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中年階段,此時身體的健康程度會下降許多,因為身體衰老的過程中器官功能也會下降。此時如果沒有采取合理的方式來延緩機體衰老,容易感覺到力不從心,而且很多年輕時可以進行的運動都無法再進行了,容易感覺到胸悶乏力,這些都是身體衰老的特征表現。那么,50歲之后堅持做哪些活動,可以有效促進骨骼健康呢?
50歲之后堅持做哪些活動,可以有效促進骨骼健康呢?
1、散步
50歲之后可以多在飯后散步,是有效促進身體健康的方式。因為人在飯后一般肚子處于飽脹狀態,如果此時散散步,對消化能力提高有利,可以降低胃部疾病的患病率。另外,散步的運動量對于50歲后的中老年人來說相當充足了,可以鍛煉腿腳關節和骨骼,提高其靈活度以及韌度,這樣人的骨骼才不容易變脆。
2、慢跑
50歲之后如果可以堅持慢跑,同樣對身體健康有益。慢跑屬于中等強度的運動,而堅持慢跑運動可以有效提高心肺功能,鍛煉心肌收縮能力,這樣心臟功能提高了,身體需要的營養物質才能夠及時提供,從而促進身體健康。在慢跑過程中,同樣可以鍛煉到身體的肌肉力量,同時讓關節或者骨骼靈活度升高。
3、平板支撐
到了50歲之后如果可以堅持做平板支撐,那么對其身體健康好處頗多。因為平板支撐需要依靠全身力量讓身體保持一條直線,在幾分鐘的平板支撐中,消耗的能量非常多,而且對骨骼健康也有好處,因此50歲之后可以適當進行平板支撐。
4、游泳
游泳是一項有益身心健康的運動,在游泳的過程中,可以鍛煉到全身的肌肉以及骨骼,而且有水的浮力作用,關節或者骨骼受損傷的概率相對降低。因此想要促進身體健康,同時提高肺活量的人,可以適當進行游泳運動,提高身體機能。
5、原地踏步
50歲之后的中老年人,可以每天適當進行原地踏步的運動,原地踏步貌似沒有什么運動量,但是卻可以活動關節和骨骼,同時促進下肢血液循環。血液循環得到改善,此時局部需要的氧氣、血液等及時提供,可以有效促進局部健康,防止骨頭變脆。
有上述內容可知,50歲之后,適當做一些運動,例如散步、慢跑、平板支撐、游泳等,可以促進骨骼健康,對身體有一定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