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里的羅子君曾經以為丈夫陳俊生會是她永遠的依靠,結果陳俊生卻用婚姻之外的感情告訴了羅子君什么是變心,什么是真實的現實生活。
婚姻里,那些將男人視作自己終生依靠的女人,無一不是滿盤皆輸。這個世界,能真正做到對自己無條件付出的,除了父母,只有自己。
婚姻不是全部,只是人生經歷的一個過程,所以,女人最好的底牌,從來不是她的丈夫,而是自己。
那么,婚姻中的女人該怎么做,才能讓自己這張“底牌”歷久彌新呢?
一個叫《結婚》的紀錄片展示了中國式結婚的人生百態。
一對即將結婚的小情侶在家電城挑選結婚要用的物品,雙方在關于電視機要買貴的還是實惠的這一問題發生了爭執。
男人覺得電視機一年也看不了一次,買回家全當擺設,所以買一個實惠的充充場面就夠了;但是女人卻認為即便是擺設也要買一個漂亮的好看的,所以執意要買貴的。
雙方爭執不下,最后還是男人妥協買了貴的電視機,畢竟婚房的首付有一大半是女人出的,所以,女人有底氣要求自己想要的。
很多時候,我們的經濟來源依賴于丈夫,所以買東西的時候,只看價格,買的貴了心里會有負罪感。
婚姻里,女人的經濟獨立不管多少,一定要有,并不是鼓勵大家追求名利,而是因為經濟獨立是自由選擇的前提。
正因為經濟獨立,所以才有底氣選擇自己想要的。
很多人說,女人最可悲的是沒錢,變老,其實,女人最可悲的是在婚姻里迷失自己。
電視劇《云上的誘惑》女主原本是一個很熱愛生活的人,她每天的檔期都安排的很滿:插花、瑜伽、陶藝課等無所不能。
婚后的她,因為聽信了丈夫“我養你”的話,不顧很多人的勸阻,毅然決然的辭了工作,安心的做全職太太。
曾經浪漫文藝的生活,如今只能圍著灶臺旋轉;曾經引以為傲的身材,如今變得臃腫;曾經信誓旦旦說愛自己的丈夫,如今卻因為嫌棄自己而選擇貪戀外面的“風景”。
看著鏡子里的自己,女主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時候變得連自己都覺得不忍直視。
女人結婚前都曾經是光芒萬丈的人,愛美愛逛街,可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自己的生活里只剩下情和一地的雞毛蒜皮。
綜藝節目《愛情保衛戰》的情感導師莎娜說:“女人最可悲的就是在婚姻里迷失自己?!?/span>
在一段婚姻里,如果連你自己都忘了自己時,那么你的丈夫也一定會慢慢地忘了你。
所以,女人一定要思想獨立,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不在婚姻中迷失自己。
俞敏洪老師在《愿你的青春不負夢想》這本書中寫到——“如果你喜歡駿馬,便跟隨它到天涯海角,那不如種植一片肥沃的草地,讓駿馬留下來?!?/p>
女人在結婚以后,重心開始轉移,失去了自我管理的能力,每天做著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日子看似都在向前發展著,其實只是停格在了結婚的那天,然后不斷重復同一天的生活而已。
電視劇或者生活中經常發生這樣的案例:兩個曾經郎才女貌,在一無所有的時候攜手走過了最難熬的歲。
但是往往到了中年,男人越走越高,而女人由于經常為家庭操勞,依舊停留在過去,兩個人之間的差距懸殊,婚姻變得茍延殘喘。
心理學的吸引力法則說,世間萬物都有吸引力,只要你把你的思想專注于你想要的事情上面時,它就會被你吸引過來,例如愛情,例如婚姻,例如財富。
很多時候,女人會由于沒有安全感而對另一半猜忌,而婚姻就是在猜忌和反復懷疑中解體的。
那么,努力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優秀,那么優秀的事物才會奔你而來。
總之,很多愛情要經歷過傷痛,才能蛻變成婚姻;而婚姻也要經歷過考驗,才能走向終點,這么困難,依舊有人前仆后繼,就是為了追求十有九悲中的那一處喜。
婚姻更像是人生這張考卷的附加題,回答的漂亮,才能擁有最出彩的成績,在任何時候,女人活出自己的個性,才能在婚姻這道考題上加分。
經濟獨立、思想獨立、人格獨立,這些會讓女人成為一張自己最好的“底牌”,有勇氣面對雞毛蒜皮,也有自信去享受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