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們民族都稱呼自己為“炎黃子孫”。
在有些人看來,這只不過是一個虛構想象的共同體,他們總是認為,在數千年歷史的長河之中,作為主體民族的漢族一直在和別的民族“融合”,因此漢族的血緣早就亂了。
然而,大規模的分子生物學檢測結果卻狠狠地打了他們的臉。
檢測結果表明,約五六千年前,五個“超級祖父”是大多數中國人的的祖先,其中總人口超過一半是三位“超級祖父”的后裔。
由此可以看來,“三皇五帝”這樣的傳說并非單純的神話,而是建立在史實的基礎之上的,是我們民族對遠古那段歷史的浪漫的想象。
學界認為,那三位“超級祖父”按時間順序依次為伏羲、神農炎帝、軒轅黃帝。
(伏羲)
(炎帝)
(黃帝)
由此可以看出,從父系來看,漢族高度統一,許多人所認定的“漢族融合民族論”只是漢族構成的極小部分,遠不是我們民族的主流。
和漢族相比,許多少數民族的構成則是十分的混雜,由此以維族最為突出。
(漢人血統最為純正,“三皇五帝”之說并非虛妄)
換句話說,分子生物學證實,中國王朝正統史學家中的三皇五帝、炎黃子孫之說是準確的,并非虛構想象共同體。
在許多人的印象之中,漢族的血統高度混雜,早就混亂不堪了。
他們有這樣的想法其實很是正常,因為我國歷史上的戰亂頻繁,北方許多民族一直在對中原繁華之地虎視眈眈。
但實際上,我們的古人并不會那么輕易地和別的民族通婚的。
一直以來,我們民族信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信條,我們一直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文明、最光榮的族群,我們領導世界、我們統治四夷,我們高高在上!
這樣的一種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決定了我們民族不可能會和別的民族通婚,女子也以嫁給異族為恥。
像“昭君出塞”這樣的故事之中,古人都是認為昭君的命運是悲慘的。
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即是我們民族的人數眾多,和那些進入中原的異族相比,我們的人數一直處于絕對的優勢,一點異族人的血統并不會對我們造成根本性的影響。
幾千年的風云變幻,也確實有一些異族和我們民族融合,這也是改變不了的事實。
此外,還有一些海外之人進入中國。比如說古錫蘭國的王子,在明朝的時候,來到中國之后,娶妻生子,以“許世”為姓,從此也就在我國繁衍生息。
幾年前,其后裔許世吟娥還去了錫蘭國,收到了很大的禮遇。
(明朝時,確實有一些錫蘭國的僑民來到中國,但和龐大的漢族數量相比,根本就是大海里的一滴水)
但這樣的事情根本就不是主流,和我們龐大的人口比起來,也就相當于大海里面的一滴水,根本泛不起什么泡泡來。
而且我們國人一直信奉“多子多?!?、“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不管經歷怎樣的戰亂和災荒,不管我們的人口下降到多少,強大的生育文化總能使我們迅速恢復人口,繼續占據絕對的數量優勢。
最后一個原因,那就是其實并不存在什么民族融合。
“五胡亂華”時期,大多數的五胡死于空前慘烈的民族仇殺,基因并沒有能夠傳承下來。光冉閔就屠滅了羯人一族,胡人之間也在不停地互相殺戮。
即便他們還會有一些幸存者,對于我們的血統也構不成什么威脅。
南北朝時期,其實北朝的上層實行種族隔離措施,北方漢人種地、胡人打仗,基本上并不通婚。
契丹人建立的遼朝,也差不多是這樣的情況。在滅亡之后,契丹人的一部分西遷到了中亞,建立了北遼,契丹人也成為了中亞各國民族的來源之一;而另一部分有許多被女真人殘殺,剩下的那部分也融入到了女真。
(遼亡之后,一部分人并入女真,一部分建立西遼,融入漢族的只是極小部分)
蒙古滅金的時候,女真幾乎被屠殺殆盡,極小部分融入到了漢族之中。北方漢人中雖然有一些契丹和女真的基因,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明朝一統中國之后,強迫許多南方之人遷居到了北方,北方又重新喚發了生機。
清廷入關之后,實行的也是“滿漢不通婚”的民族隔離政策,因此漢族人極少會和滿族人通婚。
在別的文明都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的時候,我們民族依然還能夠生存下來,繼續傳承我們的文明。
中華文明也成為唯一一個沒有被滅絕的古文明,如果不是我們的先祖一直在想方設法地保證我們民族的純正性,恐怕我們族群內部也早就離心離德、分崩離析了,我們的文明也早就像古羅馬那樣灰飛煙滅了。
一個文明的存在,不僅僅有文化認同,也應該有血緣認同。
如果不能保證主體民族的人口優勢,那么這個文明遲早分解體,這已經是歷史和現實無數次證實了的事情。
比如說南聯盟,因為主體民族人口下降,各民族之間自然也就是一盤散沙,整個國家也是一分為七!
比如說法國,白人數量急劇下降,來自于西非和北非的移民逐漸成為主流,巴黎的黑人甚至打出“白人滾出巴黎”的口號,巴黎的白人也正在逃離中心城市。
如果這樣的趨勢得不到遏制,以后的法國必然會分裂,會內亂,這樣的跡象已經越來越明顯了。
(法國白人越來越少,黑人越來越多,以后必然分崩離析)
再比如說美國,也正是原本處于絕對優勢的白人的數量的下降,各個族群之間的矛盾也是日益突出,德克薩斯州已經在尋求獨立,美國的分崩離析必然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
現在在我國也有許多人有這樣的想法,他們對于我國日益下降的生育率漠不關心,對于即將到來的人口大雪崩不以為意,認為到時只要引進大量移民,我們國家一樣可以支撐下去。
他們還拿李憶祖這樣的人來舉例。
李憶祖是被中國父母收養的純正白人,這樣的人除了外貌不同之外,完全可以視作為中國人——從小接受中國的教育,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也一直在為中國效力。
(李憶祖從小在中國長大,從血統上來說是純正的白人)
這樣想法的人,未免也太過天真了。
外國人在中國生活,并且從此留在中國繁衍生息的事情,歷史上一直都是有的。
比如說唐朝的時候,有一些日本人來到中國,就沒有再回去,并在中國做官、結婚生子。我們所熟悉的晃衡就是一個例子。
(李白《哭晁衡卿》,晁衡最終留在了中國。)
但這從來都不是主流!
極個別的異族之人混雜進來,并不會對我們族群造成什么實質性的影響。
但他們人數一多,那可就不是我們所能控制得了的了!
正所謂“喧賓奪主”,到了那個時候,我們這個“主”就要受制于他們這些“客”了!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族群之間的爭斗是永遠不會停止的,一個強大的主體民族的存在,才能保證一個國家的穩定和平衡。
一旦主體民族衰落,那么國家大亂和分崩離析也是必然的事情的了。
曾經的蘇聯、南斯拉夫和現在的法國、美國就是現成的例子!
(因為主體民族衰敗,前南斯拉夫分崩離析)
我們必須要想盡一切辦法保證我們民族的壯大,努力提升生育率、阻止異族之人進入我們國家,在此基礎之上,再團結各少數民族,共同建設好我們的國家。
一旦我們民族衰敗,那么我們的未來也就真的堪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