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說過“我來不及認真地年輕,待明白過來時,只能選擇認真地老去。”
有時候一轉眼,我們發現自己已經步入了40歲以后的中年時期。
當皺紋爬上了額角,當身體越發的疲憊,40歲以后的女人,變得有些力不從心,但是這些并不阻礙你活得越發的精彩。
經常有些女性為了打發自己那些無聊的時間和內心的空白,去尋求朋友的慰藉。
總有一天你會發現女人40歲以后,你就不需要什么朋友了,而是應該做一些真正有意義的事情。
村上春樹說過:“哪里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
個體具有社會性,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會融入到群體中,對于大多數女人來說,社交群體可以幫助她開闊新的眼界,增長新的智慧。
然而一份好的友誼和愛情經營起來并不是那么簡單,需要我們前期投入很多的精力和時間,更需要學會愛與付出,用心的去維持這段關系的恒定。
當女人進入四十歲之后,已經到了一個凡事看頭,成熟冷靜的時候,她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
與其再用盡全力去尋找新的朋友,經營新的關系,不如固守在自己那個簡約而不簡單的圈子里。
如果計算一場性價比,女人在四十歲之后,再去選擇尋找新的朋友,顯然性價比不高,一旦受挫也很容易打消你的積極性。
在美劇《致命女人》中,中年女性西蒙尼是一個社交名媛,她喜歡舉辦派對,喜歡和朋友們聚在一起,搞一些奢華浪漫的儀式。
她的每一次出場都有著強大的氣場,在她內心深處也認定自己就是這場晚會的女王。
西蒙尼雖然周旋于各個朋友之間,在派對中端著紅酒和他們打著招呼,然而她并沒有一個真正可以談心的朋友。
在面對丈夫喜歡男人的事實時,她只能獨自一人默默地哭泣,不吵不鬧,壓抑著內心的憤怒和悲傷,依舊在眾人面前表現出一副生活很完美幸福的樣子。
顯然,無用的社交更像是一個大型的利益場,沒有真正的情感可言,在經歷了和閨蜜的相互辱罵、誹謗情節,西蒙尼也真正意識到要回歸到本質的生活里。
木心說:“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當女人步入四十歲之后,沒有必要再去糾結要選擇誰,要如何急急忙忙的去趕路,又要如何馬不停蹄的去涌入到社交的大軍中。
快餐式的交友模式,完全就是浪費時間,甚至會影響了女人本身的生活。
慢下來,才更快,四十歲是一個特殊的時候,女人在這個時候所尋求的應該是自我的價值。
在現實生活中,對于大多數四十歲之后的女人來說,她們在身體和心理上都會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
更年期的到來,讓一部分的女性變得情緒波動極大,容易緊張焦慮,更容易患得患失,她們害怕家庭關系里出現危機,更害怕丈夫的背叛,所以這類女人往往活的小心翼翼。
缺乏“安全感”,是很多40歲以后的女人所犯的通病,所以在這個時候的女人,就容易急切地向外界去尋求新的關系和力量,試圖填充內心的匱乏來彌補自我的焦慮和不安。
然而縱使在一群人里狂歡,依舊感覺自己是孤獨的,這反而會加速女人本身的焦慮感。
我們應該清楚的是,想要彌補內心的不安,是需要依靠自我從內心深處來尋找力量的,絕對不是要依靠于他人。
在《完美關系》,中年女性斯黛拉這個角色。是公關圈里的女魔頭,她做事雷厲風行,高傲強勢,從容地展現著她的獨立和果敢的智慧。
斯黛拉的內心活動十分豐富,她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在大多數的時間里,她更喜歡選擇一個人靜靜地坐著。
因為凡是一個成功自信的女性,她所依靠的通常是自我的力量,而斯黛拉她具備了一個成熟穩重的人格。
在面對丈夫的背叛時,她果斷的離婚,在面對比自己小的追隨者,她雖然動心了,但是沒有盲目地與其在一起,因為她清楚地知道,他們兩個人之間是沒有任何結果的,于是果斷的放棄。
斯黛拉是一個非常有魅力的中年女性,而她的這種吸引力并不是依靠其他人去施加的,也不是刻意的在他人身上來尋求自我的價值,更多的是依靠于自我。
女人四十歲以后,不再需要刻意的去迎合誰,也不沒必要強行融入到一個不屬于自己的圈子里,“待人友善是善良,獨來獨往是性格”。
參考資料:《烏合之眾》、《社會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