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邊有什么樣的人,就會走什么樣的路。
這3個離孩子最近的人,決定了一個女孩的一生。
——鹿媽
大年初一,賈玲導演的電影《你好,李煥英》,笑倒了一片人,也看哭了一片人。穿越回1981年的賈玲,終于見證了媽媽的青春,也參與了媽媽有笑有淚的少女時代。電影一上映,便以豆瓣8.2分成為春節檔口碑第一的影片,賈玲又一次靠自己的喜劇才華和樂觀開朗的性格,圈了一大波粉。這個有著兩個甜甜的酒窩的女孩,似乎總能奇跡般給人帶來好感。然而,從一個籍籍無名的小女孩,一路成長為頗受喜愛的女演員,賈玲也曾經歷過許多不為人知的苦與難。縱觀賈玲的人生,她逆襲的背后,有三個離她最近的人,影響她最深。而成就一個女孩的一生,有時也只需要這三個人就夠了。父母的托舉
在那個貧苦的年代,學藝術無疑是一個看不見未來的選擇,但賈玲的父母從沒有阻攔過她。盡管生活艱難,他們依然為女兒請來了教表演的專業老師。在她第一次報考北電失利時,父母不僅默默支持她來年再考,甚至一次次低聲下氣找親朋好友借錢,只為湊足女兒的學費。電影《你好,李煥英》,就是賈玲根據自己親身經歷改編而成。那是有些遙遠的2001年,賈玲剛滿19歲,她終于如愿考進了中央戲劇學院的相聲專業。父母為了給賈玲攢學費,連過年都沒怎么休息,就匆匆趕往村里,幫其他農戶拉稻草賺錢。父親開著小翻斗車,母親就坐在稻草堆上,誰知道稻草摞得太高,車翻了。當她匆忙趕回家時,母親已經在殯儀館,她甚至沒來得及見母親最后一面。作為導演的賈玲,正看著監視器指導拍攝,屏幕里是“年輕的媽媽”在割水稻。為了支持她學表演,為了能讓她北漂的生活不那么辛苦,父母偷偷在背后付出了多少汗水,又默默忍受了多少辛勞。這條充滿坎坷的成名路背后,其實藏著的,是父母對女兒不為人知的付出。他們每天都帶著女兒做各種看起來不可能的訓練,帶著她游歷世界。小小的徐瑞陽,在爸爸的背上,就這么走過了近20個國家。也是在游歷世界的過程中,她愛上了外語,最后如愿以607分的高分考入四川外國語大學。作家劉娜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寫出了那些有父母守護的女孩們的心聲:“我之所以成為我,是有人給我托底,給我的生命涂下一抹又一抹底色。”
無疑,一直有父母托底的賈玲和徐瑞陽,是幸福的。
她們的父母,用自己最寬厚的肩膀,為她們造就一雙可以高飛的翅膀。讓原本弱小無助的女孩,能夠勇敢地在這個殘酷的人世間,披荊斬棘,乘風破浪。血濃于水的手足
2001年,賈玲考取了中央戲劇學院的同時,24歲的姐姐賈丹,也成功考上了中國傳媒大學。為了讓妹妹安心實現自己的藝術夢,姐姐偷偷撕毀了自己的錄取通知書,將上大學的機會讓給了賈玲。賈玲看到姐姐這樣委屈自己,一連哭了好幾天,可姐姐卻反而安慰她說:“你安心去上學,這樣我和爸媽的錢就能供你上大學了。”尚且年輕的姐姐,一邊照顧生病的父親,擔負起全家人的開銷,還要每月給賈玲寄生活費。一個月800元的工資,每個月省吃儉用,也要給妹妹寄500元。為了給妹妹省下學雜費,姐姐結婚時都沒有好好操辦婚禮。簡簡單單的“裸婚”,就解決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每每談及這段經歷,賈玲都覺得自己欠了姐姐一生都還不清的“債”。這世上,除了父母之外,還有一個人在真真切切,奮不顧身地愛著她。曾看過一部令人淚目的泰國短片《你有沒有想要擺脫的人》。但妹妹酗酒、早戀、化濃妝、蹦迪鬼混,跟乖巧的姐姐根本是兩路人。姐姐曾經很不喜歡自己的妹妹,希望她永遠消失,甚至去死。也是在那時,曾經一度被認為是累贅的人,卻成了姐姐唯一的依靠,更是承擔起了家里的一切,成了她最大的精神支柱。原本總是不著家的妹妹,改掉了所有的壞習慣,一心照顧姐姐的生活起居,陪著她,形影不離。一次次的化療,讓姐姐原本美麗的頭發,迅速掉光,只能每天帶著帽子遮掩,充滿了痛苦和自卑。她偷偷剪掉了自己的長發,做成一頂假發送給姐姐,只為讓姐姐再次擁有一頭美麗的秀發。你看,當生活中的意外來臨時,我們才會明白,一個相互扶持的手足,對于女孩而言到底有多么重要。那些被兄弟姐妹的愛所包圍的女孩,都擁有了最牢不可破的鎧甲,和最堅實的后盾。無論未來會經歷多少生活的磨難,遇到多少人生的逆境,她們都會有迎難而上的果敢,和重頭再來的勇氣。因為她們的身后,站著血濃于水的手足至親,相伴一生,不離不棄。引路的老師
在賈玲的喜劇生涯中,還有一個對她意義深遠的人,那就是她的老師——馮鞏。為了省錢,一個姑娘家住在不到10平方米的地下室,每日不見陽光。姐姐不忍心她這么受苦,于是幫她在老家找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希望她回家。“賈玲沒地方住,我可以幫忙安排。幾口飯我還是管得起的,放心吧,餓不著這孩子。”
為了緩解賈玲的經濟壓力,馮鞏經常帶著她四處跑場子,多露面,多攢經驗,多賺錢。“他說,我先給你掙一年的房租好吧,結果帶我掙了十年的。”
言語之中,充滿了感激。
擔心賈玲紅了會走歪路的馮鞏,幾年來一直默默關注和督促賈玲:在事業上給予她最衷心的建議和指點,在生活中給予最溫暖的幫助和依靠。“如果不是因為遇到了師傅馮鞏,或許現在的她還是一位默默無名的相聲演員,或者是一個白領,而不是現在的喜劇屆大姐大。”
深以為然。
還記得,曾在倫敦奧運會奪得游泳雙冠軍的葉詩文,和在里約奧運會拿下游泳冠軍的“洪荒少女”傅園慧嗎?她們有一位共同的教練,也是她們游泳生涯的恩師:中國國家游泳隊副總教練,徐國義。為了讓葉詩文提高綜合素養,徐國義一直鼓勵她多看書、多學習,今后多一條路。當傅園慧因為一句“洪荒之力”火遍全網時,他還特意敲打自己的學生:“這些受追捧的熱鬧場面都是一時的,做運動員的本分一定是回歸訓練場和賽場,只有在你的本職工作上出了成績才會受到關注,否則只能泯然眾人。”
一個好老師,能拔高學生的眼界,給她信心,助她圓夢, 并徹底改變她的人生軌跡。那個給女孩引路的恩師,點亮了她們的夢想,并帶領她們走向光明的未來。賈玲終于還是變成了自己口中那個,“被好多人喜歡的喜劇演員”,也演繹了一個平凡女孩逆襲的人生。“生命中的全部偶然,其實都是命中注定,是為宿命。”
每一個外人眼中陽光優秀的女孩,必然少不了身邊親近之人的影響和鍛造。
這世間每一個平凡的女孩,其實都可以擁有一個獨一無二的不凡人生。歸根究底,看的是她們身后,有沒有奮力托舉的父母,永遠依靠的手足和一路指引的老師。那些一路帶上愛與支持的女孩,無論走得多遠多累,只要一回頭,便會有殷切的目光和溫暖的懷抱,以及可以穩穩接住她們的歸途。*本文系女兒派原創。我家有女兒,有女萬事足。百萬父母關注的育兒平臺。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