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六 家族聯姻
在高平陵之變后,皇權后權宗親并衰,將權被司馬氏收入囊中,唯一阻擋的就是五權重的最后一個相權,即公卿大臣世家大族。所以聯姻成為了拉攏的強力手段,表象上看過去就是政治需要,實際上則是同一個世界需要的門當戶對。
長子司馬師首娶了夏侯家女兒,后面沒辦法得攤牌殺妻。第二任娶了太子四友吳質的女兒,第三人娶了世代高官的大族泰山羊氏。次子司馬昭娶了東海大族司徒王朗孫女,中領軍王肅的女兒。三子司馬干娶了太尉滿寵之女。和伏夫人生的司馬柚娶了征東大將軍諸葛誕之女。女兒南陽公主嫁給了潁川荀氏荀彧的孫,也是曹操的外孫。女兒高陸公主嫁給了鎮南大將軍杜預,滅吳的功臣。
經過這一輪的花式聯姻,無論是新貴還是舊臣,都被司馬家族綁在了戰車上,成為了控制曹魏的盟友力量。除了聯姻還有提拔,不只是各類世家子弟,就連寒族的鄧艾也沒忘記。盡管后面又陳泰不合作,諸葛誕等淮南三叛,但都無法阻止司馬代曹的趨勢。
七 家族教育
司馬懿的兩個看家技能:隱忍和偽裝。其中隱忍則是父親司馬防嚴格家教的體現:長輩不發話,兒子不敢隨便進屋或落座;父親不問事,兒子不敢隨便談。熟讀歷史的司馬防,深諳政治斗爭的殘酷和豪門的興衰。所以家庭教育,是讓后代學會在亂世中潛伏下來,隱忍不發低調行事,保全自己的同時,更是為了保全家族。
司馬家族的教育方法:
1 沉浸教育,養成習慣。
除了司馬防嚴格的家教,養成了堅韌沉著冷靜外。司馬朗在亂世下也親自教育孩子,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重視教育,不能因為天災人禍而改變。任憑因風起,穩坐釣魚臺。教育更多需要的是指導不是指責,是示范而不是口傳,從而達到潛移默化的境地。
2 體驗教育,提升核心能力
司馬懿多年閑賦在家,愛惜書籍博覽群書,并能結合當下的形勢,還給兒子們講解。多次出征在外還都帶著兒子,一起長長見識體驗軍中的無情,掌權后還把危險的偵查任務交給司馬昭,去看看街亭安營扎寨的情況。把最精銳的死士交給司馬師去培養。
高人待出低徒弟,勤媽帶出懶閨女。這種結果的造成,多數就是缺少展示的機會和實際操作能力。我們得有授權的勇氣,允許犯錯誤,犯錯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當然光犯錯后得指出改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母愛教育,培養性格
三字經說:養不教父之過。這里的父狹義上指的是父親這一族,但廣義上還包括母親這一族,只不過更多的是,父親負責大的事業方面,母親負責小的生養生活方面。當然也不排除有強勢的母親,如司馬懿的妻子張春華就堅毅心狠和敢作敢當。
為了不讓朝廷發現仲達的裝病,果斷的殺死了婢女,自己親力親為了家族的生活起居。在被冷落后,兩個兒子居然能陪她一起絕食,來對抗父親的輕視,從而挽回了婚姻。有多少晚輩或女人能做到呢,這都是教育耳濡目染的結果。
八 司馬家族的朋友圈
1 陳留高氏家族:高干高柔
高干是袁紹的外甥,擔任并州刺史。投靠曹操后又叛變被曹操所殺,作為高干的侄兒高柔,雖然沒變牽連當官了,但和曹家是有家仇的,所以很容易就被司馬懿拉入了聯盟陣營。之后在高平陵事件中起了重大作用,從而后面進位三公,拜將封侯了。
2 泰山羊氏家族:羊祜
前面司馬師第三夫人聯姻了羊祜姐姐,但羊祜娶了夏侯霸之女,兩派都結親了,保持了中立態度,進而沒有卷入高平陵事件。之后司馬昭當政,大力提拔羊祜,成功阻擋了東吳的進攻。并且跟敵人陸抗有了君子之交的美名。舉薦了滅吳功臣杜預王睿。
3 東海王氏家族:王朗王肅
三國演義中被諸葛亮罵死的王朗就是他,可惜的是那只是演義,歷史上他沒上過戰場。他是師從太尉楊賜的經學大家,避難到會稽當太守,被孫策占領后受曹操征召回朝廷。看到漢室衰亡和曹氏的衰落后,加上兒子王肅跟司馬氏聯姻了,繼而轉投司馬陣營。
4 太原郭氏家族:郭淮
太原郭氏為當地望族,家族中祖父當過大司農和父親當太守的。夏侯淵戰敗后,因為舉薦張郃穩住局勢有功,進而成為了僅次于曹真的雍涼軍中二把手,多次抵擋住蜀漢的進攻,進而成為了司馬懿拉攏的對象,后面也寬恕了王陵淮南一叛的姻親連坐之罪。
5 河東賈氏家族:賈逵賈充賈南風
賈逵用大義,成功嚇退了曹彰的進城祭祀曹操大軍,進而受到曹丕的恩寵。曹休為周舫詐敗所誘,埋怨賈逵的支援太遲,雙方互相彈劾而關系緊張,從而轉投司馬陣營。賈逵中年得子賈充,賈充成功的幫助司馬昭殺魏帝,背黑鍋后受到重用。
賈充的二女成功得跟司馬家兩度聯姻:分別嫁給了齊王司馬攸和晉惠帝司馬衷。司馬衷即位后,賈南風禍亂朝綱,謀害太子和太傅楊駿,還荒淫無道,成為了八王之亂的誘因。后來被趙王司馬倫所殺。
6 河東衛氏家族:衛瓘
曹爽專政時,這些世家子弟受到排擠,進而轉投司馬家。能力得到肯定和賞識后,被升為九卿之一的廷尉,負責邢獄。后隨鐘會的伐蜀大軍中擔任監軍,周旋于各方,最后成為了司馬氏的清道夫——用計謀膽量弄死了,漢末三大英雄姜維鄧艾鐘會。
真的是一個好漢三個幫,沒有這些世家大族的幫助,光憑司馬家族一家確實很難,直到東晉成為了士族大家的王朝,后面皇族就開始有意打壓士族,直到軍閥的崛起。
本章參考文獻
1 百度百科 2 列族的紛爭 3 跟司馬懿學管理
——寫于2019/5/27~5-10點
作者簡介:我是浪子曾兄,一個金融民工,致力于格物致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