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婚女性人數已達600萬。這是去年我國生育報告的數據。
大數據表明: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女性,不想結婚。
你為什么不想結婚?某乎上有個高贊回答:低質量的婚姻,不如高質量的單身。
為什么有些女人,寧愿孤獨終老,也不愿意結婚?
一、見識過太多不幸的婚姻,不確定結婚會不會幸福
我國的結婚率逐年走低,離婚率卻連年升高,這是不爭的事實。疫情期間,多地離婚預約爆滿;高考結束,多地爆發離婚潮。
現在的婚姻,更多是擺條件后的一場交易,是搭伙過日子,湊合著過。
可是結婚后,兩個人要磨合,兩個家庭要融入,要承擔兩人的喜怒哀樂,要負擔彼此的人生。很多在看到自己父母、親戚以及周圍人的婚姻后,不再主動選擇婚姻了。
因為我們從小到大,見識過太多不幸的婚姻了。我們不確定,自己的婚姻會不會幸福。
很多女生認為:不結婚挺好的,不用生孩子,沒有婆媳矛盾,不必擔心老公出軌家暴,不必應對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人情往來,不用照顧對方的飲食起居。
很多男生同樣認為:不結婚挺好的,想玩游戲就玩游戲,想熬夜就熬夜,自己賺錢自己花,不用照顧老婆孩子,不用聽老婆嘮叨,不會有那么大的壓力。
你看,不結婚,那些婚姻里的雞零狗碎,都不會出現。
二、傳統婚姻觀在壓榨女性的價值,結婚得不償失
很多女性選擇不婚,是因為她們意識到婚姻里潛在的不平等。
現在女性再怎么獨立,但在婚姻里,女性依然是付出更多的一方。比如很多女明星、女企業家、女名人會被問到:你怎么平衡家庭和工作?
而男人,從來不會被問到如何平衡家庭與工作這個問題。
這個簡單的問題,卻潛藏著社會強加給女性的婚姻責任。結婚后,女人默認要相夫教子,要操持家務,要為了家庭犧牲更多的事業發展機會以及自我的社會價值。不然,別人會說你是個不稱職的媽媽。
對于男人而言,結婚以后,身后有另一半照顧大后方,他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事業上。可是,在男人功成名就后,并不會感恩女人的付出,反而會因此蹬鼻子上臉,有很多男人還會出軌,背叛家庭。
傳統的婚姻觀,對女性不平等,不認可女性的付出,這也是女性越來越不愿意結婚的原因。
我之前看到過一個男的拍了老婆洗衣服的視頻,得意洋洋地說:大學校花,當年老子追你,閨蜜為難,親戚為難,現在還不是乖乖給我洗衣服,生兩個孩子,免費保姆。
當年萬人追捧的大學校花,最終淪為免費保姆,生育機器。這些字眼,看得讓人很生氣。
如果女人結婚,注定要成為男人眼中的免費保姆,那婚姻對女人來說,又有什么意義呢?
女人經濟上不依賴男人,精神自由,如果婚姻只會壓榨女性,徒增煩惱和負擔,那還選擇結婚,這不是腦子有問題嗎?
三、婚姻不再是幸福的唯一途徑
以前農業時代,婚姻模式大部分是男主外女主內,女人沒有經濟來源,她們必須依靠男人而活。那個時代,女人沒得選,所以她們只能依賴婚姻。
可是,如今是商業時代,女人不再依靠男人而生存,那結不結婚,女人就有得選了。
根據2020年的生育報告,女性不婚率和學歷有著密切關聯。學歷越高的女性,選擇不婚的比例也越高。
女性學歷高,那收入高的比例也會高。當經濟獨立的女性不再仰仗婚姻,當她們單身也過得不錯時,婚姻就不再成為她們人生的必選項了。
婚姻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婚姻沒有那么重要了。
很多女性,可以在她們擅長的領域里發光發熱,不被婚姻束手束腳,她們可以活得更自在。
四、恐婚情緒
其實,好的婚姻能讓我們有強烈的歸屬感和安全感。而歸屬感和安全感,可以說是我們人類與生俱來的心理需求。
我們需要婚姻,需要親密關系,因為我們希望能從婚姻里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希望能從親密關系里獲得愛和被愛的能量。
可是,低質的婚姻,難以滿足我們這些心理需求,那婚姻就如同雞肋,性價比太低了。
近年來,我們看到過非常多的社會熱點,因為彩禮和嫁妝爭執不休,大打出手,分道揚鑣;
出軌率逐年升高,社交網絡發達,背叛婚姻輕而易舉,有的男人為了取悅第三者,連把自己孩子扔下樓這種慘絕人寰的事都做得出來;
女人婚內遭受家暴卻離婚無門,有的甚至慘遭毒手,小命不保,下水道,騙保案,藏冰柜……
在這些熱點的渲染之下,女性恐婚情緒漸長,很多人都評論:不婚不育保平安。
在很多人眼里,婚姻已經成為高成本高風險低回報率的投資,非常不劃算。
很多人結婚后,比單身時還要孤獨,喪偶式婚姻,詐尸式育兒,消磨了多少生活的激情。
婚姻不是不重要。相反,正因為婚姻很重要,所以我們更要慎重。
婚姻很重要,所以才要擦亮眼,所以才不能將就,不能湊合。不管你結不結婚,都可以,只希望你不要被俗世控制,因為旁人眼光而匆忙結婚。
你的人生,你說了算,旁人沒有資格指手畫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