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時期是個特殊的人生階段,每每提及中年這個詞的時候,一些讀者總是發出莫名的感嘆,我們不僅僅要面臨身體機能的衰落,還要面對情感和精神上的雙重壓力。
“婚姻冷漠期”多發生在中年夫妻的婚姻關系里,二者的關系開始變得淡漠,彼此之間的溝通變少,相互之間的親密感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逃避和矛盾。
如果說對于中年男性來說,在事業上還能找尋屬于他們的戰場和快樂的話。
那么對于絕大多數的中年女性而言,婚姻則是她們的全部,因為在情感需求方面,女人本身就要大于男人,所以通常女人的一生中,絕大多數的精力和時間都會放在情感關系里。
同時面對身體機能的衰退,中年女人心理上也會產生一種落差和自卑感,于是她們在婚姻關系里更加焦躁不安,她們渴望被陪伴和關愛,但是一些丈夫很難做到這一點。
當自己想要的卻得不到的時候,女人就會變得歇斯底里,所以我們發現大多數的中年女性在性格上會變得格外的暴躁不安,于是乎,丈夫和妻子的關系更像是一場惡性循環。
心理學家認為:“人到中年,妻子如果能做到這3點就能讓老公深深地迷戀上你。”
在《絕望主婦》中,Lynette 對自己的丈夫說:“無論身心多么疲憊,我們都必須保持浪漫的感覺,形式主義雖然不怎么棒,但總比懶得走過場要好很多?!?/p>
在大多數中年人的婚姻狀態中,恰恰是因為少了這份浪漫感,雙方變得疏離。
很多時候,女性總是把自己放在被動的一方,認為浪漫應該是男人的事,其實并非如此,二者都能在婚姻中起到一個協調的作用。
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要忘記浪漫的儀式感,一方面,這可以增進彼此之間的情感關系,也可以短暫性地打破當下無聊的場面,心理學家認為一次浪漫的儀式,會讓男人和女人的荷爾蒙增高,讓他們覺得自己被愛。
懂得在生活中制造驚喜的女性,在男人看來,這類女性是非常有情調的,他們也更喜歡這類女性相處。
不可否認的是,中年人群體始終處于一種高壓的狀態,這也成為了許多家庭矛盾的誘因。
在中年夫妻的關系里,女性最忌諱的就是喜歡用自己的言論去約束對方,習慣性地將自己的想法投射到對方身上。
而這些錯誤的認知方式會導致彼此之間的關系變得格外的壓抑,并且大多數的男人會因此覺得自己被束縛,被誤解。
越是在這個階段,越應該給予對方自由而舒適的愛,正如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愛情的意義在于幫助對方提高,同時也提高自己?!?/p>
在中年時期,夫妻雙方的情感已經有了一個比較扎實的基礎,你們兩個已經不僅僅是愛人,更應該成為一對好的合作伙伴。
魯迅說過:“如果一個人沒有能力幫助他所愛的人,最好不要隨便談什么愛與不愛,當然,幫助不等于愛情,但愛情不能不包括幫助。”
倘若一名中年女性他在婚姻里的模式總是習慣性地犧牲自我,那么她注定也是不會幸福的,因為在潛意識里她也會要求丈夫如此疼愛她。
真正成熟的愛,應當是我愛你,與你無關,只有中年女人自己滿足自己,才是情感關系的原動力,而不是總想著去依附于別人。
女人不僅僅要學會給他自由,滿足他的需求,更應該去充實自己,讓自己有能力去幫助對方,找到屬于自己真正的價值。
我們在研究調查中發現,倘若一些中年女性她能夠找到婚姻之外的其他樂趣,比如去學習一門舞蹈或者和身邊的朋友們去旅行,那么他在婚姻關系里的幸福指數要更高,與丈夫的關系也會更加和諧。
除此之外,當女性把注意力轉移到自己身上的時候,自我的價值感就會得到提升,而這一點也會成為吸引男人的地方。
因為人和人的關系本就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只有當兩個人始終保持在同一個高度和水平上,才可以相互吸引。
約翰生說過:“愛情是兩顆靈魂的結合。”
中年夫妻之間的關系不應該被現實隨意地擊垮,而是應該在現實生活中完成一步步的情感升華。
中年女性需要認識和了解到問題之后,才能從深層次去改變自己以往的認知。多個維度的去提升自己,既滿足了自己的需求,也成功吸引了對方。
參考資料:《愛情心理學》、《婚姻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