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看到這樣一組數據:在訴訟離婚案中,原告為女性的占比超7成。
也就是說,越來越多的女性,主動提出離婚。我不是把婚姻破裂的原因歸咎于女性,讓她們承擔責任,而是想要站在女性的立場,去思考: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女人,主動提離婚?
一、不被認可的女性價值
結婚生子后,女人擁有了兩個身份:妻子和母親。
作為妻子,她被要求操持家務,孝順公婆,順從老公,溫柔賢惠。
作為母親,她被要求照顧孩子,愛孩子,母憑子貴,子女不才母恥辱。
一個女人,能否獲得周圍人的尊重,在外有沒有好名聲,取決于她是不是好妻子、好母親。
女人的自我價值,被妻子和母親這兩個身份深度捆綁,她只能從屬于丈夫和孩子,否則,會被說三道四,萬夫所指,似乎沒有做好這兩個角色,她就犯下了滔天罪行。
男人就輕松多了,無論是丈夫、父親還是個體,只要他不太差,稍微正常一點,他就能得到所有人的贊譽。
男人給孩子換尿布逗一下孩子,就有很多人說他是好爸爸;男人周末陪妻兒或者有空煮一餐飯,大家就認為他是一個好老公。
因為性別,男人出生開始,就成為家庭的掌上明珠,是家庭血脈延伸的希望。如果一個家里沒有生出男人,那個家庭就會被歧視。
男人的存在本身,就已經是光宗耀祖的存在了,他們無需再依附于其他人。
可是,如今商業社會啊,女人走出家庭,走向社會,甚至走向世界,她們可以不再依附于男人,她們有了更多的選擇權。
當婚姻不再是她們獲得幸福的唯一選擇,當妻子和母親的身份不再成為評判其價值的唯一標準時,她們就不愿意在婚姻里茍活了。
越來越多卓越的女性,通過自身努力,在職場上打拼,到事業上有所建樹,實現自我價值。
于是,她們認為:
女人,得先成為她自己,再選擇是否成為妻子和母親。
可是,從“妻子、母親”的身份過渡到“她自己”的過程,必定是曲折的,是不合時宜的。
很多婚姻矛盾瘋狂滋長,比如:
寶媽把自己所有時間給了孩子,而爸爸卻可以躲在車上抽煙,或者以工作忙逃避家庭責任。
雙職工家庭,女人工作之余還要承擔家務,輔導孩子作業,男人可以玩游戲,葛優癱。
女人如果是工作狂,會被長輩責怪,不被老公理解和支持。
當家庭出現變故,首選犧牲的是女人的時間和工作。
很多女人不愿意因為“妻子、母親”的身份,而放棄自己“女性”的身份,更不愿意因此放棄自己在社會立足的機會、以及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可是,她們又沒用能力同時滿足老公的需求,應對公婆的道德施壓。
所以,她們不得不放棄婚姻。離婚了,至少就不會被妻子這個身份束縛了。
二、隨處可見的婚外情
婚姻,是一紙契約,也是忠誠和責任。
但是,社交網絡發達的今天,各種APP流行,近些年流行的約P、一夜情、素炮、精神出軌、肉體出軌、開放性關系等等不忠行為,時刻沖擊著一夫一妻制的忠誠和責任。
以前,女人依賴男人而活,她們沒得選,哪怕老公帶小三進家門,她也只能忍氣吞聲。
但近幾年,女人不愿意委屈自己了。
她們不愿意慣著這些試圖三人行的男人了,她們有些會尋求新的情感寄托,補償婚姻缺失的愛和關注。有的女人,則手起刀落,果斷離婚。
她們對婚姻有更高的要求,不愿意將就,不愿意順從被挑選、被拋棄的命運。
如今的女性,在選擇伴侶時,更注重對方是否能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她們不再像以前那樣,僅僅是搭伙過日子。
另一方面,現今社會對獨身女性的接納度也在提高。
幾年前,輿論會認為大齡女性不結婚,都是沒人要的,被剩下來的??扇缃襁@種聲音日漸微弱了。
很多女人變得瀟灑,不再害怕年齡焦慮,也不擔心被剩。在這些大齡單身女性的眼里,與其委身于垃圾婚姻里,不如一個人自在。
三、婚后男人的情感心理跟不上女性的成長步伐
相較于男人,女人離婚的成本高多了。
單親媽媽找工作時處處碰壁,因為她注定無法把所有時間貢獻給公司,而那些能兼顧家庭的工作,又會使生活陷入窘境。
在婚戀市場上,帶著“離婚”標簽的女性,會被歧視,被視為“二手貨”“次品”“帶個拖油瓶”,她們的價值被打折,很難找到心儀對象。
可即便如此,為什么還有那么多女人敢于做出離婚的決定呢?
除了經濟實力的提升,女人在心理上的成長,也是她們敢于離婚的源動力。
加州大學有個社會心理學教授,曾對成年女性做過研究。教授發現:
成年女性在結婚后,適應多個角色的過程中,會慢慢變得堅韌和獨立,成長速度比男人更快。
結婚生育后,女人要適應“妻子”“母親”等多種家庭角色,在承擔這些家庭責任的過程中,她們也在不斷成長。
隨著年齡的增長,女人會變得更加獨立自信,沒那么依賴男人,率先降低對性別角色定位的認同,在主宰自己的人生上更加堅定。
之前,有個“56歲阿姨自駕游”的博主備受關注,蘇阿姨非常有決心和勇氣,她也有逃離家庭的底氣。
可是,男人結婚后并沒有跟上女人心理成長速度。
在女人眼里正常的情感交流、溝通能力等,恰恰是男人從小缺乏的情感教育。
我們的男孩子,從小被教育要堅強,流血不流淚,男兒有淚不輕彈,要像個男人一樣……
他們的情感是被壓抑的,錯失了認識自我的機會。
舉個常見的例子:男人總是看起來大氣、豁達、心胸開闊,或許他們只是擔心自己表現出生氣的樣子,會被認為是心胸狹窄。
當長久地“心胸開闊”,他們就會產生錯覺,認為自己的情感真的不會被傷害。他們其實是壓抑了自己的需求,不懂得表達自己的情感。
逃避家庭責任的丈夫,難以轉換身份的父親,不愿意承擔責任的男人,會觸發許多婚姻難題。
越來越多女人,不再把婚姻當成最終的歸宿。
離開婚姻,切斷親密關系,獨自面對未知的恐懼,對女人來說,素來不是一個能輕易做出的決定。
但她們愿意依靠自己的力量,去獲取幸福。她們不再局限于婚姻,婚姻只是人生一部分而已,不是全部,更不是幸福的唯一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