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國各地都爆發(fā)了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的疫情,評論區(qū)和育兒交流群都有很多家長在留言:'最近很多孩子都上吐下瀉,應該怎么護理?又應該如何預防感染?’今天就詳細地給大家說說。
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諾如病毒感染的高發(fā)季節(jié),經(jīng)常是一人得病,全家中招。幼兒園、學校、餐館、醫(yī)院、養(yǎng)老院等集體場所,都是諾如病毒感染疫情的高發(fā)地。最近,全國多地也陸續(xù)發(fā)出相關(guān)預警提醒,諾如病毒來勢洶洶,家長也要提高警惕。
3個癥狀特點,快速辨別諾如病毒
諾如病毒感染性胃腸炎又被稱為“胃腸道流感”,最常見癥狀是腹瀉和嘔吐。但現(xiàn)在天氣寒冷,孩子肚子受寒著涼也可能出現(xiàn)嘔吐腹瀉的情況,那么家長該如何分辨孩子是受寒還是感染了諾如病毒呢?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如何快速辨別:
● 突發(fā)且頻繁的嘔吐、腹瀉
感染諾如病毒最常見的癥狀是嘔吐和腹瀉,一般情況下,孩子感染諾如病毒會以嘔吐為主,而成人則以腹瀉居多。如果孩子出現(xiàn)突發(fā)性且頻繁的嘔吐,吃什么吐什么,就要警惕是不是感染了諾如病毒。
● 頻繁腹痛
感染諾如病毒后,孩子會出現(xiàn)反復的腹痛,腹痛并不劇烈,但是緩解期和發(fā)作期都會頻繁交替出現(xiàn)。
● 水樣大便
感染諾如病毒后,大便多為水樣便或稀爛便,基本沒有粘液便、血便。如果出現(xiàn)血便、膿血便,則更多是食物中毒。
雖然三大癥狀中嘔吐排在第一,但是事實上腹瀉、嘔吐都有可能同時出現(xiàn),除了集體發(fā)病這個最大的特征,家長還可以綜合這三大特征來辨別。此外,有些孩子還會伴有發(fā)熱、頭痛、畏寒和肌肉酸痛等情況。
孩子感染了諾如病毒該如何顧護?
諾如病毒是一種自限性疾病,暫時沒有特效藥和疫苗,人體感染病毒發(fā)病一段時間后,會自行痊愈。諾如病毒引起的腹瀉病程約2至3天,最多不超過5天,也沒有嚴重的并發(fā)癥,家長無需過度擔憂,只需要根據(jù)孩子的情況做好應對的顧護。具體來說,家長要做好以下幾點:
● 出現(xiàn)中度或以上脫水癥狀要馬上就醫(yī)
雖然諾如病毒感染性胃腸炎是可以自行痊愈的疾病,但家長一定要注意預防孩子脫水,嘔吐、腹瀉導致的脫水會引發(fā)重癥甚至死亡。所以,當孩子出現(xiàn)中度或以上的脫水,需要立即前往醫(yī)院就診,并遵醫(yī)囑用藥。
如何判斷孩子的脫水程度,可看以下這個表格:
脫水程度 | 表現(xiàn) | 處理 |
輕度脫水 | 口唇稍干,略口渴,哭時有淚,精神稍差。 | 在家觀察調(diào)理,口服補液鹽。 |
中度脫水 | 口干舌燥、尿量明顯減少、哭時少淚、精神煩躁、眼眶囟門凹陷。 | 立即就醫(yī)并遵醫(yī)囑。 |
重度脫水 | 口唇明顯干燥、2歲以下4~6小時無尿、2歲以上6~8小時無尿、哭時無淚、精神萎靡昏睡、神情淡漠、眼眶囟門明顯凹陷、皮膚彈性極差(捏起皮膚復原時間大于2秒) | 立即就醫(yī)靜脈補液并遵醫(yī)囑。 |
● 飲食清淡,及時補充水分
頻繁地嘔吐與腹瀉會導致電解質(zhì)大量流失,家長要及時地幫孩子補充水分,可以首選口服補液鹽替代白開水給孩子補液,更有利于吸收。還可以給孩子熬煮加鹽的米粥或者米湯,幫助恢復腸胃功能。飲食應以流質(zhì)或半流質(zhì)食物為主,如白粥、素面等。
口服補液鹽
材料:
口服補液鹽一份,溫開水250mL。
做法:
用250mL的溫開水沖服,視孩子病情,每次10~20mL,分次給孩子喝。
腹瀉不嚴重或沒有明顯脫水的一天喝100~150mL即可,不必全部喝完。
米湯
材料:
大米適量
做法:
1.將大米熬煮成稀爛白粥;
2.取白粥上一層粥油,即米湯。
分次少量服用。
功效:
補中益氣,健脾養(yǎng)胃。
宜忌:
◆6個月以上辨證服用。
◆蠶豆病可以用
<< 上下滑動查看圖片 >>
● 家長要注意自身防護
家里有孩子感染了諾如病毒后,家長也要倍加小心。如果家長沒有做好防護,就直接接觸孩子的糞便或嘔吐物,都會有機會感染病毒。家長千萬不要以為自己的抵抗力強,不做防護直接進行清理,要戴好口罩、手套,用一次性的抹布處理好孩子的排泄物,要及時洗手。
● 選擇合適消毒劑,徹底消毒
使用酒精、免洗洗手液、苯酚類消毒劑,對諾如病毒無效。清潔居室、衛(wèi)生間等要選擇含氯消毒劑,如:次氯酸鈉、漂白粉,就是俗稱的“84消毒液”。在使用“84消毒液”的時候,要保持室內(nèi)通風,不能與潔廁靈混用,否則會造成中毒。
1)馬桶內(nèi)的嘔吐 排泄物:用稀釋度1:9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后沖走。
2)門把手、桌椅扶手、水龍頭、飲水機按鈕、玩具:用稀釋度1:49含氯消毒液擦拭,停留30分鐘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凈。
3)餐具、衣物、被褥:用稀釋度1:99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后再正常清洗。
4)皮膚被污染時:清水洗凈,用0.5%碘伏消毒液擦拭消毒 3分鐘以上,再次用清水洗凈。
● 切忌亂用抗生素
在這里我要再次強調(diào),治療諾如病毒尚未有特效藥,家長千萬不能給孩子亂用抗生素、消炎藥。這些藥物不僅對孩子病情毫無幫助,還會損傷脾胃,導致腸道菌群紊亂而腹瀉時間延長,反而不利于恢復。
● 病愈后合理調(diào)補
小兒臟腑嬌嫩,感染諾如病毒對脾胃的損傷極大,因此在病愈后家長要幫孩子合理地調(diào)補,補脾胃之虛。但在孩子癥狀緩解后不能急著進補,此時孩子的脾胃還是很虛弱的,家長需要適當控制孩子飲食,保持清淡飲食,遵循少吃多餐,從稀到濃的飲食原則,減輕脾胃負擔。
等孩子病愈后1~2周,癥狀沒有復發(fā),消化狀態(tài)好的情況下,再慢慢地幫孩子補脾,可以給孩子用健脾養(yǎng)胃方(食療方見文末),每周1~2次。
預防諾如病毒,提高抵抗力是關(guān)鍵
中醫(yī)一直講求“治未病”,相比于如何治療諾如病毒導致的嘔吐腹瀉,家長更應該了解的是如何預防,“防”比“治”更重要。具體要做好以下三點:
● 勤洗手是最重要的預防措施
諾如病毒通過“糞—口”以及排泄時噴出的氣溶膠顆粒傳播,其傳染性極強,只要接觸≥18個病毒顆粒就能引發(fā)感染。而患者一次的排泄物里面能有數(shù)十億個病毒,室內(nèi)會瞬間充滿病毒。雙手一旦碰到了帶有病毒的糞便或者被污染的物件,又沒有清潔干凈就去摸嘴或者吃東西,就很容易發(fā)生感染。
因此,家長要教育孩子勤洗手,養(yǎng)成飯前便后要洗手的習慣,用肥皂和清水清洗雙手,用流動水沖洗20秒以上,保持手部的清潔。最近也要適當減少前往人多聚集的地方,降低感染的風險。
● 注意飲食衛(wèi)生
據(jù)統(tǒng)計,由食物傳播的諾如病毒病例中約有七成的人曾食用牡蠣和貝殼類海鮮。所以,最近建議家長減少去自助餐廳就餐,讓孩子減少食用海鮮類食物;水果和蔬菜在食用前要用流動水充分清洗;食物必須充分煮熟再吃,少吃或不吃刺身。
● 增強自身抵抗力是最根本的預防方法
有研究顯示,有30%的感染者是完全沒有任何癥狀的,被稱為“隱性感染”,而易感人群往往是抵抗力弱的孩子與老人。由此看出,自限性疾病與免疫力相關(guān),提高自身抵抗力,就能降低感染的幾率,或與病毒“和平共處”。
中醫(yī)古籍中雖無病毒性胃腸炎和病毒性腹瀉的病名記載,但對照其臨床癥狀,應屬中醫(yī)“泄瀉”范疇。
古有“無濕不成泄”的說法,就是腹瀉病多與體內(nèi)濕邪有關(guān)。“脾主升清”、“濕邪重濁、趨下”,外來濕邪,阻礙了脾土的運化和上升功能,脾土運化不利,濕邪趨下,濕邪催使水谷混在一起,從大腸中排出,就易發(fā)生腹瀉。而濕邪使脾胃失和、胃氣上逆,胃中的飲食物隨著氣機的上逆通過口腔排出體外,導致嘔吐的發(fā)生。
● 那如何提高抵抗力,家長要做好兩方面:
1、控制消化,減少積食
積食的時候往往是孩子抵抗力最差的時候,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就要注意用“10秒判消化”來觀察舌苔、口氣、大便、睡眠,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積食要及時地用三星湯消食導滯,配合素食,堅持2~3天。否則,積食不及時地消導,會加重孩子脾胃運化負擔,從而加重孩子的“內(nèi)濕”。
2、消化好時積極健脾
脾乃后天之本,是抵抗力的根本。在孩子消化好、無病痛的時候,要積極幫孩子健脾胃,可以用小兒四神湯給孩子健脾祛濕,平常容易大便爛、濕氣重的孩子特別適合,也不必天天喝,每周可以用1~2天。孩子濕氣改善就可停服,后附具體食療方。
小兒四神湯
材料:
茯苓9克,山藥9克,去心蓮子9克,芡實9克。
做法:
1. 把所有材料洗凈,先浸泡1小時;
2. 材料下鍋,加水3碗水,大火燒開后轉(zhuǎn)小火煎煮1小時即可;
3. 可以加適量的鹽,去渣喝湯。
功效:
健脾祛濕。
宜忌:
◆ 適合食欲不振、消瘦的孩子。
◆ 3歲以上辨證服用。
◆ 大便干結(jié)、便秘慎服。
健脾養(yǎng)胃方
材料:
白術(shù)15克,山藥10克,谷芽5克,陳皮1克,太子參5克
功效:
健脾和胃
宜忌:
◆適用于體弱、易患病、面色差、胃口差的孩子。
◆山藥的黏液可能致敏,食用時一定要煮熟。
◆3歲以上辨證服用。
◆蠶豆病可以用。
更多調(diào)理食療方可查閱
《兒童食療大全電子課》
<< 上下滑動查看圖片 >>
▍推薦產(chǎn)品