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月24日23點時許,在推遲了一天后,SpaceX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成功在卡納維拉爾角升空,把眾多衛星送上軌道。此次發射是SpcaeX第一次商業拼衛星任務,名為運輸者-1。
發射完后火箭成功把143枚衛星送入預定軌道,芯級火箭成功回收于駁船上。整流罩不太成功地回收在了船上,因為是打撈上來的。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任務打破了一個世界紀錄:一箭最多星。此前的世界紀錄是印度創下的104星。
在這有必要向大家科普一下一箭多星技術,很多人覺得衛星越多難度越大。其實也并不是這樣,一箭多星是有分別的。如果所有衛星都在一條軌道上,那難度只比普通發射高一點。因為這與普通發射的區別只在于,多載了一些衛星,火箭還是那樣釋放衛星。但是另一種一箭多星是,不同的衛星在不同的軌道。這就需要火箭擁有較強的變軌能力,可以把特定的衛星送到指定的軌道,而不是一次性全給釋放了。當然,即使是第二種一箭多星,也很少做到一個衛星一個軌道。像這次的SpcaeX一箭143星就是一條軌道,印度的104星同樣也是,所以并不是那么厲害。
眾所皆知獵鷹9號依靠其特有的回收復用技術,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發射成本,這是極具競爭力的。因此這使得同等級別的火箭市場份額減少了,比如歐洲最強的“阿麗亞娜5號”運載火箭,俄羅斯的“質子號”運載火箭和“聯盟號”運載火箭,美國其它企業的“德爾塔”系列火箭。
不過有一個缺點就是獵鷹9號是中型運載火箭,運載能力比長征7號高一些。如果是發射太小的微小型衛星那就是大炮打蚊子,得不償失。因此一些不太大衛星的客戶是不會富到去買供過于求的獵鷹9號,這給了其它的民營航天企業一些生機,因為它們的火箭大多是小型的。但是如今SpaceX毫不講武德地推出了“拼衛星”服務,簡單說就是眾多小衛星聚在一起發射,這樣就解決了“得不償失”的問題。
為什么說不講武德呢?本來獵鷹9號只是吃中大型衛星的市場,但是如今連小蝦都不放過,全盤通吃都不留給友商。本來民營航天企業的發展就已經難了,這下更是難上加難舉步為艱了。
火箭只是一種運輸工具,在安全性高的前提下,客戶當然是更喜歡低成本。因此獵鷹9號這種拼衛星服務極具競爭力,因為獵鷹9號做到了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還能低價運輸。
此次發射還創下另一個記錄:火箭發射最低報價。多低呢?每公斤是5000美元,這好像看上去也不便宜啊,但是你要知道許多火箭的報價每公斤都是過萬美元的。
恐怖之處在于,本來獵鷹9號通過回收復用技術就已經降低了很大的成本,而如今又進一步減低了成本。如果其它的民營航天企業想存活下去就必須比獵鷹9號的成本更低,可是這談何容易呢?
目前我國的民營航天企業剛開始起步,也還只能是做小型的固體運載火箭或者是液體運載火箭,運載的能力都還不超過500公斤,最多的也只是2020年星際榮耀公司發射的“谷神星1號”,運載能力是350公斤。固體火箭本來就是昂貴的,成本很難去降下來,即使降也降不多。因為固體火箭的燃料貴,而火箭中燃料部分又是占比最高的。發展液體火箭還需要一些時間,把液體火箭的成本降下來更是需要時間。
以前美國政府是通過禁令讓中國的航天吃不到“洋蛋糕”,現在不僅是禁令阻止,SpaceX這一出是讓航天企業有蛋糕都不吃到,他們要全盤通吃。
在性價比這點上,中國航天以前是非常有自信的。雖然美國有禁令在,但是中國航天的低成本還是吸引了一些外國訂單。不過現在SpaceX的出現,是超越了中國航天的存在。一個肯定的事實是,SpaceX吃下了不少本來屬于其它外國火箭的蛋糕。至于有沒有吃下原本屬于中國航天的蛋糕呢?我想是有的。
阿根廷一家世界性地理公司Satellogic就與SpaceX公司簽訂協議,SpaceX將成為Satellogic公司的首選發射服務商。阿根廷這家公司與咱有什么關系呢?沒錯,它以前是我們的客戶。2019年,該公司與中國航天長城公司簽訂了90顆遙感衛星的發射服務合同。
據長城公司與該公司的合同顯示,該公司90多顆遙感衛星將由長征6號發射,而長征6號就非常適合用來大批量發射小型以及微型衛星。未來長征6號同樣會開發出回收版本,但是市場還需要拭目以待。那么除了Satellogic公司,SpaceX還有沒有吃走了其它原本屬于中國航天的訂單呢?我想是有的。
其實不僅是SpaceX,美國其它航天公司同樣在研發回收型的火箭。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電子實驗室公司的“電子號”小型運載火箭。如果大家想拿中國的民營企業和SpaceX比的話,不防先和電子實驗室比。“電子號”火箭創造性的采用降落傘加直升機的回收方式。過程為一級火箭分離后拋出降落傘來減速,當火箭降落到半空中時去使用直升機勾回來著陸。其實這種方式效率更高,不過這種方式受限于直升機僅能支持小型運載火箭,但是我認為還是有前景的。
除了電子實驗室,另一家比較著名的就是維珍銀河和維珍軌道公司。維珍軌道公司降低發射成本的方法是,使用大型飛機來代替一級火箭。過程為先利用飛機把火箭升到高空,接著拋出火箭點火發射。
當然,未來到底是怎么樣還有待定。假如當SpaceX的價格與另一家公司差不多,但是另一家公司是使用一枚火箭專屬發射一個衛星時,如果是我我會選后者。因為如果你選了這家公司,那么我就是全場的焦點,這火箭是專屬我的衛星,我在宣傳上有更有底氣。如果是選SpaceX,那么多的衛星,我的衛星在哪,我的衛星算什么呢。
編輯——陳北航(讀讀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