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是飲食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品,也是促進人體正常代謝必不可少的營養元之一。可市面上鹽的種類很多:加碘鹽、無碘鹽、加鈣鹽…價格相差也很大,有售價為2元的、也有售價高達90元。每次挑選鹽的時候都要糾結好半天,這么多食用鹽,到底該怎么選? 加碘鹽 市面上最常見、食用最廣泛的鹽就是加碘鹽了,為了防止碘缺乏病,便在普通的食鹽中加入了一定劑量的碘化鉀,也就是俗稱的碘鹽。 ◆加碘鹽適合大多數人食用,特別是長期生活在缺典的地區(遠離海洋的內陸山區),更是要主動食用加碘鹽。 ◆但生活在高碘地區(如沿海地區)的人,以及甲亢、甲狀腺炎等患者,就不適合吃加碘鹽。 無碘鹽 無碘鹽就是食鹽中不再額外添加碘化鉀。 ◆生活在沿海地區,海產品豐富,并不缺碘的,可以適量食用無碘鹽。 ◆本身患有甲亢、甲狀腺炎等因為疾病需要限制碘攝入的人群,日常就可以選擇吃無碘鹽。 低鈉鹽 低鈉鹽就是將家碘鹽中的一部分鈉,用氯化鉀代替了,有的還添加了氯化鎂。 哪些人適宜吃? 對于高血壓、心臟病、心腦血管疾病、普通中老年人等人群來說,它是有助于健康。因為,鉀具有擴張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尿鈉排泄,抵抗高鈉升壓的作用。另一方面,低鈉鹽可以減少鈉離子的攝入,從而降低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的發病率。 腎臟功能不全者、高血鉀癥患者等人群不適宜食用“低鈉高鉀鹽”。因為當人體腎功能下降時,其排泄鉀的能力也會隨之下降。長期食用低鈉鹽,鉀不易排出,就會引發高血鉀癥。嚴重時,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危及生命,導致心臟跳動減緩,出現心臟驟停等現象。 玫瑰鹽 玫瑰鹽是近幾年來市面上很火的一款鹽,商家宣傳號稱含有84種微量元素和天然礦物質,高鐵、高鈣、低鈉,不添加抗結劑等,而玫瑰鹽之所以呈粉紅色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含鐵量比較高, 營養鹽 如加鈣鹽、加鐵鹽、加硒鹽等。就是在加碘鹽的基礎上額外添加礦物質或微量元素。 風味鹽 如竹鹽、菇鹽等,就是在鹽的基礎上,添加了更多獨特的風味,比如竹鹽就是將天然海鹽放入新鮮竹子里多次高溫烤制而成。 地區鹽 比如海鹽、湖鹽、井鹽、巖鹽等,這些只是鹽的來源不同,里面的主要還是氯化鈉,營養價值上并沒有什么區別。
重點
高價鹽,都只是在普通鹽的基礎上,額外再添加某些微量元素或者制作上、來源上有所不同,但是所有鹽的主要成分還是氯化鈉。
即使額外添加了營養元素,人體真吸收到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高價鹽并不就代表高營養,二者并無太大的差別。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普通的加碘鹽就可以了,不適合低鈉鹽或加碘鹽的特殊人群,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購買適合自己的鹽。
不超量
按《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的鹽攝入量應不超過 6 克。一個啤酒瓶蓋,去掉軟膠后,平平地裝滿一瓶蓋,大約就是6克的量了。
小心食物中的藏鹽大戶
要避免攝入過量的鹽,除了要控制食用鹽的量外,還要減少食品中的“藏鹽大戶”:
◆調味品:醬油、料酒、番茄醬、海鮮醬、豆瓣醬、蠔油、味精、雞精、大豆醬等;
◆腌制品:腌肉、臘肉、酸菜、泡菜、咸鴨蛋等;
◆甜品:各種冰淇淋、面包、蛋糕、餅干等;
◆其他:炸雞、漢堡、薯條、方便面、薯片、香腸、瓜子、話梅、花生等。
改變烹調方式
如果烹飪時早早地放鹽,不僅會破壞鹽營養結構,這樣鹽還都會滲入食物里面,不覺中就有可能多放鹽,等起鍋時放鹽,鹽還在菜的表面和湯汁中,這樣既能起到調味的作用,又可以少攝入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