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下午,《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孫僑潞的媽媽在社交平臺上發文,宣布了孫僑潞疑因心梗去世。
1月3日,據韓媒報道,韓國MBN頻道的前青年男主播金柱永因心臟麻痹猝死家中,年僅34歲。
1月4日,有網友爆料,某互聯網公司員工張**,12月29日凌晨1:30下班回家路上猝死,年僅23歲。
短短幾天時間,三起猝死事件出現在大眾的視線里,讓人在為逝者感到惋惜的同時,也為生命敲醒了警鐘!
提到猝死,我們很容易將它和熬夜、加班、過度疲勞聯系在一起,而世界衛生組織(WHO)對猝死的定義則是:平素身體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為猝死。
目前公認為發病1小時內死亡者多為心源性猝死,其中最常見的病因是冠心病猝死,見于急性冠脈綜合征。
急性冠脈綜合征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的一種嚴重類型。常常表現為胸骨后或心前區壓榨性疼痛,伴有胸悶、大汗等不適,可導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或猝死,常見于老年、吸煙、肥胖、男性、絕經后女性、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及有早發冠心病家族史的患者。
從近幾年的猝死數據統計來看,年輕人在猝死人員中的占比越來越高。包括加班、過勞、抽煙、喝酒、熬夜等在內的不良生活習慣,最終使得心腦血管疾病走向年輕化。
上述一些不良生活習慣往往多見于某些特定職業內,比如IT程序員、醫生、企業高管、運動員等。因此這類人群要更加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防范猝死。
6個信號,可能是心臟在向你求救!
近些年,“心好累”已經成了人們的口頭禪,但這不只是一種不良情緒,還可能是心臟報警的信號!如果我們遇到這6個信號,有可能是猝死發生前的征兆,要趕緊打120及時求救:
胸痛:典型的冠心病表現是胸痛,冠心病的猝死率是最高的。一般發生在胸骨后方,整個邊界不是很明確,面積較大,或者說不清到底哪疼,主要是悶痛的感覺。
過度出汗:當在一段時間內并沒有進行運動卻突然出汗的話,那么這有可能是心臟疾病發作前的一個信號。對女性而言,感覺上更像更年期的潮熱或盜汗。在心臟病發作前,身體上例如頸部、后背、頭皮、手心或腳掌等都會大量出汗。
呼吸困難:如果出現呼吸困難、胸悶、頭暈等癥狀,需警惕肺栓塞、心衰急性發作等。
失眠焦慮,極度疲憊:在沒有缺少睡眠、劇烈運動或生病的前提下,連續幾天、幾星期,甚至幾個月都出現無法緩解的疲勞感,且伴有失眠、焦慮、夜間驚醒等癥狀,就要考慮是否心臟出現問題。
重度血壓升高:對于主動脈夾層患者,發病征兆是劇烈疼痛,而且在疼痛的同時會伴有重度的血壓升高。
暈厥:暈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數暈厥是由于心跳突然減慢或停止,導致腦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出現不明原因暈厥后應提高警惕,盡快查明原因,預防下一次暈厥甚至猝死的發生。
冬季注意預防心血管疾病
冬季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包括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一級預防是指發病前的預防,即無病防病發生;二級預防是為了降低再次發生的危險及減輕致殘率,即患病后防止再發病。
1、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青年人群應定期體檢,或到心內科等科室進行相關篩查。
2、心肌病患者應積極治療原發病。
3、避免過度勞累,避免過度運動。
4、控制血壓、血脂、血糖、體重等。
5、戒煙限酒。
6、調節情緒,避免過度驚喜或悲傷。
7、調節生活方式,營養均衡。
8、定期體檢。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早晨室外鍛煉。若有陣發性胸悶、胸痛或伴肩部酸困感就有及時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