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2010年5月的一天,在福建省沙縣某路段發生一起交通事故,該起事故造成一人死亡的嚴重后果,經公安部門的認定,肇事司機章某負本起事故的主要責任,死者謝某負次要責任。嗣后,雙方亦未能就賠償達成協議,死者親屬即原告謝某等四人向沙縣法院起訴肇事司機章某和車輛所有者李某,車主某市汽車運輸有限公司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某支公司共同承擔賠償責任44萬元。車主某市汽車運輸有限公司向保險公司投了車輛強制險及第三者責任險,但其卻在訴訟中提出其不承擔賠償責任。這是為何呢?
?。蹖徖恚荼景冈趯徖碇校桓婺呈衅囘\輸有限公司提出其是該起事故貨車的保留所有權的出賣方,不是實際車主,且不是事故責任人章某的雇主,依法不應承擔民事責任,要求駁回原告對其的訴訟請求的答辯意見。沙縣法院經審理查明,事故車的投保人系被告某市汽車運輸有限公司,但該車系被告李某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向被告某市汽車運輸有限公司購買,雙方在合同中約定,被告李某付清車款前,被告某市汽車運輸有限公司保留車的所有權,該車的日常營運由李某自行支配,營運收入由李某收取,費用也由李某自己繳納。故被告某市汽車運輸有限公司的身份是保留所有權的出賣方。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購車人使用分期付款購買的車輛從事運輸因交通事故造成他人財產損失,保留所有權的出賣方不應承擔民事責任的批復》的規定,被告某市汽車運輸有限公司不承擔民事責任。沙縣法院依法采納了被告某市汽車運輸有限公司的辯護意見。該起事故由被告駕駛員章某、實際車主李某及保險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墼u析]也許大家會發現法院是依照最高人民法院 《關于購車人使用分期付款購買的車輛從事運輸因交通事故造成他人財產損失,保留所有權的出賣方不應承擔民事責任的批復》的規定依法進行了判決,并未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五十條規定,即當事人之間已經以買賣等方式轉讓并交付機動車但未辦理所有權轉移登記,發生交通事故后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受讓人承擔賠償責任。這是為何?系因該案發生在《侵權責任法》施行前,而我國的《侵權責任法》于2009年12月26日通過,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雖然法律適用不同,但其最終的審理結果是相同的,這也告訴我們,法律精神是一脈相承的,遵守法律規定方能使我們的生活更加有序、安寧。
?。ㄗ髡邌挝唬焊=ㄊ∩晨h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