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學歷一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若是要說起第一學歷、第二學歷與最高學歷,很多同學就要疑惑了:
什么是第一學歷?
不同學歷之間有區別嗎?
自考是第幾學歷?
能搞清楚嗎?
今天小鵬老師就帶大家來捋清楚!
第一學歷 “第一學歷”者,就是國民教育系列的普通全日制教育的學歷。普通初中、普通高中、普通高校(含普通中等專業學校)的上級是各省市第一教育局,畢業時頒發的學歷是由第一教育局頒發,稱之為第一學歷。 通俗的說統招出來獲得的全日制學歷,是第一學歷。畢業證書上寫著“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證書”的則為第一學歷。 第二學歷 最高學歷 最高學歷就是一個人在國民教育體系中最后也即最高層次的一段學習經歷,以經教育行政部門批準、實施學歷教育、有國家認可的文憑頒發權力的學校及其它教育機構所頒發的學歷證書為憑證。 直到今天,就我國學位體系設置的現狀來看,最高學歷是博士研究生學歷。
但也有例外的,有的考生也是專升本,屬于在校推優的,拿到的本科學歷的證書是“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證書”,他的第一學歷就是本科。你也只需對照證書上的“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證書”、“成人”還是“自學考試”的字樣加以區分就可以了。
其實,大家不要被這個字面上的第一第二所誤導了,我國教育部規定第一學歷與第二學歷的關系是同一層次的兩個學歷。也就是說自考專升本,不存在第一學歷,第二學歷這個概念。不管是第一學歷還是第二學歷,都是國家承認的學歷,而且在教育部都有電子注冊。
目前,很多在職人士通過自學考試繼續教育形式來進行自考本科的學習,以獲得本科證書,雖然第二學歷獲得證書含金量沒有統招高,但是在考取公務員、升職、考研等方面是有同等效力的。所以說,大家可以放心的通過自考繼續教育形式來獲取第二學歷,對于第二學歷國家不僅承認,而且在很多領域都和第一學歷有著相同的效力!
自考有哪些好處?
考證、考研、考公務員、出國留學
獲得自考本科學歷,根據國家教育部1988年15號文件,享受普通高等教育畢業證書相同的法律效力。
就業、工資定級、人事改革、考研、考證、考公務員、留學、職稱評定等,自考畢業生享受同等待遇。
解決就業壓力
社會對高等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HR面對海量的求職簡歷,學歷就是能力篩選的首要標準。學歷不夠,往往在招聘的第一關就會被pass掉。但是再一次參加高考肯定是不現實的,那么,自考學歷在此時無疑就成為了你找工作的一塊敲門磚。
讓你擁有更多的就業機會 由于自考是我國開展時間最長的繼續教育形式,所以社會認可度相對較高,找工作時自考學歷還是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目前學歷越高所擁有的就業機會越多,反之如果學歷低無形之中必然會喪失許多理想的工作機會。自考比起統招可能弱一些,但是整體社會認可度和含金量是除統招學歷外最高的。而且當今社會的一個普遍現象就是:學歷越高,工作機會就越多,上升空間也越大,發展前景也越好。 讓你擁有更多升職的機會 許多單位提拔干部、競選領導基本條件都是本科及以上學歷。即使自己能力完全可以勝任,但要是文憑不夠,你還是沒有競選資格,就只能看著機會與自己失之交臂。而作為高含金量的自考學歷,無疑就是你的最佳選擇了。 讓你擁有更多加薪的機會 據調查,文憑和工資都是相匹配的,且高文憑升職的速度會更快。我國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以及一些國企基本都是按照學歷定工資,本科工資比??乒べY高一檔次,一些較規范的企業也是按學歷定工資。而在漲工資方面,自考文憑和普通本科基本一致,無疑會擁有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 拓寬知識面
各行各業對知識面要求的提高,就本專業的知識可能已經無法滿足未來工作的需求,知識的寬度也可能決定著未來的出路,多一個專業技能對以后工作發展也將是決定性的。
塑造復合型人才
綜合性人才無疑是工作就業的首選。第二專業教育能夠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增強學生畢業后的社會適應性;能夠使高校生在完成主修專業課程的基礎上,較系統的學習二專業的主干課程,并獲得相應的學歷、學位,最終把學生塑造成優秀的現代復合型、應用型的人才。
可能是因為在校時錯過了去學習自己所喜歡專業的機會,也有可能是步入社會后發現自己就業前景并不如意,想更加充實自己,完善自己。不管是因為什么,如果選擇繼續學習,那么第二學歷會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自考是目前國家承認學歷的四大考試之一,自考本科學歷的含金量僅次于全日制本科學歷,它區別于其他教育形式,最大的優勢在于參加自學考試的人不會受到年齡、性別、學歷、工作職業等條件的限制。而且自考是學分制管理,只要參加考試達到規定的學分即可申請畢業,滿足了大家在學習時間上的靈活性和開放性,自考可與能力相結合,根據考生自己的需要,自由選擇專業進行學習,對在職考試的朋友來說是一種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