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通一生中最榮耀的一件事,就是拜了王重陽這么一位師兄。既然他們倆是師兄弟關系,王重陽作為全真教的老大,周伯通自然也算是全真教的一員才對。可如我們書中所看到的,周伯通卻并非是全真門人。
全真弟子都叫周伯通為師叔,從這一點上看,周伯通應該是全真教的一員?
其實,全真七子之所以叫周伯通師叔,主要還是跟著王重陽與周伯通的這層關系叫的。拋開王重陽與周伯通的師兄弟關系,周伯通與全真教便再無瓜葛了。www.66159.com
其實,對于周伯通為何不加入全真教這一問題,書中早就有答案了,只是人們更多聚焦在了王重陽與周伯通的關系上,而忽略掉了周伯通非全真弟子這一點罷了。
我師哥(王重陽)和他那七個弟子(全真七子)天天講究修身養命,難道真又能修成不死的神仙之身?因此牛鼻子道士我是不做的。
顯然,周伯通對于全真教講究的“修身養命”的追求,是有些不屑的,他甚至對于有些迂腐的全真七子有些嗤之以鼻。為何?放著好好的武功不去練習,而只專注養生,這顯然是不正確的。王重陽追求那些東西,也沒有脫離早死的命運。他奪取武功天下第一,卻過早離世,又有什么用呢?這一點,周伯通早就看透了,別看他平時癡癡顛顛,像個孩子一樣,其實他心里比誰都明白。
當然,王重陽生前,也早就看穿了周伯通的性格特點,所以他教他武功,卻又不收他為徒,目的就只有一個,不把他納入全真門人。周伯通一生無拘無束,自由散漫慣了的他,哪會受全真教教規的約束。換言之,王重陽創下了全真教,周伯通首先跳出來各種不服,他便無法行使教主的權力,對周伯通進行管教了。
王重陽死后,若按照正常程序走,接任掌教的人選應該是周伯通。可是,就周伯通的性格而言,他是難以擔當此大任的。讓周伯通一個人靜下來研究一下武學尚還可以,但讓他對一個門派進行管理,顯然是不合適的。如果周伯通接任了王重陽的位子,那么金庸所塑造的老頑童這個有趣的人物,就是失敗的。周伯通不是全真派門人,就可以很好的規避這個問題。
周伯通不是全真門人,王重陽在死前卻將重要的任務交給了周伯通,這個任務就是保護好九陰真經。王重陽把周伯通排除在全真教之外,亦是對全真教、對他,以及九陰真經的一種保護。
若周伯通做全真掌門,那些覬覦九陰真經的人,肯定要直接對全真教下手,而按照周伯通當時的武功而言,他并沒有能力保全九陰真經,以及全真教上下的安全,如此以來,全真教在武林中的地位將面臨不保。
對于這一切,其實王重陽是早就看透了的。所以,周伯通是王重陽師弟,卻不是全真教門人,也就不難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