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鬼”VS“小摩托”這聽起來完全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居然要在烏克蘭戰場碰到一起了。自從今年10月份開始,俄軍得到了大量伊朗生產的巡飛彈,隨即展開對烏克蘭全境的大規模精確打擊。其實在俄羅斯引進伊朗巡飛彈之前,俄烏雙方的巡飛彈對抗已經展開了很久,烏軍使用美制“彈簧刀”和俄軍使用的“柳葉刀”打得可以說有來有回,特別是俄軍的“柳葉刀”還擊毀過多套烏軍的S-300防空導彈武器,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伊朗生產的“見證者-136”型巡飛彈在烏克蘭大顯神威,綽號“小摩托”)
不過隨著戰爭進入反復拉鋸的階段,俄軍的巡飛彈很快告罄,這才有了俄羅斯從伊朗大規模引進巡飛彈的一幕。根據報道俄軍主要使用的“天竺葵-2”巡飛彈其實就是伊朗“見證者-136”自殺式無人機,只不過俄軍為了掩人耳目,給它換了個名字而已。而從整體戰局上看,“見證者-136”確實不負眾望,通過和其他武器密切配合使用,目前烏克蘭大約40%的電力基礎設施和一半以上的火電站都遭到俄軍巡飛彈打擊,對此烏方宣稱,俄軍的襲擊給烏方造成了數十億美元的損失,“見證者-136”的性能由此可見一斑。
(見證者-136發射)
實際上俄軍使用的“見證者-136”型巡飛彈本身技術水平并不高,甚至不能被稱為一款真正典型的“巡飛彈”。根據媒體報道,“見證者-136”外形和以色列“哈皮”無人機類似,都使用了無尾大三角翼氣動布局,同時機身和機翼圓滑融合過渡,并在翼尖安裝有垂直穩定面以發揮垂尾功能。該機安裝了一臺37千瓦(約合50馬力)的活塞式發動機,這個動力水平恰好和500cc摩托車相當,因此也被戲稱為“俄軍的小摩托”。
(被擊落的“見證者-136”,但是彈體上的名稱已經改為了“天竺葵-2”)
除了動力系統相對簡陋外,“見證者-136”的制導系統也相當原始,根據外媒報道,“見證者-136”配套使用的是“衛星制導+慣性導航”的制導模式,該機綜合使用GPS、“格洛納斯”等衛星導航系統。說“見證者-136”不是一款典型的巡飛彈,原因在于,該無人機沒有數據鏈系統,不具備在空中待機、監視,然后在發現目標后再發起攻擊等功能,只能是提前算好目標諸元,然后發射后直接攻擊目標。
(伊朗在無人機和巡飛彈方面有自己的特長,那就是“價廉物美”)
正是由于功能上相對簡陋,“見證者-136”成本非常低廉,據稱該機平均2萬美元一架,但是該機可以攜帶一個48公斤的戰斗部,這個水平已經達到了一發155毫米高爆榴彈的水平,也相當于M142“海馬斯”火箭炮發射的火箭彈裝藥量的一半,具備很大的殺傷力。
其次,雖然“見證者-136”不具備待機、監視和自動攻擊的能力,但是該機使用活塞式發動機,油耗低,航程遠。據稱該機最大作戰距離可以達到1800~2500公里之間,足以對敵人縱深地帶各類目標發起打擊,并且具備精確攻擊能力,所以這種無人機確實稱得上“價廉物美”。
(“吸血鬼”反無人機系統)
但是對于烏克蘭而言,要攔截“見證者-136”這種低成本、高效率的巡飛彈實在是一件頭疼的事情。因為烏軍如果使用價值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美元一枚的防空導彈去攔截這個區區2萬美元的“小摩托”,那么不但烏軍儲備的防空導彈會快速消耗殆盡,而且這個成本花銷,烏克蘭根本承受不起!所以這個時候,美國決定給烏克蘭送去“吸血鬼”反無人機作戰系統,據稱吸血鬼的攔截彈一發不到3萬美元。美國《防務新聞》的報道稱,五角大樓計劃在2023年向烏克蘭交付全新的“吸血鬼”反無人機作戰系統。
(“吸血鬼”系統使用的是帶制導能力的火箭彈)
根據介紹,“吸血鬼”系統由一個四聯裝發射裝置、一套光電導引裝置和制導彈藥組成,整個系統體積小、重量輕,可以安裝在一輛皮卡車上,而且僅需要一個人就可以操作整套系統。但是這套系統中使用的“制導彈藥”并不是什么導彈,而是一種安裝了激光制導裝置的火箭彈。而且整個系統啟動后,火箭彈只能靠追蹤激光反射,被動攻擊目標,不但整套系統不具備多目標攔截能力,而且一旦目標做大過載機動動作,擺脫了激光照射,那么“吸血鬼”配套的火箭彈就會立即失去目標并導致脫靶和攔截失敗。
(無論結局如何,烏克蘭打成這樣,這個國家實際上已經沒救了)
所以,所謂的“吸血鬼”VS“小摩托”,其實就是美軍反無人機系統和俄羅斯巡飛彈之間的較量,但是就目前看來“吸血鬼”的交付實在堪憂,因為按照五角大樓的說法,“吸血鬼”最快也要2023年的年中才能交付烏克蘭軍隊使用,而現在到2023年6月份還有大概8個月時間!等真到了那個時候,烏克蘭國內的基礎設施恐怕早就被俄羅斯無人機炸光了,也沒什么值得守衛的家底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