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藥師華子 ,作者華子藥師
他汀作為臨床常用藥物,應用非常廣泛。不少人有這樣一個疑問:不是說吃他汀類藥物可以逆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嗎?但我吃了好幾年,斑塊卻沒什么變化,這是為什么?
今天就跟大家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所謂的斑塊“消失”
頸動脈里的斑塊,通常是彩色多普勒超聲(簡稱彩超)檢查時發現的,但是彩超并不能直接“看到”斑塊,而是通過測量頸動脈內膜的厚度計算出來的。
正常頸動脈內膜厚度是0.5~0.9毫米,如果在1.0~1.5毫米之間,提示頸動脈內膜增厚。
當厚度超過1.5毫米時,可定義為頸動脈斑塊。
當厚度超過1.5毫米時,可定義為頸動脈斑塊。
通過飲食控制、增加運動等途徑改善生活方式,再加上他汀類藥物的治療,可以使頸動脈的斑塊密度增加,體積變小。
彩超復查時,就會看到頸動脈的內膜由厚變薄,有一部分患者的斑塊可以“消失”。
他汀類藥物發揮藥效的
2個關鍵因素
但是想讓他汀類藥物發揮藥效,有2個關鍵因素一定要做到。
1、規律服藥
他汀類藥物的調節血脂作用,用藥后會使血脂降到穩定水平。
但是他汀類藥物逆轉粥樣硬化斑塊的作用,則需要持續用藥至少2~4年才能看到。
想讓他汀類藥物發揮逆轉斑塊的作用,就要在2~4年內保持穩定的有效血藥濃度,堅持每天定時定量服藥。
2、定期監測
服用他汀類藥物之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降到1.8 mmol/L以下時,動脈內膜中游離的LDL-C會逆轉回血液,一般有較好的逆轉斑塊作用。
所以要定期測量血脂水平,以確定藥物效果。
與斑塊性質也有關
是“軟”還是“硬”
他汀類藥物所說的可以逆轉斑塊,不是指消除斑塊,而是使斑塊的體積縮小。
具體的效果,還要看斑塊的性質。
如果斑塊是脂質核心較大,密度較小的“軟斑塊”,體積縮小的效果就會比較明顯,用藥所產生的就是逆轉斑塊的作用。
如果斑塊是脂質核心較小,密度較大的“硬斑塊”,體積縮小的空間有限,用藥產生的主要作用就是延緩斑塊進展,逆轉斑塊的效果就十分有限了。
他汀那么多種
怎么選?
很多人糾結如何選擇他汀類藥物,不知道用哪一種好。
其實從藥理作用來看,所有他汀類藥物的作用都一樣,它們之間相差的只是作用強度、代謝方式以及副作用等。
如果能把LDL-C降到目標水平,用哪一種他汀都可以。
對他汀類藥物的選擇,需要根據患者的血脂水平、肝腎功能、并發疾病以及其他用藥情況進行選擇。
頸動脈里的斑塊不是短時間就能形成的,所以一般也不可能短時間輕易就出現逆轉。那么,服用他汀的意義何在?
他汀的主要作用機制是抑制肝臟合成膽固醇,從而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減少形成斑塊的“原料”,有效延緩斑塊的增長速度;另一方面,他汀能對斑塊起到穩定作用,使之不易破裂,從而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有研究顯示,LDL-C每降低1 mmol/L,5年內發生心腦血管事件風險就能降低20%~25%。因此,長期堅持服用“他汀”,獲益更大。
在使用他汀類藥物的時候,一定注意規律服藥與定期監測2個關鍵因素。
在堅持服藥的基礎上,再加上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控制好LDL-C水平,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
來源:藥師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