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冠掛卻知閑事,終擬蹉跎訪游。”有多少的中年人看了這句話不禁會感慨萬千,似乎自由自在的生活距離中年人太過遙遠。
他們也想過上瀟灑恣意的生活,看那閑云野鶴,無奈身后依靠他的人太多,而能夠讓他們依靠的人又太少。
提起中年人,我們首先會想到的就是中年危機,中年群體的人隨時都會崩潰。
“婚外的情,下崗、酗酒、賭博。”這些成為卑微的中年人的標配,一不留神自己經營的感情沒了,一不留神努力奮斗的工作被年輕的力量搶了。
中年人生活的不容易,即便生活很艱難,但是他們依舊要血拼。
如果說中年男人有著滿滿的焦慮,那么顯然中年女人的焦慮似乎更大。現實對于中年女人并不友好,而且我們始終知道年齡和歲月是折磨一個女人最好的利器。
女人一旦到了中年,似乎就會無形之中被社會歸于一個弱勢群體。她們“年老色衰”在生理上不具備優勢,很容易被更為年輕漂亮的女人搶了自己丈夫以及這么些年辛苦經營的家庭。
中年女人她們越發“駑鈍”,經歷了“一孕傻三年”之后,又輾轉于家庭瑣事當中,思維已經有些狹隘甚至固化,所以老公經常會嫌棄她,躲避她,說兩個人沒有共同語言。
當中年女人再次進入群體,進入社會之后,她就會發現自己從未放棄這個社會,但是卻不知不覺地被現實拋棄。中年女人唯一的出路似乎就是把所有的精力放在自己身上。
很多人問“中年女人到底怎么樣才能活得不那么慘”,那么顯然一個中年女人最好的活法,就是“為自己而活。”
一些中年女性為何活得越來越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不懂得為自己“打算”。她們活在別的的世界里,圍著他人團團轉,對誰都好,卻唯獨對自己不好。
這類女人有一個明顯的特征就是在生活中很被動。沒孩子的時候圍著丈夫轉,丈夫就是她的全部,洗衣做飯,樣樣得精通。
有了孩子之后,得圍著丈夫,孩子一塊磚,當父母年老無力的時候,還得抽出時間來去照顧他們。看似這一切的操勞在中年女人的世界里都是再正常不過的小事。
她們一面叫苦連天,過得不好,一方面又無法讓自己從這個現狀里抽身。有些中年女人看似什么都有,哪里都挺好,但是卻容易輕易的就泣不成聲。
如果中年女人少花點時間焦慮,少花點時間給別人去浪費,那么自然而然就會自己擁有更多的時間。
對于中年女人來說最寶貴的就是時間,多花點時間去照顧自己,留點時間去審視自己內心的需求,明白自己真正的想要什么。
不去碰不該做的事情,不去問與己無關的問題,不去想非分之事。
中年女人利用好時間去提升自我,去愛護自我,去珍惜余下的歲月,去感悟人生和生活,才是當下最重要的事情。
因為若是再錯過,一晃那就老了。
女人到了中年之后,就不要試圖將所有的期望放在別人身上,最后換來的只會是失望。學會滿足自我,才會另中年女人真正的自信起來,而不至于被生活蹂躪。
這種滿足可以是多方面的,比如滿足自己的小愿望,滿足自己的一些情感需求。
為誰而活,看似灑脫無私,其實是最沒有目標性的。只有將自己過好,才能夠真正的幸福,這是對于中年女人來說再好不過的了。
參考資料:《愛情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