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滸傳》當中,三拳打死鎮關西的魯提轄在鬧出人命之后,只得選擇跑路,在走了一個多月后,最終到達了代北雁門縣。
而非常巧的是,先前被他搭救的金翠蓮父女二人,也正好在這里,而且重獲自由的金翠蓮還重操舊業,成了七寶村趙員外的二奶。
他鄉遇故知,這使得一時無處可去的魯提轄,終于暫時有了一處可以喝酒、吃肉的地方。
然而魯達屁股還沒坐穩,包了金翠蓮的那位趙員外便帶了一票小弟前來打“奸夫”。
雖說后來金老漢出去跟趙員外講清楚了,這是場誤會,但趙員外依然選擇當晚留下來,為的就是一個“不放心”。
趙員外不放心,確實可以理解。
首先魯提轄打死人跑路,金家父女一路逃亡,雙方如果先前沒有什么約定暗示的話,想要碰見,在古代,實在是個奇跡,因此趙員外心里肯定犯嘀咕。
其次魯提轄是個血氣方剛、尚未娶妻的漢子,當初為了自己的女人打抱不平,還將這女人的前夫給打死了,身上背有人命案。
而自己剛納的這個女人在見到對方之后,盛裝相迎倒還可以理解,但你濃妝艷抹是啥意思呢?
怎么看,這倆人,都讓人有些放心不下。
不得半里到門首,只見老兒揭起簾子,叫道:“我兒,大恩人在此。”那女孩兒濃妝艷裹。從里面出來,請魯達居中坐了。
第二天天一亮,趙員外就對魯達說,這里不穩便,不安全,你呀跟我去我那莊子上,那兒安全。
次日天明,趙員外道:“此處恐不穩便,欲請提轄到敝莊住幾時。”
魯達問道:“貴莊在何處?”
員外道:“離此間十里多路,地名七寶村,便是。”
乍一聽,沒毛病,這個趙員外人家確實古道熱腸,但仔細一想,金翠蓮這里和七寶村到底到底哪里更安全呢?
金翠蓮是趙員外包的外室,外室住的地方一般比較清凈、隱秘,便于私會,附近來往的人也不多,這種地方相對來說其實適合躲避風頭。
而趙員外的七寶村,首先是村落之中人多眼雜,其次村里面大家彼此都很熟悉,猛地進一個外人,立即就能傳遍整個村。
因此進七寶村,反而不如呆在金翠蓮這里安全。
可能有人會說,你這是多慮了吧?畢竟魯智深剛進金翠蓮的房里,趙員外就能夠派人來了,說明金翠蓮這里,也不安全呀?
這其實恰恰正說明趙員外這個人與金翠蓮之間欲多于情,這個人多疑,控制欲很強。
他在納了千嬌百媚的金翠蓮之后,依舊不放心,在外面布下眼線,專門防著金翠蓮背地勾漢子,要不然怎么可能魯達酒還沒喝幾口,就被人趕來抓奸呢?
金、趙兩人的關系細思下來,實在是令人有些發寒,二婚的男女感情,確實傷不起呀!
但魯達是個粗人,他想都沒想,就同意了。
這樣,趙員外便遂了支開兩人的心,在其心里,這個魯達,自然是離金翠蓮越遠越好。
趙員外攜住魯達的手,直至草堂上,分賓而坐;一面叫殺羊置酒相待,晚間收拾客房安歇。
次日又備酒食管待。
入了七寶村之后,趙員外的招待那叫一個熱情,天天殺羊置酒,好吃好喝招待,非常客氣,而且一連六七天都是如此。
一般來講,真想留人長期住的話,主人待客之道是細水長流,而這種鮮花烹油般的好客,明顯就是,主人好客到讓客人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不得不走。
但魯達是個神經大條,繼續賴著,沒有想走的意思,這可就讓趙員外愁了,怎么辦?
讓他走,而且還得讓他不再惦記著金翠蓮,莫過于讓魯達出家為僧,從距離、名義上斷絕男女之間曖昧的可能。
忽一日,兩個正在書院里閑坐說話,只見金老急急奔來莊上,逕到書院里見了趙員外并魯提轄;見沒人,便對魯達道:“恩人,不是老漢多心。是恩人前日老漢請在樓上吃酒,員外誤聽人報,引領莊客來鬧了街坊,后卻散了。人都有些疑心,說開去,昨日有三四個做公的來鄰舍街坊打聽得緊,只怕要來村里緝捕恩人。倘或有些疏失,如之奈何?”
于是便出現了后來金家老父趕來說自家附近有人在調查魯達的事情。魯達緊張想走,而趙員外立即說,走是肯定的,但我有一個好去處,能夠罩得住你,你去寺院,那里安全。
那么,魯達真的被發現了嗎?從后面情況來看,魯達下山打武器、到酒館吃肉,都沒再提及通緝他的告示,說明上次金家老父說的真實性,很有問題。
這件事其實很好操作,要么趙員外威脅金老父,讓其說謊,畢竟金家父女如今要靠他來生活,不信他不聽話。
要么找幾個小弟,去金家父女門口晃悠假裝調查就是,唬得金家父女以為魯達在這里真的被人發現了。畢竟趙員外是當地的地頭蛇,想要辦這件事,確實很容易。
就這樣,魯達在驚慌失措中,答應了趙員外出家的事情,跟著趙員外上了五臺山的文殊院。
那么到了文殊院之后,就清凈、安全了嗎?
至少趙員外不是這么想的。這也只是第一站罷了,最終他還得送這位遠離此地,而且讓這位終身不好意思回來,當然這個任務就要交給自己的好哥們——文殊院的智真長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