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姑姑,20歲時風光出嫁,可以說是轟動了我們整個村莊。當時的姑父做生意,賺了不少錢,光婚禮就花了幾十萬。要知道,當年的“萬元戶”,就已經是人人都羨慕的對象了。
沒想到,姑姑結婚沒幾年,姑父就生意失敗,成了“負翁”。他一蹶不振,既不出去工作,也不分擔家務,不是在家睡覺,就是出去找人喝酒。
姑姑一個人工作養家帶娃,忙里忙外。她很羨慕別人的老公,能賺錢又顧家,她總感嘆自己命不好,時常想要離婚。
“當初怎么瞎了眼,怎么嫁給他,要不是因為孩子,我早就和他離婚了!”
我經常在飯桌上,聽到她的抱怨。逢年過節,只要她在,她就會不由自主提起她那不爭氣的老公,言辭激烈,身上每一個細胞,都是對姑父的瞧不起。
其實,姑父也和家人們袒露過心聲。他說姑姑為人強勢,自從他破產之后,就沒拿正眼瞧過自己,不是指責就是埋怨,一點不順心,就罵他無能。這給他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
幾年下來,姑父年輕時的心氣兒一點都沒有了。反正怎么做都是錯,索性就破罐破摔,做個沒本事的中年人好了。
年輕時候的我,也曾看不起姑父。一個大男人,有手有腳,卻成天賴在家里,什么都不做,被罵無能,簡直就是活該。
可隨著年歲漸長,我發現,一個人的精氣神和他的生活環境有很大的關系,對于姑父來說,他的環境就是姑姑的心態。
很多女人認為,婚姻不幸,是因為嫁錯了人。其實不是,心態不好的女人,嫁給誰都會把日子過得一團糟。
我印象中,還有這樣一件小事。有一次我們一大家子出去玩,在一個岔路口,姑姑說直走,爸爸說左轉抄小路更近。沒想到左轉的小路施工,車子過不了。大家只好掉頭。
這時候,姑姑就怪里怪氣的,不知道是得意洋洋還是抱怨,一直嘀咕道:我說右轉你還不信,要是一開始就走那條路,我們……
本來大家都高高興興的,因為姑姑的“得理不饒人”,氣氛都低沉了好多。
一直到媽媽說“出來玩嘛,多看看風景也不錯的呀”,她才消停。
這些年,經常有姑娘咨詢我,說很羨慕自己周圍的朋友,能嫁得好。不知道自己有沒有這樣的運氣,嫁得好郎君。可她們不知道的是,這些嫁得好的姑娘,靠的從來不是運氣,而是智慧和心態的完美組合。
以前,網上很流行“喪文化”,很多人覺得生活已經那么苦了,偶爾抱怨一下沒什么大不了的。但你可能不知道,抱怨是有很多副作用的。因為抱怨是會在人與人之間傳遞的。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踢貓效應。
我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個故事:
一個父親在公司受到了批評,心情不好,回到家就把孩子罵了一頓。孩子委屈,就踢了一腳身邊的貓。貓受驚嚇,跑到馬路上,一輛車開過來,躲閃不及,就撞倒了路邊的一個孩子。
“踢貓效應”,就是典型的壞情緒的傳染。
有句話說得好,你笑了,生活才會對你笑。放在婚姻上一樣的,你笑了,你的婚姻才會對你笑。可惜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妻子抱怨丈夫掙錢少不顧家,丈夫抱怨妻子不理解不溫柔,這一些抱怨,都成了孩子學習的樣本,孩子不知不覺成為和父母一樣的人。
在消極環境狀態中長大的孩子,帶著自己的消極心態,走進婚姻,繼續塑造下一代的消極心態,成為輪回。
沒有學過心理學的朋友可能不知道,抱怨其實是心理上的一種防御機制。抱怨可以讓你覺得自己獲得了力量,通過抱怨,你可以把注意力都放在別人的錯誤上,覺得自己失敗都是別人沒做好,從而可以忽略掉自己的錯誤,于是心安理得地逃避現實。
上個月,我們有一個委托人,來找我們的時候,和男朋友關系降至冰點,她自己完全不知道怎么辦。
我們和她聊了一會兒才知道,原來她大齡未婚,而周圍同齡的姐妹們孩子都上幼兒園了,可男朋友一點結婚的表示都沒有。
面臨催婚壓力,她情緒全面崩潰,她想催男朋友,卻不知道怎么開口,只好到處找茬。
我翻了她的朋友圈,都是在抱怨生活的苦,加班的累,同事的不理解,轉發的都是中國女人有多不幸生孩子有多痛的文章。說真的,簡直就是負能量制造機。我要是一個正常的男人,我都不會選這樣的人做伴侶。
后來,我們的導師教她整理了一下朋友圈,杜絕負能量內容,在生活中也不要向朋友傳達負能量,有需要抱怨宣泄情緒的時候,就來找老師。
就這樣過了沒多久,我們都還沒教她引導男朋友求婚的技巧,她就跑來感謝我們,帶來了“男朋友求婚了”的好消息。
她良好的心態,帶來了好運氣。沒有人愿意和一個整天愁著臉的人在一起。當你渾身散發負能量的時候,其實就是在把你身邊的人推向遠方。
面對這個到處都是“喪文化”的時代,我們怎么讓自己不“喪”呢?
一、遠離負能量滿滿的人
有個心理咨詢師朋友講述過一個他經手的案例:
他的抑郁癥患者小孟,25歲,前前后后經歷過3年左右的治療加觀察, 病情才穩定下來。
可沒想到,結束治療的兩年后,小孟跳樓了。
警察找到他,讓他協助調查。當時的警官仔細詢問小孟的病情與治療情況,并反復確認,小孟的抑郁癥是否痊愈。
這個咨詢師朋友回憶了那三年的治療過程,從小孟剛開始接受治療,到最后各項測試都顯示正常,再加上一年多的按時復查,雖說抑郁癥有復發的概率,但他還是告訴警官“我認為她復發的概率非常小”。
那段時間,咨詢師朋友在歉疚與自我懷疑兩種負面情緒中煎熬著,他認為是自己的疏忽,導致一條鮮活的生命就這樣沒了,很是自責。
后來才被證實,小孟抑郁癥復發是有原因的。
小孟父母在整理女兒遺物時,發現小孟近一年來,一直在一個抑郁癥患者聚集的網站,分享自己走出抑郁癥的經驗,幫助那些正在經歷這種痛苦的人。
小孟父母陪小孟治療多年,敏感地察覺到和小孟聊天的網友,分享的那些內容充滿了一股消極的情緒。他們找到好幾個咨詢師求證。
小孟的抑郁癥確實在這樣的誘導下復發了。她自殺之前幾天,有網友給她分享了很多厭世的文章。
也許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是一個善良的人。但如果你的善良,你的安慰,會損害到自己的身心健康,那就請遠離。因為你的安慰,對那些負能量滿滿的人,沒有什么實質性的幫助,反而會讓他們更加沉迷于抱怨。
二、警惕抱怨,看清楚到底是什么讓自己無助
《不抱怨的世界》里有這樣一句話:“抱怨是一種無意識的本能”。也就是說,很多時候,我們根本不覺得自己在抱怨。
有個朋友,她說她看破了紅塵,心態已經很好了。可我總覺得她不對勁。
她雖然表面上不抱怨,但是她對任何事都不上心。后來我和她認真聊了下,才發現她根本不是什么看破紅塵,她骨子里充滿了對周圍對世界的抱怨,這些抱怨背后是深深的無力感。
她從心底里就不相信這個世界的美好。工作得不到晉升,她說職場性別歧視;找不到心儀的男朋友,她說世界上不存在真愛;問她以后怎么辦,她說無所謂,就這樣辦。
看似超脫的她,其實心態一點都不好。
我們要保持警覺,看見自己正在抱怨,然后真正去看清楚,到底是什么東西讓你不滿。
為什么很多女人喜歡抱怨?因為她們沒有良好的心態。她們總覺得身為女人,有太多的無可奈何,有太多的不公,要面對太多的惡意。她們總覺得要考慮別人的眼光,要達到世俗的標準,要面對很多的煩惱,好像不管怎么樣努力,都過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可是她們沒有想過,身為男人,同樣要面對很多壓力和競爭,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不容易。
其實,女人過得好不好,看心態就知道。一個人如果得到了足夠多的愛,就不會對這個世界太過苛刻。
心態不好的女人,總覺得別人欠她的,渾身充滿了負能量,還習慣抱怨,仿佛世界上只有她自己特別痛苦。
而那些心態良好的女人,她們內心充滿愛,能很好的發現愛,感受愛,對世界溫柔以待。和她們相處,讓人如沐春風,十分舒適。這樣的女人,何愁戀愛不順,家庭不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