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科學技術部長 2 月 2 日表示,印度的目標是在 8 月發射月船 3 號月球著陸器任務。
該任務將標志著印度第二次嘗試將航天器登陸月球。當月船二號的維克拉姆著陸器及其機載漫游車墜入月球表面時,2019 年的嘗試失敗了。月船二號的伴隨軌道飛行器仍在繞月運行,并將作為月船三號著陸器和漫游車的通信中繼站。
印度最初計劃在 2020 年發射 Chandrayaan-3,但 COVID-19 大流行使該項目落后于計劃。
印度科技部長吉滕德拉·辛格在2 月 2 日的一份聲明中說:“根據月船二號的學習和國家級專家的建議,月船三號的實現正在進行中。” “許多相關硬件及其特殊測試都已成功完成。發射定于 2022 年 8 月進行。”
Chandrayaan-3 計劃從印度 Satish Dhawan 航天中心搭乘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 Mark III 火箭發射。
到達月球后,月船三號將嘗試在月球赤道以南約 70.9 度處著陸——與月船二號著陸嘗試選擇的著陸點相同。
如果成功,月船三號將使印度成為繼美國、俄羅斯和中國之后第四個成功實現月球軟著陸的國家。
新聞延伸
GSLV Mk 3 aunch 飛行器從位于孟加拉灣沿岸的斯里哈里科塔的 Satish Dhawan 航天中心升空,該活動由印度空間研究組織 (ISRO) 進行網絡直播。
該任務旨在將軌道器放置在 100 x 100 公里的月球極地軌道上,并使用著陸器和漫游車在月球南極附近進行軟著陸。成功著陸將使印度成為繼美國、前蘇聯和中國之后第四個實現登月的國家。
由于“技術故障”,上周的嘗試在發射前 56 分鐘停止了倒計時。印度媒體后來的報道稱,由于氦氣泄漏,這顆 44 米高的火箭的上層壓力下降,這將導致所需推力的損失。
隨著發射按計劃進行,重達 3,850 公斤的月船二號航天器與 C25 低溫第三級航天器在飛行 974 秒時發生分離,航天器處于低地球軌道。在五次軌道提升演習之后,跨月注入定于 8 月 13 日,即任務執行 23 天。7天后將實現月球軌道。
該任務軌道器是月船一號軌道器的 2,379 公斤升級版,將在第 43 天與 1,471 公斤的“維克拉姆”著陸器和 27 公斤的 Pragyan 漫游車分開。
這項耗資 1.5 億美元的任務旨在收集有關月球的水、礦物、地震活動、成分和熱特性的數據,同時還在月球南極附近進行前所未有的著陸。ISRO 主席 K. Sivan 將 Chandrayaan-2 描述為“該機構有史以來執行的最復雜的太空任務”。
Chandrayaan-2 軌道器設計用于在 100 x 100 公里的月球極地軌道上運行一年。它的八個有效載荷包括地形測繪相機,它將生成用于研究月球礦物學和地質學的 3D 地圖、X 射線光譜儀、太陽 X 射線監視器、成像光譜儀和高分辨率相機。
Vikram 擁有四個科學有效載荷,將與班加羅爾附近 Byalalu 的陸地印度深空網絡和軌道器進行通信。它還將促進與流動站的通信,攜帶兩個有效載荷,速度為每秒 1 厘米,在其一個月球日任務生命周期內的射程為 500 米。
目標著陸點位于南緯 70.9 度,東經 22.8 度,位于 Manzinus C 和 Simpelius N 隕石坑之間的高原平原地區,備用站點位于南緯 67.7 度,東經 22.7 度。
為維克拉姆著陸器和布拉格漫游車供電的太陽能電池板將幾乎垂直于月球表面,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能量,因為在著陸緯度太陽不會在天空中升起。
印度太空進展
Chandrayaan-2 是印度繼 2008 年 Chandrayaan 1 之后的第二次月球任務。2007 年批準了俄羅斯建造任務著陸器的初步計劃,由于延誤和技術問題,俄羅斯退出了該項目。ISRO 隨后決定將 Chandrayaan-2 完全由印度制造。
戈斯瓦米說,印度正在“通過計劃在非常靠近月球南極的地方著陸,在推動美國和中國的太空政策的太空資源話語中重塑使命”。
Chandrayaan-2 的成功“將激發在印度興起的新太空產業,并將激發國家資助的太空組織與新的太空初創公司之間更大的合作。”
戈斯瓦米還強調了印度太空政策最近發生的重大轉變,即印度的第一個反衛星武器“沙克蒂任務”,盡管 ISRO“歷來專注于民用太空,并警惕任何可能在'太空軍事化’畫布上著色的聲譽。”
Chandrayaan-2 的發射是在 2019 年眾多國家的一系列登月任務和公告之后推出的。
此前以色列非營利組織 SpaceIL 的 Beresheet 任務在 1 月份中國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漫游者首次登陸月球背面后,嘗試在月球表面軟著陸,但未成功。
美國宣布了 2024 年載人登月的目標,加速了 2017 年 12 月 1 日太空政策指令授權的載人月球太空飛行計劃,該指令要求到 2028 年重返月球。
印度航天局局長于2020年 1 月 1 日證實,它將嘗試第二次登月,使該任務成為印度航天計劃的首要任務之一。
在元旦新聞發布會上,印度空間研究組織 (ISRO) 主席 Kailasavadivoo Sivan 表示,月船三號月球著陸器任務以及 Gaganyaan 載人航天計劃將是 2020 年 ISRO 的首要任務,盡管直到 2021 年都不能飛行。
西文在簡報會上正式宣布了月船三號任務的開始,這將是印度繼九月號月船二號任務的維克拉姆著陸器失敗后第二次嘗試登陸月球。最近幾周,印度官員明確表示正在進行一項新的月球著陸器任務,但在簡報會之前,這些計劃沒有得到官方確認。
“我想在這里正式宣布的一個重要聲明是,Chandryaan-3 已獲得政府批準,”他說。“該項目現已形成。月船三號的活動進展非常順利。”
與月船二號不同,月船二號包括一個軌道器和一個著陸器,后者攜帶一輛漫游車,月船三號將只有一個著陸器和漫游車,以及一個將航天器運送到月球的推進模塊。Sivan 說,月船二號的軌道器運行良好,可以使用長達七年,因此不需要新的軌道器。
這也將降低任務的成本。Sivan 估計月船 3 號將花費 61.5 億盧比(8640 萬美元),而月船 2 號的成本為 97 億盧比。兩項估算都包括航天器的成本及其在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GSLV)上的發射。
Sivan 幾乎沒有提供有關 9 月維克拉姆著陸器墜毀原因的新細節。11 月,太空部國務部長吉滕德拉·辛格 (Jitendra Singh)通知印度議會,該航天器在下降的第二階段減速超過預期時“硬著陸” 。美國宇航局公布了由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的墜機現場圖像。
在簡報會上,西萬重申,是著陸的第二階段造成了問題。“第一階段非常順利。在第二階段,速度下降超出預期,”他說,著陸的后期階段無法彌補。“控制和引導系統不是為這種大偏差而設計的。”
簡報會上的其他 ISRO 官員表示,已向政府提交了一份調查該故障的報告,但該報告或其摘要尚未公開。
盡管包括辛格在內的其他政府官員此前曾表示該任務最早可能在 2020 年 11 月發射,但 Sivan 在事先準備好的講話中并未承諾 Chandrayaan-3 的發射日期。印度媒體報道稱,Sivan 后來表示可能需要 14 16個月完成航天器,將發射推到2021年。
Sivan 在簡報中提到的另一個優先事項是 Gaganyaan 載人航天計劃。該項目于 2018 年 8 月由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正式宣布,目標是在 2022 年 8 月(印度脫離英國獨立 75 周年)之前將印度宇航員送入軌道。
“我們在 2019 年在 Gaganyaan 上取得了良好進展,”他說。他透露,ISRO 已選擇四名宇航員在 1 月晚些時候開始訓練,但沒有透露他們的身份。
當這些宇航員開始接受載人航天飛行訓練時,ISRO 將致力于航天器的設計。“現在許多系統都需要在飛行前進行測試,”他說,包括航天器推進模塊的人工評級和發射逃生系統的測試。
與 Chandrayaan-3 一樣,Sivan 沒有透露載人任務的日期,只是“很快”。早些時候的報道表明,在 2020 年末該航天器的無人試飛之后,ISRO 的目標是 2021 年末進行首次載人飛行。
雖然 Chandrayaan-3 和 Gaganyaan 在簡報會上受到了大部分關注,但 Sivan 還討論了 ISRO 的其他幾個新的和正在進行的計劃,以及來年的里程碑。其中包括新型小型衛星運載火箭 (SSLV) 的首次飛行,這是一種固體燃料火箭,旨在將高達 500 公斤的重量送入近地軌道,以及 GSLV 的首次飛行,其帶有 4 米的新型有效載荷整流罩更大的航天器所需的直徑。
最初的 SSLV 發射將在 ISRO 位于斯里哈里科塔的現有太空港進行。不過,西萬在簡報會上證實,政府已在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收購了 2,300 英畝土地,用于第二個太空港。他說,該站點是專門為支持 SSLV 在到達太陽同步軌道和其他極地軌道所需的南部軌道上發射而選擇的。他沒有說明 ISRO 預計何時從該設施進行首次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