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張先生體檢顯示張先生出現了頸動脈斑塊,了自己的擔憂。如果病情惡化,他可能會出現腦梗
一份報告顯示,在中國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其中40-50歲的人群中,約有百分之六的人存在頸動脈斑塊。70-90歲的人群中,大約百分之六十三的人都患有這種疾病。
張先生擔心自己的頸動脈斑塊會導致腦梗,腦梗又是具有致死性的一類疾病,他會為此感到擔憂也是理所應當。但是既然中國有如此多的動脈斑塊硬者,是否意味著每個人都隨時有腦梗的風險呢?
其實就是血管中的脂肪或營養類物質太多,血液在流動過程中,堆積在“河道上”某一處的沉積物,這種沉積物會造成血管壁的加厚,血管在這處出現了斑塊堆積,能夠供給血液通行的通道自然就變小了。頸動脈斑塊硬化就是指全身動脈硬化斑塊中的一個部位。
頸動脈斑塊硬化會引起血栓嗎?
此類斑塊就好比河道上淤積的廢物,在血液的不斷沖擊之下,有些硬化斑塊會越變越大,直至堵塞河道,讓血液的流通變得極其困難,出現供血不足的情況。
不過也有些堆積物并不穩定,河水一沖就會出現脫落,這時候血小板等凝血物質就會聚集在脫落的傷口處止血,這些凝血物質會聚集成一個大大的團,這就是俗稱的血栓了。
因為頸動脈斑塊靠近大腦部位,這些形成的血栓很可能堵塞大腦血管的供血。形成腦梗,腦梗是具有一定死亡風險的疾病。不過大多數患者因為患病程度輕、及時治療等因素的影響下,都會很快痊愈,腦梗一般只會出現在那些長期患有動脈斑塊的患者身上。
醫生在看完張先生的病情報告后,認為他的斑塊并不算很大,還屬于輕度。通過各種手段是完全可以消除和治愈的。并且這些斑塊的大小也暫時不足以形成血栓。
張先生聽完這話,在松了口氣的同時。也嚴格遵照醫生的建議,在兩年不間斷的藥物和生活習慣調整下,終于讓頸動脈的斑塊厚度大大減少、甚至有些斑塊已經消失不見了。
服用他汀類藥物進行治療
他汀類藥物是控制血脂的一種藥物統稱。由于動脈出現斑塊大多與血液中的血脂濃度有很大的關系。所以通過服用他汀可以控制血脂濃度,自然也就可以控制動脈斑塊的形成速度和規模。
不過服用時也要根據病人的具體病情程度,在詢問醫生的建議后方可使用,這是由于很多病情程度較輕的患者并不需要藥物的治療。
清淡飲食,降低血壓、血脂、血糖
現在很多人基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肥胖問題,中老年人尤為突出。這導致很多人都患有“三高”。而三高患者血液中的脂類物質和糖類物質明顯會高于普通人,這時候這些多余的“養分”就有可能在血管中的某一處歇歇腳,形成動脈斑塊。
所以通過多吃蔬菜、清淡飲食的辦法控制“三高”,也可以對緩解動脈斑塊病情產生很好的作用。
主食上多吃粗糧,選擇韭菜、青菜、芹菜等含有豐富纖維成分的品種,肉類少吃豬肉、鵝肉等油脂含量較高的動物。
在藥物的治療和家人的配合下,張先生通過兩年的堅持努力。終于在第三年的體檢中發現自己的頸動脈斑塊已經“消失”。其實這些措施很多人也都聽聞過一些,但是有些人知道的不是很全面,有些人知道卻不能遵照執行。
堅強的毅力或許才是張先生真正的養生秘訣。
很多人在發現自己出現頸動脈斑塊硬化后,也會因為擔憂腦血栓而產生各種焦躁癥狀。如果沒有及時的咨詢醫生,可能就會采取錯誤的治療手段。
按摩出現動脈斑塊的區域,就會造成病情惡化
出現頸動脈斑塊時不要按摩脖子,這樣會導致斑塊出現不穩定,從而脫落。脫落后血栓可能就會形成,造成患者出現中風。
并且這種方式治標不治本,沒有找出病因,過不了多久斑塊又會出現。
不經過醫生監督,擅自使用抗血小板的藥物
有些人可能在看過一些科普文章后,知道抗血小板類的藥物也可以預防斑塊脫落后血栓的形成,所以就擅自服用這類藥物。這種做法是相當不可取的。
這類藥物雖然可以降低血栓的形成,但是也會加大斑塊脫落后出血的風險。一些患有高血壓的人群,服用這類藥物可能會導致內出血或者血管破裂,危害不比血栓要小。
而且很多人的動脈斑塊并不嚴重,只要通過平常的低糖、低脂飲食就可以控制,完全沒有必要吃藥
出現頸動脈斑塊硬化或者其他部位斑塊硬化時,要遵從醫生的醫囑,合理用藥。再搭配低糖低脂飲食,大多數斑塊都可以得到治愈。
冬天出門時可以在脖子處系一條圍巾,防止頸動脈血管收縮,增大斑塊的形成條件。其實頸動脈斑塊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
1、三分之一的中國人這里有斑塊,一旦發生兇險無比!別再讓它惡劣下去了·健康時報·2017.2.23
2、保健養生:頸動脈斑塊是怎么形成的·生命時報·2014.3.13
3、養血管就是養命!快來學五個秘訣·武漢晚報·201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