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謁金門詞牌簡介
謁金門,原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詞牌名,又名“空相憶”“花自落”“垂楊碧”“楊花落”“出塞”“東風(fēng)吹酒面”“不怕醉”“醉花春”“春早湖山”等。元高拭詞注“商調(diào)”。宋楊湜《古今詞話》因韋莊詞起句為“空相憶”,名“空相憶”。張輯詞有“無風(fēng)花自落”句,名“花自落”;又有“樓外垂楊如此碧”句,名“垂楊碧”。李清臣詞有“楊花落”句,名“楊花落”。李石名“出塞”。韓淲詞有“東風(fēng)吹酒面”句,名“東風(fēng)吹酒面”;又有“不怕醉。記取吟邊滋味”句,名“不怕醉”;又有“人已醉。溪北溪南春意。擊鼓吹簫花落未”句,名“醉花春”;又有“春尚早。春入湖山漸好”句,名“春早湖山”。
相傳漢武帝以西域大宛馬銅像立于皇宮魯班門外,改魯班門稱金馬門。西漢時的文士東方朔、揚雄、公孫弘等曾待詔金馬門,稱“金門待詔”。調(diào)名本意即詠朝官等待君王召見,唐宋以來詞人謁金門詞作很多。
敦煌曲子詞存謁金門四首,其中《謁金門·長伏氣》中有“遠(yuǎn)謁金門朝帝陛”句,疑似為謁金門創(chuàng)調(diào)之作。全詞曰:“長伏氣,住在蓬萊山里。綠竹桃花碧溪水,洞中常晚起。 聞道君主詔旨,服裹琴書歡喜。得謁金門朝帝陛,不辭千萬里。”
唐馮延巳謁金門詞三首,其中《謁金門·風(fēng)乍起》最為有名,詞曰:“風(fēng)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挼紅杏蕊。 斗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謁金門用仄韻,而且每句用韻,使得此調(diào)適合表達(dá)壓抑、悲咽的情緒。韋莊詞《謁金門·空相憶》最能體現(xiàn)調(diào)情特點,為唐宋通用之體。
代表作品有馮延巳《謁金門·風(fēng)乍起》、李好古《謁金門·花過雨》等。
《欽定詞譜》載謁金門四體,以韋莊《謁金門·空相憶》為正體,為雙調(diào)四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韻,前段四句為“三六七五”句式,后段四句為“六六七五”句式。另有雙調(diào)四十五字,前段四句四仄韻,后段五句四仄韻;雙調(diào)四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韻等變體。
(一)正體格律及例詞
正體為雙調(diào)四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韻。以韋莊《謁金門·空相憶》為代表,格律與例詞對照如下:
(平)(平)[仄],
空相憶,
(平)仄(仄)平(平)[仄]。
無計得傳消息。
(平)仄(平)平平仄[仄],
天上嫦娥人不識,
(仄)(平)平(仄)[仄]。
寄書何處覓。
(平)仄(仄)平(平)[仄],
新睡覺來無力,
(仄)仄(仄)平(平)[仄]。
不忍看伊?xí)E。
(仄)仄(仄)平平仄[仄],
滿院落花春寂寂,
(仄)(平)平(仄)[仄]。
斷腸芳草碧。
《欽定詞譜》:此調(diào)以此詞為正體,若孫詞、周詞之?dāng)偲凭浞?,程詞之添字,皆變格也。
(二)變體一格律及例詞
變體一為雙調(diào)四十五字,前段四句四仄韻,后段五句四仄韻。此體除換頭句攤破為三字兩句與韋莊詞不同外均與韋詞相同。以孫光憲《謁金門·留不得》為代表,格律與例詞對照如下:
平仄[仄],
留不得,
平仄仄平平[仄]。
留得也應(yīng)無益。
仄仄平平平仄[仄],
白纻春衫如雪色,
平平平仄[仄]。
楊州初去日。
平仄平,平平[仄],
輕別離,甘拋擲,
平仄仄平平[仄]。
江上滿帆風(fēng)疾。
仄仄仄平平仄[仄],
卻羨彩霞三十六,
平平平仄[仄]。
孤鸞還一只。
(三)變體二格律及例詞
變體二為雙調(diào)四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韻。此體前后段第二句都是六字折腰句與韋莊詞不同,其它與韋詞同。以周必大《謁金門·和從周宣教韻祝千歲壽,請呼段、馬二生歌之》為代表,格律與例詞對照如下:
平仄[仄],
梅乍吐,
仄仄仄、平平[仄]。
趁宴席、香風(fēng)度。
平仄仄平平仄[仄],
人與此花俱獨步,
平平平仄[仄]。
風(fēng)流天付與。
仄仄平平平[仄],
好在青云岐路,
仄仄仄、平平[仄]。
愿共作、和羹侶。
平仄仄平平仄[仄],
歸訪赤松辭萬戶,
平平平仄[仄]。
鶯花猶是主。
(四)變體三格律及例詞
變體三為雙調(diào)四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韻。此亦韋莊詞體,只是換頭句為七字、前后兩結(jié)句都作上一下四句法與韋詞不同。以程過《謁金門·江上路》為代表,格律與例詞對照如下:
平仄[仄],
江上路,
平仄仄平平[仄]。
依約數(shù)家煙樹。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枕歸心村店暮,
仄仄平平[仄]。
更亂山深處。
(仄)(仄)(平)(平)平(仄)[仄],
夢過江南芳草渡,
仄仄仄平平[仄]。
曉色又催人去。
平仄平平平仄[仄],
愁似游絲千萬縷,
仄平平仄[仄]。
倩東風(fēng)約住。
三、謁金門名篇集錦
《謁金門·開于闐》敦煌曲子詞
開于闐,綿綾家家總滿。奉獻(xiàn)生龍及玉碗,將來百姓看。
尚書坐宮殿。四塞休征罷戰(zhàn)。但阿郎千秋歲,甘州他自離亂。
《謁金門·仙境美》敦煌曲子詞
仙境美,滿洞桃花淥水。寶殿瓊樓霞閣翠,六銖常掛體。
悶即天宮游戲,滿酌瓊漿任醉。誰羨浮生榮與貴,臨回看即是。
《謁金門·春雨足》[唐]韋莊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綠。柳外飛來雙羽玉,弄晴相對浴。
樓外翠簾高軸,倚遍闌干幾曲。云淡水平煙樹簇,寸心千里目。
《謁金門·空相憶》[唐]韋莊
空相憶,無計得傳消息。天上嫦娥人不識,寄書何處覓?
新睡覺來無力,不忍把伊?xí)E。滿院落花春寂寂,斷腸芳草碧。
《謁金門·春漏促》[唐]韋莊
春漏促,金燼暗挑殘燭。一夜簾前風(fēng)撼竹,夢魂相斷續(xù)。
有個嬌嬈如玉,夜夜繡屏孤宿,閑抱琵琶尋舊曲,遠(yuǎn)山眉黛綠。
《謁金門·春滿院》[唐]薛昭蘊
春滿院,疊損羅衣金線。睡覺水精簾未卷,檐前雙語燕。
斜掩金鋪一扇,滿地落花千片。早是相思腸欲斷,忍教頻夢見!(教 一作:交)
《謁金門·留不得》[唐]孫光憲
留不得,留得也應(yīng)無益。白纻春衫如雪色,揚州初去日。
輕別離,甘拋擲,江上滿帆風(fēng)疾。卻羨彩鴛三十六,孤鸞還一只。
《謁金門·風(fēng)乍起》[唐]馮延巳
風(fēng)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挼紅杏蕊。
斗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謁金門·楊柳陌》[唐]馮延巳
楊柳陌,寶馬嘶空無跡。新著荷衣人未識,年年江??汀?/span>
夢覺巫山春色,醉眼花飛狼籍。起舞不辭無氣力,愛君吹玉笛。
《謁金門·秋已暮》[唐]牛希濟
秋已暮,重疊關(guān)山岐路。嘶馬搖鞭何處去,曉禽霜滿樹。
夢斷禁城鐘鼓,淚滴枕檀無數(shù)。一點凝紅和薄霧,翠蛾愁不語。
《謁金門·煙水闊》[唐]魏承班
煙水闊,人值清明時節(jié),雨細(xì)花零鶯語切,愁腸千萬結(jié)。
雁去音徽斷絕,有恨欲憑誰說?無事傷心猶不徹,春時容易別。
《謁金門·春欲半》[唐]魏承班
春欲半,堆砌落花千片。早是潘郎長不見,忍聽雙語燕。
飛絮晴空飏遠(yuǎn),風(fēng)送誰家弦管?愁倚畫屏凡事懶,淚沾金縷線。
《謁金門·長思憶》[唐]魏承班
長思憶,思憶佳辰輕擲。霜月透簾澄夜色,小屏山凝碧。
恨恨君何太極,記得嬌嬈無力。獨坐思量愁似織,斷腸煙水隔。
《謁金門·美人浴》[ 唐 ] 閻選
美人浴,碧沼蓮開芬馥。雙髻綰云顏似玉,素娥輝淡綠。
雅態(tài)芳姿閑淑,雪映鈿裝金斛。水濺青絲珠斷續(xù),酥融香透肉。
《謁金門·春索寞》[宋]袁去華
春索寞。樓上晚來風(fēng)惡。午醉初醒羅袖薄。護(hù)寒添翠幕。
愁里花時過卻。閑處淚珠偷落。憔悴只羞人問著。鏡中還自覺。
《謁金門·深院閉》[宋]袁去華
深院閉。漫漫東風(fēng)桃李。芳草萋迷煙雨細(xì)。秦樓何處是。
還是傷春意味。閑卻踏青天氣。折得海棠雙蒂子。無言心自喜。
《謁金門·春又老》[宋]王安石
春又老,南陌酒香梅小。遍地落花渾不掃,夢回情意悄。
紅箋寄與添煩惱,細(xì)寫相思多少。醉后幾行書字小,淚痕都揾了。
《謁金門·秋露墜》[宋]晏殊
秋露墜,滴盡楚蘭紅淚。往事舊歡何限意,思量如夢寐。
人貌老于前歲,風(fēng)月宛然無異。座有嘉賓尊有桂,莫辭終夕醉。
《謁金門·秋感》[宋]蘇軾
今夜雨,斷送一年殘暑。坐聽潮聲來別浦,明朝何處去。
孤負(fù)金尊綠醑,來歲今宵圓否。酒醒夢回愁幾許,夜闌還獨語。
《謁金門·秋夜》[宋]蘇軾
秋帷里,長漏伴人無寐。低玉枕涼輕繡被,一番秋氣味。
曉色又侵窗紙,窗外雞聲初起。聲斷幾聲還到耳,已明聲未已。
《謁金門·秋興》[宋]蘇軾
秋池閣,風(fēng)傍曉庭簾幕。霜葉未衰吹未落,半驚鴉喜鵲。
自笑浮名情薄,似與世人疏略。一片懶心雙懶腳,好教閑處著。
《謁金門·示知命弟》[宋]黃庭堅
山又水,行盡吳頭楚尾。兄弟燈前家萬里,相看如夢寐。
君似成蹊桃李,入我草堂松桂。莫厭歲寒無氣味,余生今已矣。
《謁金門·花過雨》[宋]李好古
花過雨,又是一番紅素。燕子歸來愁不語,舊巢無覓處。
誰在玉關(guān)勞苦?誰在玉樓歌舞?若使胡塵吹得去,東風(fēng)侯萬戶。
《謁金門·閑院宇》[宋]盧祖皋
閑院宇,獨自行來行去?;ㄆ瑹o聲簾外雨,峭寒生碧樹。
做弄清明時序,料理春酲情緒。憶得歸時停棹處,畫橋看落絮。
《謁金門·秋幾許》[宋]盧祖皋
秋幾許,荒蓼敗荷煙渚。貼水飛鷗江欲暮,風(fēng)帆追急羽。
蝶夢轉(zhuǎn)頭無據(jù),愁到曲屏深處。寒入雙城扃繡戶,也應(yīng)聞細(xì)雨。
《謁金門·春已半》[宋]朱淑真
春已半。觸目此情無限。十二闌干閑倚遍。愁來天不管。
好是風(fēng)和日暖。輸與鶯鶯燕燕。滿院落花簾不卷。斷腸芳草遠(yuǎn)。
《謁金門·春夜雨》[宋]程垓
春夜雨,催潤柳塘花塢。小院深深門幾許,畫簾香一縷。
獨立晚庭凝佇,細(xì)把花枝閑數(shù)。燕子不來天欲暮,說愁無處所。
《謁金門·初春》[宋]黃升
花事淺,方費化工勻染。墻角紅梅開未遍,小桃才數(shù)點。
人在暮寒庭院,閑續(xù)茶經(jīng)香傳。酒思如冰詩思懶,雨聲簾不卷。
《謁金門·花滿院》[宋]陳克
花滿院,飛去飛來雙燕。紅雨入簾寒不卷,曉屏山六扇。
翠袖玉笙凄斷,脈脈兩蛾愁淺。消息不知郎近遠(yuǎn),一春長夢見。
《謁金門·柳絲碧》[宋]陳克
柳絲碧,柳下人家寒食。鶯語匆匆花寂寂,玉階春蘚濕。
閑憑薰籠無力,心事有誰知得。檀炷繞窗燈背壁,畫檐殘雨滴。
《謁金門·愁脈脈》[宋]陳克
愁脈脈,目斷江南江北。煙樹重重芳信隔,小樓山幾尺。
細(xì)草孤云斜日,一向弄晴天色。簾外落花飛不得,東風(fēng)無氣力。
《謁金門·遮素月》[宋]辛棄疾
遮素月。云外金蛇明滅。翻樹啼鴉聲未徹。雨聲驚落葉。
寶蠟成行嫌熱。玉腕藕花誰雪。流水高山弦斷絕。怒蛙聲自咽。
《謁金門·楊花落》[宋]李清臣
楊花落,燕子橫穿朱閣??嗪薮乎踩缢?,閉愁無處著。
綠野帶紅山落角,桃杏參差殘萼。歷歷危檣沙外泊,東風(fēng)晚來惡。
《謁金門·丁酉冬昌山渡》[宋]趙師俠
江水綠,江上數(shù)峰如簇。喚渡小舟來岸北,_輿行太速。
素艷窗紗籠玉,不負(fù)看花心目。今夜知他何處宿。斷魂沙路曲。
《謁金門·耽岡迓陸尉》[宋]趙師俠
沙畔路,記得舊時行處。藹藹疏煙迷遠(yuǎn)樹,野航橫不渡。
竹里疏花梅吐,照眼一川鷗鷺。家在清江江上住,水流愁不去。
《謁金門·和李士舉》[宋]朱敦儒
春怎戀,樓外綠催紅殿。短袖迎風(fēng)愁半卷,手寒無處暖。
目斷蓬萊宮殿,引去誰憐惟怨。相見不如青翅燕,舉頭長安遠(yuǎn)。
《花自落·寓謁金門》[宋]張輯
春寂寞。簾底蕙爐煙薄。聽盡歸鴻書怎托。相思天一角。
象筆鸞箋閑卻。秀句與誰商略。睡起愁懷何處著。無風(fēng)花自落。
《垂楊碧·寓謁金門》[宋]張輯
花半濕,睡起一窗晴色。千里江南真咫尺,醉中歸夢直。
前度蘭舟送客,雙鯉沈沈消息。樓外垂楊如此碧,問春來幾日。
《謁金門·次韻鄭婺源》[宋]韓淲
行又住,水遠(yuǎn)山遙村路。把酒問春春幾許,老年花似霧。
坐上風(fēng)流張緒,留我我還難去。卻憶章臺飛柳絮,只愁縈暮雨。
《謁金門·醉花春》[ 宋 ] 韓淲
人已醉,溪北溪南春意。擊鼓吹簫花落未,杏梅桃共李。
水底魚龍驚起,推枕月明千里。伊呂衰翁徒爾耳,我懷猶未是。
《謁金門·閑度日》[ 宋 ] 韓淲
方齋小集,有琴者,昌甫作詞,和韻。
閑度日,愁里費人辭辟。榆火新煙還熟食,小墻花檻直。
錦字玉徽清集,何用主人留客。相賞暫時誰畫得,龐公非浪出。
《謁金門·不怕醉》[ 宋 ] 韓淲
不怕醉。記取吟邊滋味。幽草綠陰花絮里。鶯啼雙燕起。
老去是何鄉(xiāng)里。漠漠吳頭楚尾。一曲荒山清照水。殢渠杯酒旨。
《謁金門·花影半》[ 宋 ] 韓淲
花影半,晴色乍開云卷。擇勝尋春愁日短,雨余山路晚。
澗底桃深紅滿,人意不禁閑遠(yuǎn)。胡蝶繞枝啼鳥怨,東風(fēng)吹酒面。
《謁金門·春尚早》
春尚早,春入湖山漸好。人去人來雖未老,酒徒猶恨少。
梅落桃開煙島,日日更吹香草。一片芳心拚醉倒,冷云藏落照。
《謁金門·送徐子宜如新安》[宋]陳亮
新雨足,洗盡山城袢褥。見說好峰三十六,峰峰如立玉。
四海英游追逐,事業(yè)相時伸縮。入境德星須做福,只愁金詔趣。
《謁金門·次京口賦》[宋]劉過
歸不去,船泊早春梅渚。試聽玉人歌白_。行云無覓處。
翦燭寫詩無語。漠漠寒生窗戶。明日短篷眠夜雨。寶釵留半股。
《謁金門·秋無惡》[宋]劉過
秋無惡,愁怯羅衾風(fēng)弱。雨線垂垂晴又落,輕煙籠翠箔。
休道旅懷蕭索,生怕香濃灰薄。桂子莫教孤酒約,詩情渾落魄。
《謁金門·和德遠(yuǎn)》[宋]趙長卿
燈乍滅,忽見一天明月。恰舞霓裳歌未歇,露寒回絳闕。
羽服明暉玉雪,笑語輕參環(huán)玦。香澤惱人情不徹,夜長窗自白。
《謁金門·暮春》[宋]趙長卿
風(fēng)又雨,滿地殘紅無數(shù)。花不能言鶯解語,曉來啼更苦。
把酒東皋日暮,抵死留春春去。擬倩楊花尋去處,楊花無定據(jù)。
主要參考資料:
《欽定詞譜》,【清】王奕清等編纂,孫通海 王景銅 校點,學(xué)苑出版社,2008年6月版。
《漢語詩律學(xué)》,王力,中華書局。
《宋詞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3年8月版。
百度百科、古詩詞網(wǎng)等網(wǎng)絡(luò)資料。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為超然山人為學(xué)習(xí)研究詩詞整理編寫,文中插圖均為超然山人攝影作品,版權(quán)歸作者和本公眾號所有。引用詩詞版權(quán)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