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博茨瓦納一頭擁有“最大象牙”的大象在該國與納米比亞的北部邊境被獵殺,并且獵殺者拍攝了獵殺過程與大象躺在地上的尸體一并被上傳到了社交媒體,引發了軒然大波!
為獵殺者所拍攝
日前在臉書上出現了一張讓人看著相當不自在的照片,一頭有著長長象牙的大象躺在地上,兩名男子則蹲在一旁笑盈盈地看著鏡頭,從現場照片來看,這頭有著“巨型”象牙的大象看上去非常“新鮮”,似乎剛剛死亡。
在非洲獵殺大象的事件時有發生,偷獵者殺死大象后直接“開膛破肚”,其實是將整個頭部切開,直接取走大象,現場之慘烈不忍目睹,盡管如此也沒有偷獵者囂張到在偷獵現場拍照還發到社交媒體上,因為偷獵者求財,不喜歡張揚,偷偷摸摸、速戰速決才是他們的操作方式。
但這次偷獵者為何如此囂張?調查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這是一名叫做Leon Kachelhoffer的“偷獵者”的合法獵殺過程,他為這次獵殺支付了5萬美元,合法的射殺了這頭擁有博茨瓦納“最大象牙”的大象。
據這名Leon Kachelhoffer在社交媒體上炫耀稱,這頭大象是他一槍擊斃的,而且Leon Kachelhoffer稱,他很委屈,這只是一次合法的狩獵過程,不知道為何會在社交媒體上引起大家的口誅筆伐,他聲稱:
Kachelhoffer laughed and said: 'That wasn't one of the things I was thinking about.'
He added: 'To be in a position to hunt a bull like that, it's an incredible privilege.
卡切霍夫笑著說:“這不是我想的事情之一。”(引起了大家的鄙視)
他補充道:“能夠像這樣獵殺一頭公牛,這是一種不可思議的特權。”。
Kachelhoffer的行為引起了大家的憤慨,同樣也受到了博茨瓦納前總統伊恩·卡馬(Ian Khama)的猛烈抨擊,伊恩·卡馬在臉書上貼出了這頭大象的照片,并且憤慨的說:
This was one of the largest if not the largest tusker in the country. An elephant that tour operators constantly tried to show tourists as an iconic attraction. Now it is dead.
這是該國最大的象牙的大象之一,很多到博茨瓦納旅游的民眾都會參觀這些大象,但它現在已經死了
據AfricaHunting.com給出的資料,這頭被Kachelhoffer獵殺的大象象牙重達100磅,另一頭被獵殺的大象象牙也高達90磅,其中前者是1996年以來博茨瓦納被獵殺的最大象牙的大象,獵殺區域是在NG13。
象牙1:重量48千克,長度 238.76厘米,周長49.5 厘米
象牙2:重量43.5千克,長度 223.52 厘米,周長 49.5 厘米
博茨瓦納擁有世界上波動最大的大象種群,因為非洲最大的內陸三角洲奧卡萬戈三角州就在博茨瓦納北部,大象會在納米比亞和博茨瓦納以及津巴布韋等之間遷徙,得益于此,博茨瓦納的旅游業非常發達,是全球動攝影愛好者的打卡地。
藍色區域就為奧卡萬戈三角洲,紅色為NG13區域
在博茨瓦納大約生活著12.6萬頭大象,占稀樹草原大象總數的1/3,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前總統伊恩·卡馬在2014年發布了禁止狩獵大象的禁令,此前在博茨瓦納,可以購買大象的狩獵許可,從而合法的獵殺大象,一度造成大象總數下降,卡馬總統禁止后,大象數量逐漸回升。
不過在2018年4月1日,卡馬總統下臺后這項政策有所松動,不過早在總統執政后期,一個政府委員會就認為該國大象數量過多,并建議通過解除狩獵的禁令并進行“定期但有限”的撲殺來“管理”大象數量。
博茨瓦納開放狩獵
另外該委員會還建議將殺死大象的肉制成罐頭并作為寵物食品銷售,大象有時會毀壞田地,因此取消狩獵禁令和定期撲殺可能是農村選民的熱門措施,也許這也是新總統競選時的重要策略。
結果當然是開放狩獵了,支持禁獵的前總統下臺后不到5天,博茨瓦納野生動物和國家公園局局長卡貝洛·森亞佐(Kabelo Senyatso)表示,2021年4月6日至9月21日的狩獵季節正在“按計劃”進行,外國獵人將被允許射殺287頭大象。
2019年的報價是一頭大象的狩獵價為4.3萬美元,當年博茨瓦納從大象狩獵季中獲得了270萬美元的收入,是禁止前最后一個獵殺季“銷售額”的兩倍,而且獵殺對象除了大象以外還有非洲野牛、鱷魚以及花豹。
西方民眾在非洲“合法屠殺”野生動物
參與獵殺的民眾除了博茨瓦納國內的富人,絕大部分都來自歐美國家,特別是美國一些“專業獵人”,其射殺效率很高,經常會“誤殺”其他野生動物,比如2019年就有一頭攜帶了科研項圈的大象被誤殺。
不過最著名的一次獵殺卻不是發生在博茨瓦納,而是在津巴布韋,2015年7月1日晚,著名的雄性非洲獅塞西爾被美國人沃爾特·帕爾默(Walter Palmer)獵殺,使用的是復合弓,塞西爾遇害時年僅13歲,帕爾默購買了狩獵許可證,所以并沒有被法律指控犯有任何罪行。
這頭雄獅是牛津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長期研究的對象,被獵殺后,這個研究小組多年來的心血白費了不說,更重要的是如此行為發生居然是合法的,帕爾默沒有遭到任何懲罰。
更令人擔心的是無論是禁止合法獵殺期間,偷獵卻一直沒有停止,有了合法獵殺的掩護,非法獵殺更容易得手,多個國際動物保護組織都呼吁博茨瓦納以及津巴布韋等恢復獵殺禁令,加強打擊偷獵者,但就目前趨勢而言,似乎根本就沒有效果。
對于博茨瓦納與津巴布韋地區的大象增加而恢復的獵殺措施,在非洲的其它地區卻面臨著大象數量銳減的局面,從1980年代開始,非洲象數量已經銳減30%,大量長著象牙的非洲象被偷獵,甚至戰爭期間成為合法獵殺對象,取下其象牙換取美元購買軍火,沒有人會為了保護大象放放棄戰爭。
美國家地理上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從1990年代以來,莫桑比克戈龍戈薩國家公園中象群的長象牙比例異常,此前只有2%~4%的雌性大象會出現無象牙現象,但在當地這個比例已經超過了51%,而且在此后出生的大象中有32%沒有象牙。
展開這項研究的Joyce Poole稱,這個現象與1990年代莫桑比克發生的內戰有關,大量長象牙的大象被獵殺作為購買軍火資金的來源,留下的無象牙基因直接有替代象群的趨勢發生,象牙對于大象來說很重要,用來剝樹皮、撬植株等日常尋找食物的常用工具,沒有象牙或者短象牙替代后象群的生存競爭力下降,不過與偷獵相比,這反而成了一種優勢。
另據國家地理的數據,從2007年到2014年,總共有14.4萬頭大象被殺,而博茨瓦納的象群總數也才12.6萬頭,非洲象面臨的困境就是人類的貪婪造成的,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大部分國家已經禁止了象牙貿易!
但是仍有東南亞以及一些欠發達地區的國家允許象牙貿易,更令人憤慨的是日本的象牙貿易還是合法的,各位如果去日本旅游的話搞不好還會被推銷,并且還會與你交流偷帶心得,各位千萬不要以身試法。
參考:
https://the-gist.org/2016/12/the-plight-of-the-tusked-elephant/
https://www.voanews.com/a/botswana-earns-2-7-million-from-elephant-hunting/6324550.html
https://www.rainforest-rescue.org/petitions/1172/botswana-reinstate-the-ban-on-elephant-hu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