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往往有許多原因,會導致人們出現不同程度的鼻塞。嚴重情況下,雙側鼻孔都無法正常通氣,需要張口呼吸,久而久之可能會導致一些嚴重的健康問題。
因此,如果發現明顯的鼻塞,查明鼻塞的原因是最關鍵的!
1
鼻塞的原理
鼻腔作為主要的呼吸通道,空氣中病毒、細菌、過敏原的刺激都會讓鼻腔黏膜分泌「亢奮」,導致內分泌物增多,鼻腔通氣道就會變得狹窄,從而引起鼻塞。
此外,鼻內黏膜本身水腫、鼻內解剖結構異常、有新生物存在等,也會引起鼻腔的阻塞。
2
哪些原因容易引起鼻塞?
●
感冒:
溫度變化大,早晚溫差明顯時,人們很容易受涼感冒,以秋冬或冬春季之交多見。感冒常見的表現就是鼻塞,通常還會伴隨著咳嗽,打噴嚏,流鼻涕,早期為清水樣鼻涕,后變為粘液膿性鼻涕,可有低熱和全身不適。
●
過敏性鼻炎:
當過敏性鼻炎患者接觸到了過敏原,此時就容易導致疾病發作。患者多有間歇或持續的鼻塞出現,伴隨著打噴嚏,流清水樣鼻涕,鼻癢等癥狀出現。其中陣發性噴嚏每天數次,每次多于3個,多在晨起、夜晚或接觸過敏原后立刻發作。大多數患者還會伴有眼癢、耳癢和咽癢。
●
鼻竇炎:
患鼻竇炎后,出現持續性或間斷性的鼻塞,多因鼻腔黏膜充血腫脹和分泌物增多所致,患側鼻內會有較多的黏膿性或膿性鼻涕,可倒流入鼻咽部、咽部。同時還會伴有嗅覺障礙或病變竇區的疼痛或頭痛。
●
鼻外傷或畸形:
有明顯外傷史。外傷易引起鼻骨骨折、鼻中隔血腫、鼻中隔骨折等可導致鼻塞,影響通氣。此時往往伴有外鼻畸形、腫脹、鼻黏膜充血,損傷血管時可有鼻出血。若未及時診治,愈合后發生畸形,可能造成長期持續性鼻塞或反復鼻出血。
●
鼻內腫物:
以鼻息肉最常見,此外還有內翻性乳頭狀瘤、腺樣體肥大、纖維血管瘤、惡性腫瘤等。隨著腫物體積逐漸增大,患側的鼻塞往往隨之加重,同時可能會伴有鼻腔分泌物增多、嗅覺障礙、鼻出血。
若累及臨近器官也會伴有相應癥狀,如耳鳴、聽力減退、視力下降、牙痛等。兒童單側鼻塞、分泌物增多也不能排除鼻內異物的可能性。
3
如何自行緩解鼻塞?
如果鼻塞癥狀較輕,有一個老少皆宜的辦法——洗鼻!
用鹽水把鼻腔內的鼻涕、過敏原等刺激物沖走,降低局部炎性介質的濃度,可以改善鼻腔通氣,從而讓呼吸更通暢。用生理鹽水或者海鹽水沖洗鼻腔,堅持每天2~3次,能夠減輕粘膜腫脹,幫助緩解鼻塞。
4
哪種情況需要就醫?
鼻塞癥狀較重,持續時間較長,或伴有鼻出血、咳嗽流涕等其他癥狀時,最好第一時間到醫院就診,查明鼻塞的原因。
1 | 如果是感冒疾病引發的鼻塞,需要清除體內的感冒病毒,這樣病情才可以好轉。 |
2 | 如果是過敏性鼻炎引發的鼻塞,一般會服用抗過敏藥物和鼻噴激素來治療。患者還需要遠離過敏原,這樣才能防止過敏性鼻炎反復發作。 |
3 | 如果是慢性鼻竇炎或鼻內發現腫物時,往往需要進一步手術治療。 |
推薦科室:
耳鼻喉科
作者 | 北京市海淀醫院 陳平
編輯/排版 | 夾心、布丁、蛋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