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不集中、愛走神、丟三落四是病嗎?
8歲的軒軒(化名)現在讀三年級。
媽媽李女士說:“平時我們覺得他挺聰明的,三歲上幼兒園時,老師都夸他是聰明的孩子,但現在他是班上的‘落后分子’和‘搗蛋鬼’!”
根據一系列癥狀和相關檢查后,軒軒被診斷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即多動癥(ADHD)。
醫生提醒ADHD有3種類型:注意缺陷類型、多動沖動類型和兩者綜合型。
如何判斷孩子注意力集不集中呢?
家長們可以參考下面的專業量表。
對于孩子來說,注意力受年齡、性別、環境等各方因素影響。
心理學家觀察、長期研究小孩注意力的持續時間后,得到了下面的統計數據。
多動癥孩子往往達不到以上水平。
看到這里,有家長會這樣問:
“我家孩子能坐定看半個小時電視,或玩1小時電腦,玩喜歡的玩具和看喜歡的課外書能堅持很長時間。
“這樣看來孩子的注意力還挺好的,不是ADHD吧?”
其實,不一定哦~
多動癥能自愈嗎?
首先,ADHD作為一種神經發育性障礙,它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
可能和腦神經遞質功能不足、腦組織微損害、母孕期因素、鉛中毒、營養不良、社會心理因素等有關。
2012年12月10日,患有多動癥的軒軒,注意力很難集中,身子總是亂動,母親袁建芝不得不抱著兒子上課。
其實,一些家長都有一種錯誤的思想觀念:認為ADHD兒童隨著年齡增大,癥狀會自然消失而不積極干預。
近年來研究發現:
兒童多動癥70%會持續到青春期,30%甚至會持續終身。
● 當得不到及時有效地干預、治療時,多動癥患兒成人后50%~60%會仍然殘留部分甚至全部注意力不集中和沖動癥狀。
● 并且會存在更多的社會功能問題,如工作困難、人際交往差,自我評價低、沖動、易激惹等;
約10%~15%的人通常患有各種精神疾病,如情緒障礙、焦慮障礙、物質濫用,甚至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等。
但只要家長和老師多注意觀察,有的孩子在幼兒園大班就能被發現,這樣甚至可以不用吃藥只給予行為矯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