代北京城的建筑,多取子山午向的配置方法。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門、太和殿等均在中軸線上的子山午向,其中有至理存焉!
(三)熟悉流行之氣的運行規(guī)律
如上所述,無形之氣因時間、位置的不同,其“氣”之強弱吉兇迥然有別。
1、流行之氣的依據(jù)
在北斗九星基礎(chǔ)上形成的三元九運之“氣”,不僅有天文學依據(jù),而且符合《周易》先天八卦與后天八卦原理,更有無數(shù)事實可以佐證此三元九運之“氣”的客觀存在。
(1)從天文學上看。
天文學家發(fā)現(xiàn):地球自轉(zhuǎn)一周,產(chǎn)生一晝夜;
月球繞地球一周為一月,陰晴圓缺,潮漲潮落;
地球繞太陽一周為一年,春夏秋冬,周而復始;
木星繞太陽一周為12年,因木星之氣僅次于太陽,對地球影響巨大,故稱其為歲星,值年太歲由此而來;
木星與土星約20年交會一次,正合一個小運,此時地球上往往會發(fā)生一些重大的自然災難,人們的思想和行為也會出現(xiàn)某種明顯的異常變化;
土星、木星、水星交會周期為60年,正合一個甲子元運60年;
每隔180年,太陽系的九大行星就會同處于太陽的一側(cè),分布在一個小的扇面內(nèi),形成九大行星的大會合,天文學家稱其為“九星連珠”,正合三元九運的180年。
古人洞悉這一天機,通過大量的“仰觀俯察”以及經(jīng)驗總結(jié),揭示出了劃分時間的推算氣運流行規(guī)律的“三元九運體系”。
近代三元九運從1864年甲子年起算,為上元一運,以后每20年為一個小運,從2004年起,進入下元八運。
三元九運中,由北斗九星輪流掌管:
上元一運為天樞(貪狼)星掌管,為一白水氣管20年;
上元二運為天旋(巨門)星掌管,為二坤土氣管20年;
上元三運為天璣(祿存)星掌管,為三碧木氣管20年;
中元四運為天權(quán)(文曲)星掌管,為四綠木氣管20年;
中元五運為玉衡(廉貞)星掌管,為五黃土氣管20年;
中元六運為開陽(武曲)星掌管,為六白金氣管20年;
下元七運為瑤光(破軍)星掌管,為七赤金氣管20年;
下元八運為洞明(左輔)星掌管,為八白土氣管20年;
下元九運為隱元(右弼)星掌管,為九紫火氣管20年。
(2)從客觀事實看。
現(xiàn)代天文學已發(fā)現(xiàn),木、土這兩個最大的行星每相會一次,勢必對其他星球產(chǎn)生重大影響,地球也不例外。
近代的美國,凡在木土星交會前后就任的總統(tǒng),均在任期未滿前去世(僅里根受傷未死),這與三元九運之氣是否有關(guān),值得研究。
哈里森在1840年當選總統(tǒng),其時木星和土星在魔羯宮相會,其1841年在總統(tǒng)任上因肺病去世。
20年后,林肯于1860年當選總統(tǒng),其時木土兩星在處女宮相會,1864年再度當選,1865年被刺身亡。
20年后,加菲爾德在1880年當選總統(tǒng),其時木土兩星在金牛宮相會,1881年被刺而死。
20年后,麥金利在1900年當選總統(tǒng),其時木土兩星在魔羯宮相會,1901年被刺而死。
20年后,哈丁在1920年當選總統(tǒng),其時木土兩星在處女宮相會,他在1923年病死于任內(nèi)。
20年后,羅斯福在1940年第三度出任總統(tǒng),其時木土兩星在金牛宮相會,他于1944年第四度再當選為總統(tǒng),1945年在任上病死。
20年后,肯尼迪在1960年當選總統(tǒng),其時木土兩星在魔羯宮相會,他于1963年被刺身亡。
20年后,里根于1980年當選總統(tǒng),由于里根夫人南茜深信星象學,找了許多星象顧問,里根的一切生活習慣包括出行等,均由星象顧問安排,但還是在1981年3月30日中槍而受傷,幸而保住了生命,連任了兩任總統(tǒng)。
1940年羅斯福就任第三度總統(tǒng)時,他已知道了木土兩星交會將不利于他,于是他按星象學家的安排,把總統(tǒng)就職日由法定的3月4日改到1月20日,以為可以打破美國7月4日為獨立紀念日、四個月后的11月的第一個星期一為總統(tǒng)選舉日、四個月后的3月4日為總統(tǒng)就職日的“等邊三角效應”,但最終還是難逃此劫。
2、流行之氣的運用
懂得了三元氣運學說的原理,現(xiàn)在就來看看地理上納無形之氣的生氣,應該如何運用流行之氣了。
比如現(xiàn)在為下元八運,“八”為值運的司令官,威力最大。
從洛書基礎(chǔ)上產(chǎn)生的九宮八卦圖(圖3—6)可以看出:
五黃土在中宮,亦稱戊己土;六白金在乾宮,為西北;
七赤金在兌宮,為西方;八白土在艮宮,為東北;
九紫火在離宮,為南方;一白水在坎宮,為北方;
二黑土在坤宮,為西南;三碧木在震宮,為東方;
四綠木在巽宮,為東南。
大家需注意的是,這是永遠固定不變的死方位,故稱其為“地盤”或叫元旦盤。大家還知道,三元氣運說是指時間不斷流逝的,三元九運循環(huán)往復以至無窮。故只有在中元五運時,時運流轉(zhuǎn)盤才會與上面這個元旦盤相一致,其余八個運均不同。
比如現(xiàn)在是八運,“八氣”司權(quán)主運,八為值班司令。在三元九運中,每個小運20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氣各管20年,“輪流坐莊”。經(jīng)曰:“中五立極,臨制四方。”在元旦盤中,本來“五”為司令,但八運時,“八”與“五”位置對換,“八”代表“五”行使職權(quán),也只有“八氣”所到之處,才能催發(fā)“有形之氣”的生氣。也就是說,在挨星上,坐山向首要挨星得八,才能用后即發(fā)。地理上的“天心”,指此;“八卦只有一卦通”,指此;“直達取勝”,還是指此也!知乎此,地理上的流行之氣無余義矣!
因此,現(xiàn)在可以對地理如何納氣作一小結(jié)。
首先,要納生氣,避死氣。
傳統(tǒng)環(huán)境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是“氣”。表面看,地師相地在看山、水、建筑物和周邊環(huán)境這些“形”,但其秘密在于“因形察氣”,在捕捉有形之氣的“生氣”、無形之氣的“生氣”,在避開有形之氣的“死氣”、無形之氣的“死氣”或“煞氣”。
其次,要納有形之氣的生氣。
一是選址在有內(nèi)氣(地氣)的地方;二是選址在能發(fā)出生氣的有秀麗端圓之“形”的地方;三是同時又能吸納此生氣的山環(huán)水抱的地方。
再次,要納無形之氣的生氣。
一是要掌握無形之氣在方位干支上的配置方法,使所選之地的龍、山、向、水卦氣相通,使生氣能“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二是熟悉流行之氣的運行規(guī)律,捕捉流行之氣的“生氣”,使地理活動符合“時氣”的要求,以實現(xiàn)地理上“直達取勝”之目的。
把上面三者結(jié)合起來,使“生氣”“卦氣”與“時氣”相結(jié)合,綜合把握,互相配合,風水納氣之“秘”已“無秘”可言矣!請學者勿疏忽也!
(本文來自練力華領(lǐng)銜編著的《中國環(huán)境地理學》,編著組成員:練力華、張長青、羅錦添、施經(jīng)緯、郭漢謀、梁超、溫建平、劉站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