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婚姻是愛情最好的歸宿,只要兩個人雙向奔赴,就可以迎來幸福,殊不知婚姻也是脆弱的。
如果某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那么好不容易經營起來的幸福,也會瞬間潰不成軍。
婚姻的經營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兩個人一起努力才可以收獲幸福,但也只需要一個人就可以摧毀這個幸福。
有人說,那些走到最后無法破鏡重圓的人都是一根筋,不懂得靈活變通。
但如果我們打破砂鍋問到底,尋求問題產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的時候,就會發現,其實那些源頭很簡單,當初只要解決掉,就不會出演后來的悲劇。
只可惜,大多數人就如同把頭埋在沙漠里的鴕鳥一樣,以為看不到問題就意味著沒問題了。
殊不知,那些中道崩殂的婚姻,正是在這樣的無視之下,失去了生命力。
案例:婆媳產生矛盾,喜歡保持沉默的男人
朋友告訴我說,她和丈夫離婚了,嫁給他這幾年的時間里,雖然沒有做到多么盡善盡美,但問心無愧是一定的,奈何自己再怎么努力也始終去不了婆婆的法眼。
她平日里是上五天,休一天,由于工作比較忙,所以休息的時候就是丈夫做飯,也就這一天而已。
結果有一次丈夫做飯的時候恰好讓婆婆看到了,覺得兒媳婦太懶,讓自己的兒子忙碌,自己享清福,于是在這個時候,婆媳關系就埋下了不好的種子。
自那之后,婆婆怎么看朋友都不順眼,明明她花的是自己的錢,但是婆婆就是話里話外地說她敗家,各種陰陽怪氣,為此婆媳二人吵了好多次架。
盡管婆媳兩個人矛盾重重,但是朋友覺得再怎么說,都是一家人了,也不想鬧得太兇,見面都和仇人一樣。
她想了了一個辦法,就讓丈夫做個和事佬,來緩解一下婆媳之間的關系,畢竟她也不想兩個人一見面就不愉快。
如果不成功的話,退一萬步說,畢竟兒子和媽是親人,也不會加重婆媳矛盾。
當她把這樣的想法告訴丈夫的時候,但是丈夫卻始終是沉默的態度。
用他的話來說,幫老婆,媽不高興,幫媽,媳婦不高興,兩頭不見好,干脆就不管。
于是,婆媳關系就在這樣的狀態逐漸惡化,而婚姻也因為這樣而變得千瘡百孔,夫妻也因為這個問題吵得不可開交。
終于,婆媳產生的矛盾無法挽救,而喜歡保持沉默的丈夫,最終也失去了朋友,失去了這段婚姻,失去了那個曾經最愛他的女人。
婚姻中,最怕的就是一個人孤軍奮戰
電視劇《一樹桃花開》里面的盛開也和婆婆有矛盾,而她的丈夫羅耀輝是個媽寶男,每次婆媳矛盾爆發的時候,他不僅不向著自己的妻子,反而還和自己的母親一起指責盛開的不是,這一幕讓盛開愈發覺得自己真的是個外人,孤軍奮戰,孤立無援。
很多男人都會有這樣一個誤區,那就是“我媽生我養我不容易,媽只有一個,而媳婦可以離了再娶”。
于是,在婆媳關系發生矛盾的時候,有的男人不聞不問,有的男人則選擇毫不猶豫地站在母親這邊。
只是,我們似乎忘了,在這個世界上,父母不會是那個陪著我們走到最后的人。
生老病死是自然界一直都在運行以及遵守的規律,父母總會有老的一天,他們會先我們一步離開這個世界,到那時候,陪著我們身邊的就會是自己的另一半。
所以,我們不能讓一直陪著自己的人寒心。
當然,并非要求婆媳關系發生矛盾的時候,男人不分青紅皂白地就指責自己的母親,畢竟那是生我們養我們的人,更不能不管不顧地指責自己的另一半。
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冷眼都抵不過愛人的態度,我們的立場會讓女人覺得她們真的是外人,真的是孤立無援。
男人要發揮好作為一個中間者的作用
男人,是母親的兒子,是妻子的丈夫,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婆媳關系當中,男人起到的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連接作用,也就是說,婆媳關系的好壞關鍵在于男人會采取什么樣的態度。
一邊是親情,一邊是愛情,偏袒哪一方都不合適,于是聰明的男人就會在婆媳關系發生矛盾的時候充當一個和事佬的角色,一邊安撫母親的情緒,一邊安撫妻子的情緒,誰都不偏袒,誰都不得罪。
盧森曾經說過:“愛是絕對沒有模式和規律的,愛也是不可能說清楚的。說得清楚的即不是愛,而只是一種利益的結合。”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婚姻都要求是門當戶對,也不是幸福的婚姻一定要求兩個人是年齡匹配,學識相似以及男才女貌。
總之,真正的愛就像是一泓清新的甘水,給人以無法比擬的溫暖和安全感,這樣才會讓婚姻走得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