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婚姻幸福,不僅要夫妻恩愛,還需要“家庭”和睦。這里所指的“家庭”,當然不是夫妻兩人成立的小家庭,而是連同公公婆婆在內的整個大家庭。
可是在現實生活里,想要真的做到“家庭”和睦,其實并不容易。有許多小家庭明明夫妻恩愛甜蜜,幸生活福溫馨,可卻總是平白遭受到來自大家庭的阻力,讓人深感無力,甚至有一些夫妻因此而鬧出矛盾,給婚姻帶來危機。
周牧已經與妻子楊穗結婚10多年了,時光匆匆而過,當初青春年少的他,如今也已經邁入40歲的門檻了。
人們常說“三十而立”,可即便他如今已經40歲了,也還是沒能“獨立”起來。并非他不想,而是他沒有辦法。
周牧曾不止一次地跟母親說,讓她不要再管他們這個小家的事情,可母親卻總是放心不下,覺得他們這兩個“孩子”根本照顧不了自己。
結婚后,周牧他們雖然沒有跟母親住在一起,但兩家卻隔得并不遠。因此,婆婆總是讓周牧他們回家吃飯。
有時候周牧推辭,說想自己在家里做,母親雖然嘴上說著“好”,但沒過多一會兒便會跑到他們家,一邊看看他們晚上吃了什么,一邊問問有沒有吃飽。
那天恰逢周牧與楊穗結婚紀念日,周牧在家里擺了浪漫的燭光晚餐,可母親卻招呼也沒打一聲就過來了。
看到桌子上的東西,一邊埋怨他們瞎折騰,一邊興致沖沖地跑進廚房要給他們重新做飯,弄得周牧他們興趣全無。
周牧有些無奈地對母親說:“媽,我都40歲了,家里事你就別摻和了。”
母親有些委屈,“我是為你好,怕你們照顧不好自己。”
“媽,我們可以。”
看著兒子堅定的眼神,那一刻,母親的心里百感交集,有欣慰,欣慰孩子真的長大了;有難過,難過孩子這么著急地想要推開自己;也有不舍,不舍得自己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她放下了手中洗了一半的青菜,苦澀地跟兒子與兒媳告了別。而周牧看著母親孤單佝僂的背影,心里也酸酸的,特別不是滋味。
其實,這就是最珍貴的親情。不管子女長到了多少歲,在母親的心里,都是他們最放心不下的孩子。
其實像周牧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雖然這樣的母親看似很嘮叨,也很煩人,但她們其實并無惡意,只是怕自己的孩子吃不好,穿不暖而已。
作為子女,我們應當理解母親心疼兒女的心情,多抽出一些時間來陪陪老人,跟他們說清楚自己的情況,讓他們不要擔心。
其實,聰明的男人不會貿然“趕”走自己的父母,而是會通過一些辦法來分散父母專注在自己身上的注意力,比如,掏錢讓父母出去旅行,再比如,給父母多培養一些興趣愛好,讓他們交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每個人都會有慢慢變老的那一天,但愛子女的那顆心卻永遠都不會改變,將心比心,不要用言語去傷害老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