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有不少正篇故事之外的支線人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無疑就是《神雕俠侶》一書中所提及的獨孤求敗了,他留下的劍和劍術可以算作正篇故事之中的重要線索,畢竟主角楊過正是在得了他的重劍之后習得一身玄鐵劍法才成了書中的頂尖高手之一,不過拋開他留下的東西來看,他本人的存在就是一個最大的彩蛋,獨孤求敗自詡“縱橫江湖三十馀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更無抗手,無可奈何,惟隱居深谷,以雕為友。 嗚呼!群雄束手長劍空利,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然而除了這寥寥幾筆的生平自述之外,他身上還有太多的謎團沒能解開,比如他擊敗過誰,具體活在哪個年代,都是謎,正是因為這些支線人物的存在,讓讀者在讀金庸作品的時候總覺得意猶未盡,甚至有時候要幾本書連在一起讀才能夠破解其中奧秘。
(獨孤求敗劇照)
金庸筆下可不止有獨孤求敗這一支線人物,幾乎在每部作品中都或多或少的留下了一些只活在傳說中的角色,以《天龍八部》一書為例,掃地僧口中的“兩百年內第一高僧”玄澄大師算一位,大理段氏的祖先段思平算一位,慕容家的祖先慕容龍城也算一位,還有那逍遙派的創牌祖師逍遙子自然也算一位,有如此多的隱藏高手存在,所以《天龍八部》也被稱為金庸筆下的武學巔峰時代,不過本文的主角可不屬于這一時代,而是在那《倚天屠龍記》之中,算來應該是個武學末世,但卻依舊不影響這一時代有張三豐、張無忌這樣鶴立雞群的高手存在,不過這一時代可不只有這兩位高人,還有一位練全了九陽神功的人,他的實力絕不在張無忌之下。
縱觀金庸全書,明確提到學全九陽神功之人也就兩位,一位即是那創出《九陽真經》的斗酒僧了,作為創功者,他要學全這門武功自然是易如反掌,而另一位則是咱們的主角張無忌了,張無忌從猿腹之中偶得《九陽真經》,繼而將其學會,除此二人之外,還有四位只學過殘卷。
第一位是那覺遠禪師,當年他也學了一部分九陽神功,而他在臨死之前是將這門功夫傳給了三個人,即是無色禪師、張君寶和郭襄,接著這三人分別以九陽神功為基底,自創了少林九陽功、武當九陽功以及峨眉九陽功,無色禪師是讓少林慢慢崛起,而另外兩位更是了不得,皆成開宗立派的祖師,可見這九陽神功威力之大,只是殘卷已是足以讓人開宗立派。
(張無忌劇照)
那么除了以上提到的這六個角色,還有誰染指過《九陽真經》呢?至少原著尚未表明,不過金老卻是借張無忌之口道出了這么一位人選,他就極有可能學全了《九陽真經》,那人也同樣是位開宗立派的祖師爺,并且還創出了一門神功。
此人名為木靈子,他所創建的門派即是那崆峒派,而他創出的神功即是“七傷拳”,似乎在絕大多數人眼中看來,七傷拳并非什么上乘武功,人們之所以有如此誤解其實還是因為書中用七傷拳的那些人都沒練對這門功夫,所以他們用起來都是“先傷己再傷敵”,其實這并非創功者本意。
(崆峒派劇照)
張無忌也曾提到:“木靈子前輩想必內功深湛,自然能練,不但無害,反而強壯肝腑。”也就是說崆峒弟子所練的七傷拳之所以會傷害自己其實根本原因就是他們內力不足,而木靈子內力足嗎?至少從原著設定上來看,他一直活到九十多歲才死去,若是他內力不足,只怕早被七傷拳所傷,也活不到九十多了,所以木靈子的內力一定是極深的,而原著中除了張無忌之外,其他所有學了七傷拳的人都難逃“先傷己再傷敵”的命運,也就是說能夠讓七傷拳不傷己的關鍵就在于是否學了《九陽真經》。
(蕭峰劇照)
《九陽真經》無疑是金庸筆下最高深的內功寶典之一,整個《倚天》時代也沒有其他任何一門內功能出其右,所以木靈子極有可能也是學全了《九陽真經》才能夠將七傷拳練到極致的同時還活到九十多,而這么一位開宗立派的高手的武功自然是在張無忌的水平之上(創武功的人通常比學武功的人武學天賦要高),事實上張無忌的武功配置雖然豪華,但在實戰上卻輸過很多次,還不如幾乎只用一門降龍十八掌的蕭大俠強,可見武功配置和實戰完全是兩碼事,若是他對上木靈子,只怕是要遭遇慘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