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國人造太陽發射?國外熱傳中國發射“太陽”,結果卻是超級烏龍

2022年1月10日,推特上一個名為AuxGod的賬戶發表一條推文稱中國的“人造太陽”將等離子氣體加熱到比太陽的溫度高5倍并堅持了17分鐘,創造性的世界紀錄,并且在推文中配了一個視頻!

真是人造太陽升空?

乍一看還真像那么回事,因為從頭到尾只看到一個初升太陽一樣的物體冉冉升起,周圍還有很多圍觀群眾發出的歡呼聲,如下動圖:

大家都能看出這應該是一個火箭發射現場,但也很容易把不太了解的朋友忽悠成是人造太陽發射也很正常,因為大家看到的確實是一個“人造太陽”發射現場,畢竟眼見為實,升上去的只有一個火球,不是嗎?

其實這還真的是火箭發射,從現場人們歡呼聲中就有“火箭發射了.....”的說話聲,在大量普通話背景聲中,那么發射地一定在中國,而且這里地勢平坦,那么只能是海南文昌的發射基地,根據近期火箭發射記錄以及發射時間初步估計,只有2021年12月23日長征七號甲遙三發射符合“要求”。

時間是18點12分,天色已暗,但尚未全黑,因此比較符合視頻中的黃昏的色調,不過大家應該有疑問了,既然是火箭發射,那么為什么會出現一個“人造太陽”的模樣呢?其實形成這樣的現象也比較簡單,需要有幾個條件:

1、天色要比較暗;

2、拍攝距離比較遠;

3、拍攝光圈要稍大;

只需滿足這三個條件,那么攝像機中間火焰就過曝了,根本就看不出火焰的形狀,而且也看不到火箭箭體的形狀,在CCD中只會留下一個光團,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冉冉升起的人造太陽,簡單的說,這就是純粹的光學效果導致的現象。

但是沒想到這個視頻居然會被國外朋友拿去忽悠小白,當然火箭發射對于我國來說已經成為家常便飯,但全球大多數國家想要發射自己的載荷到太空,能選擇的余地還是不大的,如果沒有去了解,或者忙于生計沒有關心科學科技的進步,那么大概率可能會遭遇這樣的“騙局”。

人造太陽:能被送上天嗎?

這可不是開玩笑,而是一個正兒八經的科學問題,因為前段時間中國確實實現了人造太陽的突破性進展:

2021年12月30日晚,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實現1056秒的長脈沖高參數等離子體運行,這是目前世界上托卡馬克裝置高溫等離子體運行的最長時間。

一般媒體都將EAST(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稱之為人造太陽,因此這個內容可以概括為“中國人造太陽運行時間突破千秒”,將兩個新聞結合起來看,你還別說,大媽們一定是信了,但相信各位都是接受過現代科學教育的朋友,所以問問各位,這人造太陽能被送上天嗎?送上天后能像太陽一樣發光嗎?

答案可能是肯定的,但至少現階段是實現不了的,而且就算送上去也無法發光,這可能要讓各位失望了,不過有一種核聚變裝置倒是可以做到像太陽一樣發光!如果要理解這個概念,那么要先來了解下核聚變的兩條路線:

磁約束核聚變路線

磁約束也有兩條路線,一種是托卡馬克類型,比如中國合肥的EAST和ITER(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另一種則是德國比較熱衷突破的仿星器,但從原理上來說兩者并無本質的區別,主要原理如下:

仿星器

核聚變指的是輕核聚變,一般現代核聚變裝置追求的都是氘氚聚變,因為氕氕聚變太難了,氘氘聚變也很難,只有氘氚容易點,如下原理圖:

它會聚變成氦四以及一個多余的中子,并且釋放出3.5eV的能量,盡管原理圖很容易,但實現很難,因此要將氘氚混合氣體加熱到極端極端高溫,比如上億度并且保持很久,讓氘氚原子核碰撞聚變,磁約束核聚變裝置就是實現這個的:

  • 1、具有一個超強的磁場,將極端高溫的等離子體約束在“空中”

  • 2、需要有一套效率極高的加熱裝置,將懸浮在“空中”的等離子體持續加熱并保持高溫

  • 3、需要將聚變后的熱量引導出來,加熱水形成蒸汽推動蒸汽輪機;

  • 4、需要阻擋住氘氚原子核聚變后飛散的多余中子,因為它不受磁場空氣會亂竄;

所以要實現核聚變很難,因為磁場不容易控制,加熱很難高效,特別是要長時間將等離子體控制不亂竄,這個難度實在是太高了,要不然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就在突破核聚變技術,怎么會到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十個年頭還沒啥眉目?

當然另一個阻擋大家腳步的是這個裝置成本實在是太高了,要超導線圈才能提供強磁場,這個成本比黃金還高,所有技術突破都要強大的基建工業為基礎,投入資金是億為單位,但它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一旦實現商業化,那么未來人類能源就將突破桎梏,進入“自由能源”時代。

慣性約束核聚變路線

這條技術路線比較好理解,簡單的說就是制造一個氘氚燃料包裹的小球,然后用超強激光轟擊它,比如美國的國家點火裝置NIF,有192束激光聚焦到中心燃料球上,高達180萬焦耳的強大能量注入將會瞬間“引爆”小球實現核聚變。

理想狀態下確實如此,但問題是一旦加熱,小球外殼蒸發形成“蒸汽”會影響后續繼續加熱效果,也就是說激光照不到里面了,在外面被吸收掉了,所以這個點火模式就不能用這種方式了,需要復雜的燃料球結構,工作實在是太難了,因為這些激光器就夠讓人瘋狂了。

不過有一個好處是,這個區域從理論上來看是可以開放的,特別是在太空,真空狀態下,開放這個點火,如果實現持續聚變燃燒,那么還真的能看到這個發光的核聚變裝置,當然這種模式也能將其改進為核聚變推進的火箭發動機。

只是到現在為止,無論哪種路線,實現起來總是那么一點,希望我國EAST給力一點,盡快實現突破性的進展,率先全球實現商業核聚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人造太陽”的技術含量如何?
中國“人造太陽”運行時間突破1000秒 創世界新紀錄
人造太陽又有了新進展!
中科院專家完全解密‘人造小太陽’
21世紀,中國人造太陽
1.2億攝氏度保持100秒,中國人造太陽領先世界,何時開始發電?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安市| 吉安县| 凤翔县| 邵阳县| 文安县| 军事| 荥阳市| 丰顺县| 双城市| 定边县| 鄂温| 宜阳县| 怀宁县| 马公市| 泰兴市| 隆尧县| 吕梁市| 聊城市| 田东县| 鄯善县| 黄大仙区| 大丰市| 海南省| 青铜峡市| 南昌市| 双柏县| 和顺县| 从化市| 错那县| 怀柔区| 锦州市| 宜黄县| 南乐县| 天门市| 华容县| 宁化县| 陵川县| 宁河县| 赤城县| 沿河| 康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