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為什么叫夏朝,唐朝為什么叫唐朝,你知道嗎?
中國的封建王朝歷經幾千年,朝代更迭不斷,你有沒有想過,這些朝代名是誰起的?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唐宋元明清,王朝至此完',這首《中國歷史朝代歌》我們大家都很熟悉。但你有沒有想過,夏朝為什么叫夏朝?唐朝為什么叫唐朝?這些朝代名是后人起的,還是開國的時候就有?這一連串的問題,有待我們一一解開。
一般來說,確立國號是開國者要做的一項最基本的工作,就像我們現在開公司一樣,創始人要創辦一個公司,首先要給這個公司起個名字,然后想清楚公司要干些什么業務,等等等等的。
夏朝
關于夏朝名稱的由來,說法很多,其中較為可信的有以下兩種:
據記載夏朝是由十二個氏族組成的部落,這十二個部落各有自己的姓氏,而以'夏后氏'為首,因此夏朝就以'夏'為部落名號。
還有一種說法是夏朝的建立者大禹在陽翟受封,被人稱為'夏伯',所以其部落名就叫'夏'。
夏朝的建立者大禹雕像
商朝
商的始祖契受封于商地(今河南商丘一帶),因此就以'商'來命名其部落。商湯滅夏后,建立王朝,以'商'為國號。后來,盤庚遷都到殷地,因此商朝又被稱作'殷商'。
周朝
周部落的始祖古公亶父率眾遷于周原居住。周武王滅殷后,就以'周'為部落名。
周朝建立之初,定都于鎬,后遷都于洛邑,洛邑在鎬的東邊,因此以此為界,把周王朝分為'西周'和'東周'。
秦朝
據《史記》記載,秦始皇的先祖因給周王養馬有功而被封于秦地。后來,秦襄公因有功于周王室,而被封為諸侯,'秦'成為諸侯國名。秦始皇統一六國后,沿用'秦'為國號。
漢朝
劉邦本是漢王,劉邦擊敗項羽,建立王朝后,定國號為'漢'。漢朝建立之初,都城在長安,后遷都洛陽,故有'西漢' '東漢'之分。
漢朝的建立者劉邦曾是漢王
魏
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漢獻帝曾封其為'魏王'。曹操死后,他的兒子曹丕稱帝,國號為'魏',歷史上又稱''曹魏'。
蜀
蜀地是劉備的政權所在地,因此稱其政權為'蜀',歷史上又稱'蜀漢',指的是東漢王朝的繼續。
吳
孫權曾被封為'吳王',故又稱'孫吳',又因孫權的政權所在地在東邊,故又稱'東吳'。
晉
司馬昭曾受封'晉公',后來,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逼迫魏元帝禪位,建立政權,國號為'晉'。公元317年,司馬睿在建康稱帝,晉朝的政治中心東移,史學家以此為界,把晉朝分為'西晉'和'東晉'。
隋
楊堅的父親楊忠曾被封為'隨國公',父親死后,楊堅襲爵。后楊堅建立王朝,以'隨'為國號。后楊堅又認為'隨'為國號名不吉利,有走的意思,便改名為'隋'。
唐
唐朝的開國皇帝李淵乃貴族子弟,他的爵位為'唐國公',李淵父子在太原起兵反隋,后建立王朝,定國號為'唐'。
唐朝開國皇帝李淵曾是唐國公
宋
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本為歸德節度使,其駐地在宋州(今河南商丘)。陳橋兵變后,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了統一的王朝,定國號為'宋'。
元
公元1271年,忽必烈稱帝,定國號為'大元',取自《易經·乾篇》中'大哉乾元,萬物資始'這句話。
明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為何要定國號為'明',這個也是有爭議的。
一種說法認為與宗教有關,朱元璋出身于明教,他手下也有一部分明教徒,所以以'明'作國號。
還有一種說法是,根據五行學說,元朝的政權在北方,屬水,而朱元璋定都南京,政權在南方。想要以南方之陽來克北方之陰,所以以'明'為國號,暗含'陽' 之意。
清
北宋時,女真族建立金國政權,后逐漸衰落。公元1616年,女真族的首領努爾哈赤重振金國,建立后金政權。20年后,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大清',史稱'清朝'。
皇太極稱帝后改國號為'大清'
總結起來,中國歷史上的朝代名稱的由來大致分為四種:1.來源于創建者或其先祖的封地名,比如說夏朝、商朝等。2.來源于創建者或其先祖的爵位名,比如唐朝、晉朝等。3.來源于創建者或其先祖的居住地名,比如說周朝、三國中的蜀漢政權等。4.來源于創建者本人的某種意愿,比如說元朝、明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