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雨是某連鎖藥店的區域經理,在巡店時,發現A分店有一個OTC陳列貨架的首三層有些雜亂,不夠美觀。恰好當時店長不在,心雨想反正也就是分分鐘的事情,于是就和當班員工花了一點時間重新整理了一下。
看到調整后的“效果”,心雨很滿意。可是,正當心雨在另一家門店巡店時,突然接到A店店長小霞的電話——
小霞有些生氣地說:“領導,你怎么把我的陳列給調了?我那些高毛利的商品都被放下去了,怎么做毛利額呀?”
心雨心里頓時一驚,沒想到小霞原來的陳列只是考慮了毛利點。心雨說道:“我是按照公司的標準來展示高毛利商品的,而且突出了重點;而之前你的陳列,只注重了高毛利卻忽略了美觀。”
心雨肯定了小霞的“積極想法”,但是,也幫助其“修正”了一下不合理之處。在這個案例中,小霞在陳列上做得好的地方是,她知道陳列與業績中的毛利直接相關,問題點在于,她只想著這一點,而忽視了對顧客的影響。
過多貼牌產品或是顧客沒有見過的產品,會帶來顧客的“認同度”與“信任感”下降;但是門店要生存與發展同樣要有足夠的利潤,那該如何通過陳列來提升自己的毛利率呢?
1、特殊陳列展示主推產品
門店的盈利模式,多數是低價吸客,貼牌或是其他產品(把毛利)拉回來。當然,具體的陳列與每家藥店的定位有關。定位于平價大賣場與專業健康藥房,或是高端人群的藥店,其陳列自有不同。
但核心相似,要想抓好毛利,在端架、首層、堆頭、涼茶筐(花車)、收銀臺、背柜的2-4層等“黃金視野位”都應主要體現公司的主推產品,當然,其毛利率普遍也更高一些。
這樣陳列的目的是增加顧客的“接觸”機會,通過商品本身的位置來吸引顧客注意,創造銷售機會,提高產品動銷率。
不過,我們也要注意,不能“過度”,也就是在這些位置上同樣要有顧客認同度較高的一些產品,這樣顧客才不會感到“陌生”。
以平價藥房來舉例,要讓顧客感受到的是“這家藥店價格實惠,而且有我想要的產品”。這樣就會進一步增強其購買其他產品的信心,即使價格略高,可能也會被淡化。
相反,如果顧客一進店看到的都是自己根本不想買的,或是根本就沒有看到過的,那么,顧客就會覺得“上當”了。
2、抓住每個貨架中間區域
一般來說,每個貨架的中間區域都是相對“更容易被關注”的地方,而在兩側以及下面的位置的產品相對會被“看得少”,所以,我們可以把一些高毛利產品相對多呈現在中間的“地段”。
3、1+1陳列
這里面有幾層意思,就是對于一些有一定關聯的產品,可以陳列在相鄰位置,如魚肝油與鈣粉。
其中,可以把我們想要推薦的放在顧客“點名”購買的品牌產品邊上,比如,A品牌魚肝油邊上有我們的“高毛利鈣粉”,或是其他同類型的高毛產品,通過置換來實現毛利提升。
如此,就不必過度擔心品牌產品“銷得越多越虧”了。
1+1陳列,也可以用在一些相關性產品的特殊“延伸”上,比如通過異型或是掛式陳列,將與某個區域關聯較密切的產品放在貨架附近,以增加銷售,提升每一單的毛利率。
1+1陳列也表現在一些企業的“捆綁袋”中,也就是把相關的一些產品用一個袋子裝好,用絲帶扎起來,在北方相對較常見。
1+1陳列同樣可以運用于貨架之間的關聯,比如婦科與兒科,內分泌與循環系統的鄰近陳列等。
4、適度隱藏
這是針對一些負毛利或是毛利極低的產品,雖然這不是我們倡導的一種方式,但還是有一些門店在這樣做,人為來干預顧客視線。
當然這里的“隱藏”并不是真的藏起來了,而是放在相對“偏僻”或是不易看到的地方,比如很靠賣場里面的區域,有些門店也通過側放來實現自己的想法,利弊要自己去權衡。
陳列也是實現銷售目的的重要措施,當賣場的陳列與銷售人員“配合”得很好,同時又能增加顧客“好感”時,毛利率提升只是水到渠成的事!
來源:中國藥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