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真·三國志》第 279 篇文章
今天來講 曹叡
注:圖片皆源于《三國殺》、《陣面對決》、《三國志》及網絡,以文為主。
曹叡,字元仲,魏國第三任領導人,第二任皇帝,曹丕與甄宓之子。曹叡小時候,長得帥氣,又很聰明,博聞強識,能夠過目不忘。曹操為此非常喜愛他,經常將他帶在身邊。曹操曾對曹叡說:我的家族基業因為有了你就可以傳承三代了呀!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繼魏王。那一年,曹叡十六歲,曹丕親自詔令時任侍中的篤學大儒鄭稱為曹叡的師傅,教授他經學,以此明志。221年,曹叡就被封為齊公,但是很不幸的,同一年,甄宓被曹丕賜死。曹叡因為母親的原因也被打入了冷宮,廢為平原侯。此時,曹丕想立徐姬所生的京兆王曹禮為嗣,因此在登基做皇帝之后一直沒有立太子。曹叡敏銳感覺到了父親的冷落,因此做事小心翼翼,只和品行端正的人交朋友,以免被卷入對自己不利的輿論風波。曹丕也詢問過一些大臣關于曹叡的情況,重臣衛臻與曹叡私下里關系不錯,但在面對曹丕的提問后,只稱贊了曹叡的聰明又德行,除此之外,也不多說什么。 若是衛臻說太多,加上太多個人的主觀色彩,很有可能會遭到曹丕的反感而南轅北轍。222年,曹丕又恢復了曹叡的爵位,將他封為平原王。后,曹丕將他過繼給了郭皇后。曹叡與郭皇后建立了母子關系,一開始,曹叡對自己生母甄宓的死耿耿于懷,內心有些別扭。后來才開始將郭皇后當成了自己的母親,早晚進宮請安,郭皇后也因為自己一直沒有孩子而對曹叡寵愛有加。曹丕除了給曹叡配備了老師鄭稱,還給他送去了高堂隆、毌丘儉、何曾等人才。223年,曹丕為曹叡迎娶了河內大族虞氏為平原王妃,又選河內毛氏入東宮。于此,曹叡的政治資本進一步增強,若是外星人不侵略地球,那么曹叡就是繼曹丕之后的曹魏繼承人。曹丕命不長,40歲就掛了,226年,曹丕生病,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臨終前將曹叡立為太子,任命曹真,司馬懿,陳群,曹休為輔政大臣。剛剛寫完遺書,曹丕就升天了,曹叡在洛陽繼位,后人稱之為魏明帝,開始了為期12年的執政生涯。(實際上是14年,因為239-226+1=14,但是,曹叡是在239年的正月初一掛的,因此239年不算數,而曹丕是在226年農歷五月掛的,而這一年,按照規矩,還是曹丕的年份,到227年才算是曹叡的年份,因此,去掉一個頭226和尾239,曹叡執政12年)曹叡當上皇帝那年,正值23歲(按226年開始算),一個剛剛大學畢業生的年紀。當東吳的孫權聽說曹丕五月去世的消息后,于同年的八月就發兵進攻江夏,準備趁火打劫。江夏太守文聘堅守城池,滿朝大臣都提議增援文聘。而曹叡卻認為:孫權擅長水戰,此次之所以放棄了水戰而采取陸戰攻城,就是想趁著文聘防守不嚴的時候突然發動襲擊。如今,文聘擋下來了,吳軍已經沒有了優勢,因此,這場戰爭不會持續太久。在這之前,曹叡曾經派荀禹前去慰勞邊關將領, 荀禹在路上就聽說了吳軍進犯的消息,于是沿途招兵買馬,總共千人,在抵達江夏城外的時候,荀禹指揮軍隊對吳軍發動了突襲,最終,吳軍無功而返。雖然曹叡掌管大權的時候年紀還很輕,但他政商可不低。父親留下來的四個輔政大臣,除了陳群留在中央外,其余三個經常被派去打仗,互相形成了一種力量的均衡。至于為什么留下陳群,是因為他在四個當中,勢力是最弱小的,況且,陳群不像他兒子陳泰,不擅長軍事。晉升太尉鐘繇為太傅,征東大將軍曹休為大司馬,中軍大將軍曹真為大將軍,司徒華歆為太尉,司空王朗為司徒,鎮軍大將軍陳群為司空,撫軍大將軍司馬懿為驃騎大將軍。228年,石亭之戰之后,曹休去世,四個輔政大臣去其一。231年,曹真在伐蜀失敗之后,病死,四大輔政大臣去其二。另一方面,曹叡將先前曹丕時期對同姓諸侯王的嚴厲政策有所放緩。232年,曹叡下令將諸王改封為諸侯王,將諸侯王們領地內的縣改成郡。毋寧說,這是曹叡的一次嘗試,只可惜,他英年早逝。若是他能活得久一點,也許以后就沒司馬氏什么事了吧。另有一點原因,曹家的后人,說真的,一代不如一代,在翻閱曹叡的資料時,經常就出現諸侯王曹X病逝的字眼。因此,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這句話一點都沒錯。網上經常傳出“司馬懿的成功在于他活得久”,實際上,這只是原因之一,比司馬懿活得久的同時代人也多得去了,但為何他們沒有像司馬懿一樣,由此可見,能力與本事才是最重要的,千萬別以為司馬懿的成功只在于他活得久。曹叡為政期間,大興土木,修建宮事,當時的大臣多有勸誡反對。但曹叡表面上并沒有利用手中的大權讓大臣閉嘴,也沒有與大臣抬杠,而是一邊默默地聽,一邊依舊故我。235年,首都洛陽的崇華殿發生火災。曹叡于同年返回洛陽宮,下令重新修復崇華殿,并更名為九龍殿。238年,曹叡下令讓司馬懿前去征伐遼東,當時,司馬大軍抵達遼東后遭遇了連綿大雨,難以對公孫淵進行軍事行動。朝中大臣建議讓司馬懿退兵,但曹叡不為所動,堅持己見。最終,遼東平定,但也就在此期間,曹叡病重。一開始,曹叡在選定輔政大臣的時候,將目光放在了燕王叔父曹宇、曹休的兒子曹肇、夏侯獻與秦朗身上。曹宇為人謙恭,堅決推辭,同時,兩個皇帝身邊的秘書,孫資和劉放因為與曹肇和秦朗多有不和,他們擔心若是這些人成為輔政大臣后,自己就會吃不了兜著走,于是,他們向病床上的曹叡進言,請求讓曹爽和司馬懿輔政。幾天之后,曹叡免去了曹宇大將軍之職,讓曹爽接任,同時又下令讓司馬懿趕緊回來。曹叡早年與叔父曹宇的關系很好,在曹叡親政之后也讓燕王曹宇進入宮中參與國家政事。但此時,曹叡病重在床,腦子可能轉不快,在孫資與劉放兩人的慫恿下,踢開了曹宇等人。據資治通鑒記載,當曹叡得知曹宇推辭的時候,就問身邊的倆人:燕王真是如此嗎?二人回答:燕王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難以承受輔政大臣的重任,因此這樣。當時,曹爽也在旁邊,二人看了一眼曹爽之后,覺得就算他掌權了,也不會為難自己,于是說:曹爽可以,除此之外,司馬懿也可以,應該讓他立即回來。這時,劉放暗中踩了曹爽一腳,在他耳邊說道:快說,臣愿以死赴社稷!由上可見,曹爽優柔寡斷,沒有強大堅韌的內心,不是一個成大事的人。當時還有這么一件醫鬧事件,235年,壽春出現了一個女人,是農民的妻子,她自稱是天神派下來的使者,應當居住在皇宮之中,為帝王家祛災辟邪。據說,有人犯病了,她就讓病人喝下自制的水,病人大都能痊愈。當時曹叡就覺得很神奇,相信了她,專門為她在后宮修建了宮殿,又到處夸贊她的才能。但是如今,曹叡病了,喝下了她自制的水之后依舊沒有效果,于是曹叡一怒之下將她剁了。239年正月初一,剛剛平定了遼東的司馬懿匆匆返回了朝廷,馬上就被引入了宮中。曹叡拉著他的手,囑咐他與曹爽一起輔佐太子曹芳。司馬懿跪在地上,連連磕頭,表示一定不會辜負陛下所托。在文學上面,曹叡建立了崇文觀,為后世也留下了深遠的影響。曹叡也寫詩,但他的作品大多具有濃郁的抒情,可能與早年喪母有關。清朝人陳祚明曾經評價曹叡的詩歌:明帝詩雖不多,當其一往情深,克肖乃父,如閑夜明月。長笛清亮,抑揚轉咽,聞者自悲。另外,后人也看出來,曹叡的詩歌多有明顯模仿的痕跡,值得注意的是,模仿不是抄襲,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如果喜歡,歡迎幫忙推薦哦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