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電視劇中總是會有些感情線是充滿坎坷的,例如女主認真對待一份感情,結果到頭來不過是自己自作多情罷了,自己計劃著未來,而對方卻籌謀著該怎么離開。
只是,這樣的情感故事在現實生活中同樣很常見。
很多女人以為自己的愛情能夠走到天長地久,以為自己愛的男人也同自己一樣認真地對待感情。
結果卻是自己的滿腔真情給錯了人,到頭來不過是落得一個被欺騙的結果。
事情的發展向來都具有兩面性,除卻男人本身的品行問題,那些被欺騙感情的女人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嫌隙,才讓那些心術不正的男人有可乘之機。
而那些容易被男人欺騙感情的女人,她們身上都有這些共同點。
電視劇《離婚前規則》里面的張小凡是一個品性純良的姑娘,她從小接受的教育思想就是要善良,要寬容,以至于到了兩性關系這個魚龍混雜的世界里,她也依舊沒能改變自己單純而又固執的思想。
丈夫黎昕在結婚之前就是一個花花公子,那時,很多人都對張小凡說黎昕人不壞,就是還沒長大等結婚以后就會好一點,于是,張小凡信了。
可是,黎昕結婚之后也還是一如從前,光是張小凡親眼看到的曖昧就不下三次。
每次張小凡都狠下心說再也不會原諒對方,可是當黎昕痛哭流涕地跪在自己面前祈求原諒的時候,她又會心軟。
所以,黎昕總是明知故犯,一次又一次,直到張小凡心灰意冷,這才下定決心離婚,可是這時她對于愛情的初心早已經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消失殆盡。
善良是好的品質,心軟也是,但是不講究尺度的善良就會成為一道禁錮自己的枷鎖,最后一次又一次地委屈自己,成全別人,然后讓對方有恃無恐,肆無忌憚。
這樣的善良是沒有原則的,也會讓男人因為做錯事不用付出成本而更加不在意女人的感受,因為,處于劣勢地位的女人,自然就會成為被男人欺騙感情的對象。
01)、原生家庭對于一個人的影響往往是伴隨一生的,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福的人只能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電視劇《歡樂頌》中的樊勝美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中長大,哥哥哪怕是不學無術也會得到父母的偏愛,而她再努力再優秀也不會讓父母多看一眼。
樊勝美內心對于安全感的缺失是一直都有的,所以,當她的生命中出現了對她好的人,她就會拼命地去抓住這根救命稻草。
02)、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女主角松子同樣是一個缺愛型的人格,在她的一生之中,她一直都在追尋愛,可是在那短暫的一生里,她卻從來都沒有真正被別人真正地愛過,最后孤獨地在垃圾堆里結束了自己悲慘的一生。
從小在幸福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對于世界的認知從來都是自信的,因為他們從來都不缺少,同樣也就不會過分地強求。
而那些內心缺乏愛的孩子,他們總是在尋找一種情感能夠彌補自己內心的空缺,所以,只要有人對他們表示出一丁點的愛意,他們就會誠惶誠恐,因為對方的一個肯定而變得唯唯諾諾。
內心缺愛的女人在面對感情的時候始終都無法做到自信。因為她們從來都不知道真正的愛到底是什么樣子的,由此,她們越是卑微,對方就越是肆無忌憚。
一棟建筑物里面的一扇窗戶被人為損壞了,但是由于沒有得到及時有效地修理,所以破壞的人以為自己的行為被默許了,所以就有了接二連三地破壞。
心理學中的破窗效應認為,一個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那么它就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
“第一扇破窗”常常是事情惡化的起點,兩性關系中的男人犯了原則性的錯誤的時候,如果女人沒有原則沒有底線,那么這個錯誤就會繼續惡化。直到無法收斂。
那些容易被男人欺騙感情的女人正是因為這一點,所以才會深受感情的傷害。
董卿曾經說過:“有棱角的善良才是真善良,沒有鋒芒、沒有棱角的人,很難在這個粗鄙的世界走得更遠。”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不能因為愛,而放棄自己的底線和原則,這樣只會讓自己處于愛情的劣勢,然后任由對望拿捏自己,傷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