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寧愿坐在寶馬車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車上笑,有錢花,吃穿不愁,這就是美好的婚姻。
有人說,和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不膠著,親密卻也可以相互獨立,這樣可以共同成長的才是美好的婚姻。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于幸福婚姻都有著自己的理解,而能夠擁有相濡以沫的愛情也是很多人的共同愿景。
只是,并不是所有的婚姻都可以如我們所愿,有時候,以為婚姻即便是不圓滿但依舊可以走到最后,事實上,大多數人走到一半就堅持不下去了,只能選擇中途退場。
有的女人面對離婚無所畏懼,而有的女人卻害怕離婚,不知道自己在退出這段感情之后會發展成什么樣,于是,她們只能誠惶誠恐,甚至即便是婚姻不幸福,也不敢選擇放棄,只能是委曲求全,極力的忍耐。
一、因為沒有跳出舒適圈的勇氣,所以不敢離婚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里面的羅子群也面臨著婚姻不幸福的事實,她的丈夫不在乎她的感受,甚至也開始沾花惹草。
羅子群憤怒過也歇斯底里過,但是她從來都沒有和丈夫提過離婚,
理由是姐姐羅子群最起碼有一個保養得當的外在,可是自己結婚這么久早就失去了美麗的資本,明明比羅子君小,卻看上去要比羅子君老。
羅子群也是家庭主婦,沒有經濟來源,她不知道自己離婚之后還會不會有機會踏入感情當中,她也不知道自己離婚之后會不會居無定所,這所有的不確定因素,都讓她不敢隨意離婚,所以,只能是忍著。
只是,羅子群從來都不肯去嘗試,哪怕是沒有經濟來源,但人生從來都不缺少從零開始的勇氣,只不過大多數都不敢跳出舒適圈而已。
她們不知道離開了糟糕的婚姻,自己也可以把生活經營得風生水起,她們不知道任何事情只要勇敢地去嘗試,就會有一線轉機。
麥家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最大的悲哀,是迷茫地走在路上,看不到前面的希望;我們最壞的習慣,是茍安于當下生活,不知道明天的方向。”
因為不敢跳出舒適圈,所以,這些女人從來都不敢放棄已經千瘡百孔的婚姻。
二、真正不害怕離婚的女人,是這一種——對自己負責
真正不害怕離婚的女人,是那些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的女人。
我們不敢確定我們所經歷的婚姻能夠一如既往地甜蜜和美好,可能當初那個信誓旦旦說要愛自己一輩子的男人,轉頭又愛上了別人。
這時,女人就會開始思考,離婚會給自己帶來什么影響?若是有了孩子,離婚又會給孩子帶來什么影響?
種種顧慮讓她們在面對已經殘缺的婚姻時,依然抱有不舍得放棄的希望,害怕被別人指指點點,害怕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于是,大多數女人選擇繼續委身于婚姻之中。
這樣的方式從來都不是正確的,因為此時的婚姻已經不是我們想要的了。
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繼續堅持,都無法讓我們感覺到快樂,更多的是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折磨,而這便是對自己人生的一種不負責的女人。
那些善于對自己人生負責的女人,其實一直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她們明白人生應該是先學會取悅自己再取悅別人,她們明白人生的意義從來都不是依靠別人嘴巴里說出來的話來實現的。
她們始終都有一種無所畏懼的勇氣,不害怕失去,也不害怕重頭再來,因為她們知道目前的現狀已經很糟糕了,她們不確定未來能不能變好,但一定要使其不能比現在更糟。
三、最好的婚姻,開始時不將就,結束時也不將就
在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不快樂的事情,其實都是源自于人們不能及時止損的優柔寡斷。
她們想要幸福的婚姻,但是婚姻卻給不了她們想要的幸福,同時又不舍得放棄,既無法離開錯誤,又無法重新開始。
作家亦舒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日子反正要過,愁眉苦臉,不如眉開眼笑,一念之差,云泥之別,我才不與自己作對。”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已經變質的婚姻即便是緊緊握在手里也無法讓我們感覺到幸福,更多的是一種負重,是一種累贅,是一種歲月無法靜好。
所以,我們處理婚姻最好的態度應該是這樣的,開始的時候不將就,結束的時候也是如此,只有這樣,我們的人生才能夠變得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