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航空班機MH370是2014年3月8日前往北京的途中失蹤的,凌晨0:41分MH370從吉隆坡國際機場起飛,機上共載有239人,大部分為中國乘客,班機原定于6:30降落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但起飛不到一小時即在馬來西亞和越南空管交接海域失去聯系!
失蹤后馬來西亞官方展開了大規模的搜索,隨后根據獲取的信息,MH370的最后失蹤位置一改再改,從南海一直到印度洋,這已經和當初的航線一路向北已經南轅北轍,因此隨后在印度洋展開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搜索行動,但一無所獲!到2015年9月馬來西亞民航局確認航班失事!MH370航班失蹤的幾個標志性事件:
2015年7月29日,疑似大型客機的襟翼副翼在法屬留尼汪島被尋獲,經鑒定是MH370上的配件。
2018年5月29日,馬來西亞交通部宣布搜救工作停止,失事報告公布,確認班機曾經在人工控制下改變航向,但僅此而已!
MH370是史上唯一未能確定失事地點的航空器事故!
很多朋友都很好奇,現代通訊那么發達,定位系統可以將個人確定在十米以內,一架客機長達數十米,瞎子都能看到,為什么GPS還找不到?
其實我們必須要理解一點,在北斗定位系統出現以前,GPS都是單向定位的,也就是說我有一只手持軍用GPS定位系統,定位精度可以在10M以內甚至更高,但只有我自己才能知道我在哪里,比如我用微信將這個定位發給你,那么你也就知道了我在那里!但當我在一個荒蕪人煙,沒有手機信號的地方,那么很抱歉,這個定位不會再有第二個人知道。
現代所有客機都載有GPS定位系統,也有雷達自動應答機,因此客機飛行中的位置是由多個信號提供的,來自空管雷達,也可以來自應答機,也可以由機組提供位置信息的通訊信號,所以在正常情況下這些流程都沒有任何問題。
但通訊系統是可以關閉的,雷達的搜索受到地球曲率限制,也受到覆蓋范圍限制,因此當MH370從空管雷達上消失之后,只能從各地軍用雷達中搜索數據,這個數據是軍事機密,并不容易獲取!而另一個則是MH370轉向了茫茫的印度洋,周圍有效搜索范圍內并無雷達,也許數千公里外的迭戈加西亞美軍基地有遠程預警雷達可能有回波數據,但這要看美國人是否愿意給!
所以GPS并不知道MH370在哪里!
當然除了這個方法以外還有漫天飛的偵察衛星,那分辨率超高,比如1971年發射的KH-9衛星,地面分辨率小于0.3米,這可是七十年代的衛星哦,0.3米的衛星找個橫躺的人都沒問題,何況是一架大型客機,不過各位卻要了解一個事實,衛星的分辨率只表示它拍攝的照片極限分辨率,而這張照片中到底有沒有這架飛機,那很抱歉誰都不知道。而且如果讓KH-9衛星來一份印度洋地區0.3M分辨率的照片,那么足夠它忙活好一陣子了!
但問題是拍了照片就能找到了嗎?不一定!比如GOOGLE EARTH的照片分辨率很高,以至于有人從后院的池塘中發現幾十年前沉入水底的汽車,但這種衛星圖幾年都不會更新一次,拿它尋找最新失蹤的MH370?
另一個事實是MH370失蹤如果是淺海,那么從太空對地觀測會非常明顯,但假如在深海那么這一樣不可能,而印度洋平均水深超過3800米,沒有確定失蹤位置的搜索猶如大海撈針,而即使確定了搜索位置,殘骸的位置也會因為洋流運動的原因發生位置偏移。
衛星搜索對于大型物體的失蹤仍具現實意義,比如2014年3月26日,法國衛星提供的數據顯示澳大利亞海面漂浮的122件漂浮物疑似殘骸。
3月27日泰國空間局Thaichote衛星拍攝300件2-16米的漂浮物信息提供給了馬來西亞官方以備搜尋,但和法國衛星提供的漂浮物是否重復不確定,因為當地強風。
盡管這些目標后來被一一證實并不是MH370的殘骸,但這具有相當意義,比如在荒漠墜毀時大面積的衛星圖片可以過濾很多不必要的搜索區域,但海洋中會受到大量的外在因素影響,比如迫降水面并沒有大塊殘骸且已經下沉到深海時,衛星搜索幾乎就是兩眼一抹黑。
但很遺憾,無論衛星還是空中搜索,又或者水面搜索甚至水下搜索都一無所獲,隨著時間的推移MH370搜索會越來越困難,畢竟茫茫印度洋實在是太大了,在海底的殘骸不出數月就會成為海洋生物的天堂,幾年甚至可能成為新的珊瑚礁,幾十年可以覆蓋成水下一個礁石堆,甚至會因為水下塌方而被覆蓋。
法屬留尼汪島的殘骸明明白白告訴我們MH370已經墜毀,因此一些平行空間的猜測就可以排除了,但墜毀地在哪里,因為洋流實在非常復雜,沒有更多的殘骸來判定大致地點,沒有人能知道。馬來西亞官方也已經表態,MH370已經放棄搜索,2019年3月馬來西亞官方也表示如果有新的線索,即刻就會恢復對MH370的搜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